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标建筑开栏啦!

带你了解更多地标风采!

33

《香港-中银大厦

中国各个城市标志性建筑大集合!太全了

它是中国银行在香港的总部大楼

代表了香港发达的金融业

这里人来人往

每个人的节奏都过得很快

中银大厦(Bank of China Tower)是中国银行的总部大楼,位于香港中西区中环园道1号,由美籍华裔建筑师贝聿设计,原址为利楼,地处中区经济和金融核心地带。
中银大厦自1982年底开始规划设计,1985年4月动工,1989年建成,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地上70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共有367.4米,建成时是全亚洲最高的建筑物,也是美国地区以外最高的摩天大楼。大厦外型像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基座的麻石外墙代表长城,象征中国。 
中银大厦曾获2002年香港建筑环境评估“优秀”评级奖项、1999年港建筑师学会香港十大最佳建筑、1992年大理石建筑奖、1991年AIA Reynolds Memorial Award、1989年杰出工程大奖、1989年杰出工程奖状等。

建筑风格


  • 综述
中银大厦
中银大厦(4张)
中银大厦基地面积约84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楼高70层,另地库停车场4层;楼高315米,加顶上两杆的高度(约50多米)共有368米。
中银大厦顶楼四层和底座的19层均为中银香港的写字楼,其它楼层都向外出租,有大小一百多家公司在中银大厦办公。属于中银香港的自用部分,三楼是营业大厅、十七楼为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和宴客厅,其余都是银行办公场所。在43楼有一个开放予公众参观的小型观景楼层,而顶层70楼的“七重厅”则是主要观景楼层。
  • 主体结构
整座中银大厦可简化地看成是由四个不同高度的三角柱体构成,层层叠起,节节高耸。最下面的1~17层,大致是由四个三角柱体组成的立方体;从平面图上看来, 即为正方形,每条周边长52米,由两条对角钱分割成四个三角形。再往上,则仿如分段切掉了一些三角柱:首先是在第17层,对角线北面的那个三角形被截去了,再往上是西面和东面两个三角柱切掉了,从而造成不同高度的三角柱体参差不齐的形状。到第52层,就只截剩南面那个三角柱体,一直达到顶部第70层,其尖角即为大厦最高点。从不同侧面看去,中银大厦犹如一支巨大的,下大上小,节节升高。
中银大厦两侧的两个三角形花园,与建筑物的三角形主题协调统一,格调和谐,与大厦相交映衬。园中一草一木、一山一水的布局经营,古朴典雅,颇具中国山水画的韵味,更使整座建筑透发出浓厚的中华文明气息。 
  • 内部格局
中银大厦内景
中银大厦内景(4张)
中银大厦底部之二层墩座,铺以不同深浅的花岗石,并镶以大型玻璃,不仅与上部的幕墙互为协调,而且有深沉稳重的感觉,这是中银集团事业“根基稳固”的隐喻。
中银大厦分南北两个主入口,南正门两侧设置红色的中国银行行徽,北正门侧矗立两根中国古典宫廷建筑的华表——实质是灯柱。西南角竖立旗杆,上面是飘扬的五星红旗。
北正门入口为大堂,大堂以中国式双拱型通道设计,让人联想到中国的象征——长城的拱门。大堂两侧是升降机区。整个新厦内设置的大大小小升降机,共有45部,分区使用。如从南正门进入,则有自动电梯送客直上三楼的营业大厅,顶部有大藻井,并过渡到一个15层高的天井,该天井直通到第17层北面三角柱的玻璃斜顶,巧妙地使营业大厅也能享受到自然光线的照射。
17楼是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层楼高,在其北侧的休闲厅,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自中庭可以俯瞰到营业大厅,展现出空间的流畅性。
70楼的“七重厅”是举办盛大宴会的场所,大厅中有张可坐24人的大桌,两侧有数组沙发,南侧是备餐间、储藏室及男、女卫生间,整层就是一个大房间,上方是高斜的玻璃屋顶。通常建筑物的顶屋是机械房,贝氏却将香港中银大厦机械房安排在69层,在其上层创造一个玻璃厅,引进阳光和风光,将人们对空间的感觉引进至高的层次。

中银大厦

建筑特色


中银大厦设计灵感源自竹子的“节节高升”,象征着力量、生机、茁壮和锐意进取的精神,也寓意中国银行(香港)未来继续蓬勃发展。
中银大厦的设计,也如竹子一样外刚内柔,大厦的重力集结在外墙,受风程度及防震力也同时得到加强。中银大厦揉合中国的传统建筑意念和现代的先进建筑科技,以玻璃幕墙及铝合金建成,大厦由四个不同高度结晶体般的三角柱身组成,呈多面棱形,好比璀璨生辉的水晶体,在阳光照射下呈现不同的色彩和空间感,体现着贝聿铭的设计名言:“让光线来作设计”。
在地处热带风暴多、风力常比纽约大两倍的香港,欲使高楼稳如磐石,就必须要有充分可靠的技术保证。根据棱形空间网架的几何原理,贝聿铭采用了崭新的形式作结构,依靠位于整座方形平面的大厦四角的四根大柱来承受全部重量,外墙上的大型 “X”钢架则作为整个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以使垂直荷重分散传至四角的大柱上,从而免除建筑物内部众的支柱。这种结构不仅赋予大厦坚牢稳固的支撑,所耗用的钢材也几乎比相应高度的传统建筑物节省一半左右。
中银大厦全座由最简单的线条所组成,大厦最底的十多层是近乎正方形的,之后,往上向外的一面,向上斜斜延伸,另两边则向中央收窄,与向上斜伸的一面会合;再十多层高后,原来向内收窄的两翼,均向上斜斜收窄,因而使最上的十多层回复一个较小的正方形的建筑形式。而后再上就是几层高的双柱形的装饰、通讯、避雷多重作用的长杆形建筑。
中银大厦的外表线条简单明了,平滑的浅墨色及略呈银白色反光玻璃墙幕,配以银白色平滑宽阔金属片,镶嵌建筑物四边角位,各个面的中间并打上一个斜斜的银白色大十字,其反传统、反华丽、反繁琐,具有现代感,成为了香港的新标志。

港币一百元上的中银大厦

旅游信息

地址

中银大厦位于香港中西区中环花园道1号。

交通

从港铁中环站J2出口,穿过遮打花步行往园道,行程约5分钟到达中银大厦。

夜幕下的中银大厦


参考资料:百科资料

编辑:洒洒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