“鱼米之乡”巢湖市位于皖中,市域面积2046平方公里,辖12个镇、5个街道,常住人口72.72万。2016年以来,巢湖市以通过省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域覆盖,建立起“户集、专业保洁公司收运、市处理”的治理体系,确保农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2017年,巢湖市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县(区、市)后,继续积极探索,创建了切合当地实际的生活垃圾分类运行模式。目前,19个专业保洁公司服务全市所有镇(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清扫保洁及收运。2022年,全市农村区域环卫市场化总额8840万元,共招聘环卫人员2810名,配备垃圾桶46327只、作业车辆1362台。农村环卫市场化率、生活垃圾治理村庄覆盖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垃圾分类行政村覆盖率均达100%。

高位推进 政策引导

  巢湖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市委副书记、市长任组长,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城市管理、财政等部门以及17个镇(街道)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城市管理局,与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合署办公。各镇(街道)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和办事机构,明确了推进工作的具体负责人和联络员,镇(街道)、村(居)党委(支部)书记作为第一责任人。

  2017年,巢湖市制定出台了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治理实施意见、农村生活垃圾全域治理督查办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实施意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工作考核办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考核办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资金拨付和激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各镇(街道)也相应制定实施意见和考核奖补办法,专业保洁公司纷纷建立起内部管理制度,全域治理农村生活垃圾及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工作成效显著。

推动垃圾分类标准化

  巢湖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江军介绍说,在推进垃圾统筹治理过程中,巢湖市注重从细节入手,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巢八条”。

  氛围营造一个调:在每个示范村,通过手绘、制作宣传牌等,图文并茂地设置一系列垃圾分类宣传画,包括各类标语以及示范图标,使农村群众便于接受,宣传引导效果良好。

  垃圾投放一组桶:为每户投放一组蓝黄两色30升小型垃圾分类桶,并按每组8~ 10户的标准,就近设置小型垃圾分类收集点。收集点也有蓝黄两色垃圾桶,蓝色垃圾桶投放可烂垃圾,黄色垃圾桶投放不可烂垃圾,让农户初分后的垃圾有处可投。

  垃圾集中一座亭:在每村兴建一座仿古式垃圾分类收集亭,设置蓝色、绿色、红色、黄色4种不同颜色的垃圾分类桶,分别收集可烂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

  庭院三包一块牌:为每户制作一块“庭院三包”责任牌,明确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的责任,增强村民参与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的责任意识。

  村民承诺一面墙:在每村醒目位置设置一组村民垃圾分类承诺墙和红榜墙,农户在承诺墙上签名,对参与垃圾分类作出承诺,强化其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同时,每个示范村每季度按农户30%的比例评选出“最美农户”,在红榜墙的光荣榜上公布,增强农户参与垃圾分类的荣誉感。

  废品回收一卡通:为便于可回收物回收工作,每个镇(街道)、村(居)实行便民服务一卡通,畅通垃圾分类员、农户与废品回收利用点的联系渠道,便于及时回收利用。

  人员责任一张卡:为每个垃圾分类员制定一块责任牌并上墙,主动接受村民监督,提高垃圾分类实效。

  垃圾堆肥一条垄:在每个示范村开挖一处可烂垃圾堆肥垄,使可烂垃圾经堆肥后就地就近还田利用。

“三四五”工作法统筹推进

  按照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要求,近年来,巢湖市因地制宜,科学制定和推行“三四五”工作法运行体系:三次分类收集,即农户初分、分类员再分、终端第三次筛分;四类分类处理,即可烂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五定保障落实,即定点投放、定人收集、定时清运、定点处置、定责管理。

  巢湖市通过“三四五”工作法对垃圾分类处置,既解决了农户一次分类不到位的问题,又减少了填埋垃圾总量,降低了垃圾运输和处置成本,取得明显成效。

  过去,巢湖市农村“垃圾靠风刮”,“脏、乱、差”现象突出。如今,当地农村生活垃圾实现日产日清,村容村貌大为改观,常态长效机制得到贯彻落实。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减少了收集、转运、焚烧等环节造成的二次污染,建立的农药废弃物包装物回收体系则有效解决了有毒有害垃圾处理难题,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升,环境效益十分明显,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市城市管理局要求,以‘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为目标,强力推进小城镇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加强科学管理,推动习惯养成,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的生活垃圾治理体系。”江军表示。

摘自 《中国建设报》 2022.04.22 记者 龚后雨 通讯员 张勇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