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综合管廊将电力管道、通信管道、燃气管道、给排水管道等各种市政管线集于一体,并设有专门的人员出入口、管线出入口、检修口、吊装口及防灾监测监控系统等,实现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生命线”和“主动脉”。

      重庆市作为山地城市,管线多、地上空间较为紧张,通过建设城市综合管廊,可以集约利用地下空间,有效破解“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等问题,进一步提升城市颜值、提高城市韧性和安全性、改善市民生活品质。据了解,截至2月底,重庆市累计开工建设城市综合管廊194.5公里、建成廊体164.9公里、完成投资70.8亿元。

      办法先行 形成特色管理机制

      去年,为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重庆市出台了全国首部针对综合管廊管理的省级政府规章《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

      《管理办法》涵盖管廊建设资金统筹、有偿使用收费、规划建设管理、强制入廊管理、运营维护管理、智能化建设等方面的内容,确定了城市综合管廊管理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公益为主、规划统筹、因地制宜、社会参与、有偿使用的原则,提出了新、改、扩建市政管线工程以管廊形式规划建设的要求,强调建立城市综合管廊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度,明确了重庆市城市管线廊化建设的高质量发展方向。

      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办法》有利于系统性解决重庆市管廊规划统筹不强、建设资金保障缺位、强制入廊力度不够、收费管理制度缺失和运营管理无序等关键问题,将有力保障城市综合管廊的安全运行,推动城市综合管廊健康发展。

      此外,重庆市还印发了《关于城市综合管廊有偿使用收费的指导意见》,并相继发布《城市综合管廊建设技术标准》《城市管线和综合管廊数据标准》等10余部地方标准和图集,初步建立了城市综合管廊管理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基础标准体系,为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保驾护航”。

      积极探索 采用多种建设方式

     在重庆市开州区、南川区,管廊监控中心和智慧管理平台已经投入使用,共计16.1公里的城市综合管廊实现了全天候智能化运行,“物联网+智慧管廊”建设初见成效。

      据了解,“智慧管廊”集燃气管道等“城市生命线”于一体,利用物联网、大数据、5G(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BIM(建筑信息模型)等技术建设智慧管理平台,对消防、通风、照明、供电、给排水、监控与报警等附属设施进行智能化控制,实现综合管廊的动态感知、安全预警和智慧运行。相关负责人说:“在地下的城市综合管廊为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贡献了力量。”

      南川区综合管廊运维公司的管廊运维员王师傅以南川区地下综合管廊控制中心为例介绍说,该中心是一个深度集成的自动化平台,集成了环境与设备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安防系统、火灾报警系统、语音通信系统、电力监控系统等子系统,能够为运营与维护人员提供一个完整、统一的监控平台。“高科技设备给我们的运营与维护工作提供了很多助力,这个工作不轻松,但想到能保障这么多市民用水、用电、用气、用网,还是很有成就感的。”王师傅说。

      此外,重庆市大足区、经开区积极探索将缆线综合管廊作为附属设施与城市道路同步建设的方式,减少了重复施工现象,把对市民的生活影响降到最低,为全市提供了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

      量大面广 构建综合管廊体系

      今年2月,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城市综合管廊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进一步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

      《规划》提出,为实现综合管廊建设系统化、管线廊道化、管理智慧化、管廊产业化,至2025年年末,重庆市力争城市新区新建道路综合管廊配建率不小于30%,预计建成综合管廊廊体约815公里,其中干线、支线综合管廊约160公里,缆线综合管廊约655公里,并明确了干线、支线综合管廊与缆线综合管廊2:8的级配指标。

      《规划》强调,“十四五”期间,重庆市将结合城市更新、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道路建设、老旧小区改造等内容,大力推进量大面广的综合管廊建设,包括西部槽谷科学城、东部生态城等片区的综合管廊建设,逐步构建具有山地城市特色、布局合理、有机衔接、功能完善的“干-支-缆”综合管廊体系。最终实现管廊主体与智慧监控设备同步设计、施工、验收,形成市、区县、项目三级智慧管理体系,筑起城市“地下动脉”。

      城市综合管廊是一种现代化、科学化、集约化、智能化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综合管廊不仅可以让城市“面子”更美,也能让城市“里子”更完善。重庆市大力推进城市综合管廊建设,能够实现各种工程管线的集中维护检修,大大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和水平,为重庆市的城市治理持续赋能。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