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学院在传统土木建筑学科基础上,积极谋划土建类“新工科”建设,创新人才培养理念,实施人才培养改革,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积极培养行业所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现有专任教师82人,其中高级职称(教授、副教授)35人,占比45.5%,讲师33人,占比42.9%;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8%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占93%,45岁以下教师博士硕士比例达100%。学院聘任了国内一流大学的知名学者(客座教授)、著名企业的专家(行业导师)共32名。
拥有独立的教学实验大楼,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建立了先进完备的实验室,现有工程结构、工程力学、建筑材料、建筑信息化(BIM)、建筑VR、工程造价、建筑物理、建筑模型、工程测量、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建筑工程项目沙盘模拟、无人机低空遥感等30余个实验室,满足了学院各专业所有实验教学及相关科学研究的需要。

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注重“创造、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周培源力学竞赛”、“全国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全国高等院校BIM工程算量大赛”、“全国高校工程项目管理沙盘模拟大赛”、“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作品观摩与评选大赛”、“全国建设类院校施工技术应用技能大赛”及“湖北省大学生工程测量技能大赛”等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30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2项,省部级一等奖40余项;学院毕业生考取研究生,进入“985”“211”高校及境外知名高校深造的比例不断提高;在校学生获批多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院优秀校友不断涌现,已有学生成为中国十五冶、中核集团、中建三局等著名企业的技术骨干,担任各级企业项目经理的校友多达数十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及国内城市化、建筑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学院毕业生社会需求量逐年增大,就业前景广阔,学院连续三年毕业生签约率高达95%以上,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学校名列前茅,许多毕业生被大型国企及知名建筑企业录用,综合素质和实践应用能力受到业界广泛好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