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古称“临川”,因两面近水而得名,自东汉始建县,三国孙吴置临川郡,至隋改郡扩州易名抚州,一直沿袭至今,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置历史,素有“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古往今来,秀而能文、刚而不屈的临川人书写了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页——临川文化,其中才子文化更是灿若星河的临川文化最耀眼的篇章并烛照至今。
兴鲁书院——千年书韵飘香
北宋嘉佑二年(1057年),年近四旬的曾巩在时隔16年后第三次参加科举考试,这一次他不仅进士及第,更是带领江西南丰曾氏创造了“一门六进士”的奇迹,轰动家乡的同时连朝野也为之震惊。
只是这奇迹的背后却也有着一段坚毅往事,曾巩12岁时即能写作文章,从小身负“神童”之名的他被寄予厚望,但他前两次的科举考试却均以落榜告终,这期间更是迎来人生的“至暗时刻”:父亲罢官、家道中落、科举失利、乡人嘲讽……然而,命运的考验似乎还未结束,曾巩29岁时,父亲去世,他不得暂时放下学业,承担起养家的重担。
贫寒不失其志,在家耕读期间,曾巩还创办了“兴鲁书院”。之所以取此名,也是颇有渊源,曾巩的祖先曾参是孔子的杰出弟子,因孔子是春秋时鲁国人,加上抚州、建昌一带,邹鲁之风盛行,取名“兴鲁”,意在“上承曾子之家学,以继周公孔子之传者。”
书院创立以后,曾巩亲自订立学规,办学态度严谨,拿出自有藏书作为书院讲学资料,欧阳修、王安石等大儒也来此讲学,推动抚州学风。可以说,这里是抚州书院文化的重要承载地。
窥一斑而知全豹,兴文重教是刻在抚州人骨子里的基因。古代抚州书院的发展一直位居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著名书院和大师更是层出不穷,这也是抚州人才辈出的重要原因。
兴鲁书院旧址位于如今的临川六中,走进学校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曾巩的铜像,只见他头戴巾帽,面色平静,左手持书,右手抚须,仿佛正在给学生授课,学校四周墙面则被打造成文化长廊,诉说着曾巩勤廉典范的生平事迹。
兴鲁书院位于主教学楼后,如今是一栋160平方米的矮房,但它并不只是一座静态的展厅。据临川六中老师李敏介绍,学校专门成立了曾巩文化研究小组,以兴鲁书院为阵地,利用抚州市中小学地方文化教材《曾巩文化读本》,从曾巩的诗词、事迹中淬炼出优秀文化精髓,尤其是他的“仁”和“致诚”理念,将这些文化精髓与学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同时,学校还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其中,通过“我心目中的曾巩”“曾巩诗词大比武”“曾巩故事大家说”等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搜集相关资料,深入了解曾巩。
千年之前,欧阳修、曾巩、王安石等一众大儒在此讲学;千年之后,高楼掩映下的兴鲁书院依旧书韵飘香,朗朗书声中,一代“醇儒”的文风墨韵依旧浸润着这里。
翰林风月——谁能与子争先
不知是否巧合,出兴鲁书院不远处便是荆公路历史文化街区,曾巩与王安石两人不仅是同乡,还是亲戚。荆公路原名“十字街”,因王安石故居、祠堂位于此地段,故改名荆公路,是抚州市历史最悠久的街道之一。
荆公路历史文化街区
步入荆公路历史文化街区,只见青砖黛瓦、红石基底、砖木石雕的赣派建筑密集分布于街道两侧,街道右边的儒林第老宅、维角锤祥民居、延陵世家等古宅立于高台之上,宅门高深、门头雕花精致,砖墙虽有脱落,但依旧掩盖不住士林望族往日风采;街道左侧的古建筑则在保留历史外观的前提下,引入中医馆、剪纸艺术馆、特色饮食等业态,实现静态历史与活态生活有机结合。
维角锤祥民居
据抚州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局长聂华介绍,荆公路历史文化街区依托特色历史文化资源,通过植入商业、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元复合功能,进一步激发街区活力与魅力,通过整治环境、完善设施、提升服务增强其自我更新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成为集文化、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传统活力街区。
漫步街区,古建筑宁静祥和、街道中间人来人往,这些仿佛从古典诗词中走出来的建筑,时时让人有入梦之感,仿佛獾郎(王安石小名)就在那里嬉戏奔跑。
“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熙宁元年(1068年),已在地方历练多年的王安石被神宗皇帝召入京城,次年,便开始了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新法触动了许多人的利益,加上自身并不完善,一时间,许多人都出来反对,甚至连昔日的师生好友都站在了对立面。这首《商鞅》表明了王安石效法商鞅、坚持变法的决心。
种种原因,变法最终失败,但王安石变法改革的精神却穿越千年影响至今。“他忧国忧民、勇于探索、锐意创新、敢于担当的改革精神,不仅为梦想抚州撒入了一缕精神暗香,更为江西注入了‘勇于改革、求新思变’的文化基因。”聂华说。为了更好地传承以王安石为代表的先贤的精神文脉,彰显城市特色,抚州市还选取了66名历史名人,打造了“抚州名人雕塑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篇均出自王安石之口,他不仅以其政治革新的成就而影响深远,更以其文学成就彪炳千秋。他的诗歌忧国忧民,开启了苏、辛豪放词的先声,其独特的风格和写法被人们称为“王荆公体”。
“王安石,快看,他是王安石。”一位母亲指着王安石的雕像向襁褓中的婴儿说。这一幕出现在王安石纪念馆,这是一座仿宋园林式建筑群,里面详细介绍了这位北宋风云人物的生平事迹。园中央是他的全身雕像,只见他深情凝视着远方,仿佛在思考下一步的变革措施,雕像下方还有一束新摆的鲜花,想必看到这一幕,荆公应该无憾了吧。
江南书乡——刊印经史子集
“辛夷屋角抟香雪,踯躅冈头挽醉红。”在王安石的诗中,多次提到辛夷花和踯躅花,那是他外婆家最繁盛的两种花。每当辛夷花开的时候,他便会想起那些陪伴他成长的美好时光。王安石外婆家位于今抚州市50多公里外的金溪县,也正是在这里,王安石遇到了附近闻名的神童方仲永,只是,当时方仲永的才气已经被家人消磨殆尽,这让王安石开始反思自己,有了后来那篇曾入选中学课本的《伤仲永》。
不过金溪出名并不是因为王安石,江西有“临川才子金溪书”的古谚。金溪雕版印书可以追溯到宋,印书业的兴盛也为金溪赢得“江南之书乡”的誉称。而浒湾则是金溪雕版印书的主要代表,据史料记载,浒湾的雕版印刷业始于晚唐、兴于宋元、盛于明清、衰于清末,其鼎盛时期印书、卖书等从业人员多达3000余人。
发黄的古籍、漆黑的雕版、各式的工具……如同一个上了年岁的老人,静静地在那里诉说着旧日时光里的点点滴滴,眼前的一幕便出现在浒湾雕版印刷博物馆。有历史,也有传承。“20多把刻刀全都挤在一块红布里,随时等候征召,只见刻刀在师傅手里不停飞舞,有力地从雕版划过,不时发出悦耳的声音,轻轻一掸,木屑便撒落桌面,水波纹上浮出了一个端正的‘福’字。”这一刻历史“活了过来”——旧版《辞源》及民国九年(192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初中《地理》课本中,均有“金溪浒湾男女皆善于刻字印书”的记载。
正在雕刻的师傅
“从业者素质高、校勘精、讹错少,刻书品种广,采用家族组织运作模式经营。”讲解员详细地介绍着浒湾雕版印刷的特点,但随着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浒湾雕版印刷业逐渐衰落,这一传统工艺也濒临消失,亟待保护。
博物馆旁边便是浒湾辉煌印书历史的见证者——120多栋与印书有关的古建筑。步入浒湾古村落,首先看到的是一条曲径通幽的街巷,高高的石砖房,一色的青石铺地,零星的电动车表明这里依然有人居住。穿行其间,协盛厂、余大文堂、大夫第等,巷道两侧与刻书相关的建筑比肩而立,历经岁月沧桑,有的已“衰老不堪”,有的则在“修旧如旧”中继续坚守。这里大多数印书作坊都以“浒湾书坊建筑群”的名义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当地秉承“古韵”保护的理念,着力打造专业保护队伍,采取精准分类保护和修缮措施,更好地保留古民居历史原貌。全县先后修缮和保护古建筑2000多栋,大量宝贵的濒危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抢救性保护;对集中连片传统村落实施了整村保护,传统村落里的古桥、古巷、古井、门楼等重要历史环境要素和祠堂等带有公共性质的传统建筑得到了修缮,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得到了保护。
云林峰高,抚汝水长。在这“文章节义”之乡,在这深扎着中华文化根脉之地,与一幢幢古建筑对视,与一位位先贤对话,先人的体温,文化的重量,都让我们感慨,虽历经岁月沧桑,但仍光芒万丈,照耀着抚州大地,孕育着文脉悠长。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