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在宝丰县产业集聚区一处污水井旁边,一名穿戴着潜水服、氧气瓶、保险绳等潜水装备的“城市蛙人”,在多名市政工人共同配合下,准备潜入狭窄的污水管道和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污水中。

宝丰县住建局未雨绸缪 问诊城市“肠道”

      随着县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企事业单位及居民入住率的不断提升,区内污水处理规模也在不断攀升,管线内普遍存在沉积物积存现象。为避免汛期大量外来水进入污水管道致使污水外溢,保障“城市肠道”通畅。春节复工后,县住建局早准备、早谋划,采用管道疏通车和“蛙人”清淤等方式对县污水处理厂至焦柳铁路立交桥管养区域内90座污水井及6.5公里污水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疏通,这也是自产业集聚区污水管网建成以来第一次全方位清理。

宝丰县住建局未雨绸缪 问诊城市“肠道”

      市政管理处负责人介绍,集聚区内污水管网普遍较深,距离地面8-10米左右,且井下水流湍急,普通养护工人无法进入检查,需要潜水员徒手清理管道口上的淤堵沉积物后把橡皮气囊固定在管道口,待气囊完全充气,就能暂时截断污水来源,进而用高压吸污车对里面的沉积物进行彻底冲洗清理。针对吸污车无法吸取的石块、垃圾等杂物,则采用人工下井清掏的方式,做到清掏一处、畅通一处,每100米的管道就要耗费约一整天的时间。目前已完成45至90号井之间2100余米管道的清理工作,清运淤泥、杂物1150方。

宝丰县住建局未雨绸缪 问诊城市“肠道”

      城市中的排污管道就像城市的肠道一样,是排泄污水的重要途径。“肠道”一旦梗阻,出现排水异常,极有可能造成污水外翻影响群众生活。

      为此,在对集聚区污水管网进行彻底清淤的同时,县住建局紧抓主汛期前这段时间,对城市管养区域内雨污管道、检查井、雨污水进口进行全面“体检”,筛查管网“病害”和运行情况,并“对症下药”逐一修复,有效避免雨污管网混接、错接以及污水渗漏,以及“7.20”暴雨过后暴露出的山河路等5处易涝点的整改进度也在不断加快,为汛期排水顺畅打下了坚实基础。

宝丰县住建局未雨绸缪 问诊城市“肠道”

      针对“体检”过程中,发现的刘岭立交桥附近管网因受地势下沉等地理原因,存在破裂受损等安全隐患,通过与设计院综合研判,增建了一处长4米宽3米深11.5米的沉淀池,一方面能消除管道受损安全隐患,另一方面能过滤淤泥垃圾,便于定期清理维护,减轻城市排水管网压力,也减少高峰流量对污水处理厂的负荷冲击。目前,已完成工程量的90%,城区易涝点的治理整改已完工3处。

宝丰县住建局未雨绸缪 问诊城市“肠道”

      “县住建局将坚持精耕细作、久久为功的理念,务实重效,持之以恒做好雨污分流排查整治,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补齐城市发展短板,让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县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赵红哲说。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