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是中国传统建筑 之一,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

钟鼓楼一般建在三种地方:一是建于宫廷内,二是建于城市中心地带,三是建于寺庙内。城市中的钟鼓楼最早用作报时, 古代里坊制城市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为启闭坊门的信号。 后来寺庙也开始设钟和鼓,钟楼、鼓楼左右相对而建,专供佛事之用,以致于出现一个成语晨钟暮鼓,不少 地方还成为八景之一,如南屏晚钟。

钟鼓主要有四方面的用途: 一是号令性钟鼓; 二是伴奏性钟鼓; 三是礼仪性钟鼓; 四是祈福性钟鼓。 随着时代变化,城市中的钟鼓楼多已废弃或坍塌,功能早已不复存在。 但是,钟鼓楼作为一个建筑,无疑也是一道景观,更多地寄寓了一种传统文化,作为文化遗存和印记,已经成为一座城市的地标。

钟鼓楼作为中国古建筑之一,属于钟楼和鼓楼的合称。最早只是先出现钟楼,后来才有钟楼和鼓楼相对而建。钟鼓楼建在哪里,有什么作用,如今保护完好的钟鼓楼还有那些?我们以事物的多样性视角,来了解和欣赏钟鼓楼这一古建筑。

01

钟鼓楼的建筑多样性

(一)建筑位置的多样性。钟鼓楼分别建在皇宫、城市和寺庙。皇宫钟鼓楼始于隋止于明。隋唐的皇宫在西安,只有遗址;北宋皇宫在开封,早已北黄河带来的沙土淤埋在了地下。所以,我们现在能看到的都是位于古城或寺庙里的钟鼓楼。

城市钟鼓楼应晚于皇宫钟鼓楼,早于寺庙钟鼓楼。城市钟鼓楼与皇宫、寺庙的钟鼓楼相比,规模、气势宏大,位于城市的中心,又是整个城市的最高点。

在佛寺里建钟楼始于唐代,后来逐渐形成了有寺必有钟的传统 。河北正定开元寺钟楼,是我国唯一现存的唐代钟楼。北宋时鼓楼引入寺庙,形成钟鼓楼相对而建。后来道观也仿效,有了“道钟”。苏东坡“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的诗句,说明宋代道钟已很普遍。

(二)建筑布局的多样性。像北京、西安这样的大城市的钟鼓楼,都是分别建钟楼和鼓楼,为使城市四周都能听到报时声,钟楼和鼓楼一般建在市中心。布局方式大多为东钟西鼓,但北京的钟楼和鼓楼却在中轴线上南、北向布局。

南北向中轴线上的北京钟楼和鼓楼

寺庙里最初只有钟楼,布局是钟楼与塔、藏经阁对峙。到宋代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变为东钟西鼓或左钟右鼓布局模式。少林寺的钟楼、鼓楼就坐落在大雄宝殿的东南、西南两侧。

(三)建筑结构的多样性。钟鼓楼总体结构多为下台上楼,极个别为下柱上楼。建于城市中心的钟鼓楼,为了解决交通问题,下台多为砖石多为四孔十字穿心结构,台中心就是十字路口;少数为一孔穿心,解决两个方向的交通问题。台上一般为两层木质宫殿式建筑。

(四)建筑模式的多样性。大城市多采取钟楼和鼓楼分建模式,如北京、西安、南京都是如此;小城市出于实用和俭省的需要,一般采用钟、鼓同楼,或钟鼓楼与望楼、文星楼合建模式。如山海关古城钟鼓楼就是钟、鼓同楼,而且与文昌殿三体合一,这种独具特色建筑形制,在国内非常少见。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