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问题关系民生福祉,随着青年一代租赁需求的不断飙升,衍生出了“城市住房租赁症”等租赁行业诸多问题,能否享受到更加专业、贴心的租住服务,一直成为广大异地就业、创业者的“心结”。近年来,特别是去年以来,枣庄市住建局坚持问题导向和有解思维,以满足城市新青年居住需求为出发点,坚持“三措并举”,护航住房租赁,解决了诸多城市年轻人的“急难愁盼”,让他们找到“新”家,从而把更多精力放在工作和学业上,实现安居乐业。

一、健全租赁住房制度,规范住房租赁市场秩序

一是坚持政策引导补短板。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市住建局等15部门制定印发了实施方案,从培育市场主体、增加房源供给、落实扶持政策、加强行业监管等方面,补短板、强弱项,提供政策支持,为培育规范有序的住房租赁市场“保驾护航”。

二是坚持规范整治促提升。实行住房租赁经纪机构备案和从业人员实名管理制度,强化行业自律和信用管理;全面推行住房租赁合同、经纪服务合同等规范性合同文本,保障租赁双方的合法权益;依托“智慧住建”系统,建立住房租赁管理服务平台,大力推进房源网上核验和租赁合同网上备案,租赁住房市场持续规范完善。

三是坚持培育扶持树标杆。引导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地产中介机构、物业服务企业开展住房租赁业务,培育扶持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促进租赁住房市场机构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租赁住房市场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涌现出以班寓长租公寓为代表的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5家。


二、培育市场化租赁住房,发掘住房租赁新模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租赁住房,尽最大努力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相对租赁市场更加成熟的大城市,在中小城市,专业化规模化的住房租赁企业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枣庄市涌现出了以班寓长租公寓为代表的,在本地成长起来的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主要以新市民、青年人、大学毕业生为服务对象,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住房租赁行业,通过标准化装修、专业化运营、信息化手段,推动住房租赁流程再造、模式创新。


一是在房源端,打造标准化户型。对所收房源实行托管式经营,按照统一装修标准,对房屋装修美化、升级提档,安装智能门锁、水表、电表,配备生活设施,形成标准化房源,推向市场。

二是在客源端,实现拎包式入住。通过微信公众号、公司官网向租客实景展示房屋信息、生活配套,公示租赁价格、缴费方式,租客可以实现在线看房选房、下单缴费、领取房间密钥、不见面拎包入住。

三是在服务端,推行酒店式管理。由专属管家定期保养维修房屋,检查水、电、燃气安全隐患,提供双周免费上门保洁,房屋出现问题,可以通过网上报修,忘记关水、关电,可以电话管家予以解决,为租客享受酒店式服务。


三、完善保障性租赁住房,确保住房保障公平公正公开

住房保障是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促进住房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改善人民群众居住条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统一保障标准。出台了《已购经济适用住房取得完全产权和上市交易管理规定》和《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实施细则》,规范了经适房取得完全产权和上市交易程序,实现了公租房实物配租和住房租赁补贴保障标准条件的统一,取消了农业和非农业以及本地户籍和非本地户籍限制,实现了住房保障同城化待遇。

二是统一工作流程。建立了住房保障“六公开一监督”办法,实行“一站式”服务,进一步规范优化住房保障工作程序,统一业务受理审核流程和手续传递程序等事项,人大、政协和纪委监委等部门及群众代表全程监督,公证部门全程公证,增强住房保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强化公租房入户巡查后期管理,实行周末、夜间错时工作法,确保入户率达到100%,对不再符合保障政策或有违规行为的坚决予以腾退。对弄虚作假、伪造租赁事实骗取住房保障资格的家庭取消保障资格、腾退公租房源、记入诚信档案,并在一定年限内不再受理其家庭的住房保障申请,形成了“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机制,有力促进了我市住房保障工作公平、公正,最大限度的发挥了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价值。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