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在众多的动物中可以称得上是一种吉祥物,中国古代“一马当先、马到成功、汗马功劳”等成语,显现出人们对马的崇拜与喜爱,而古徽州建筑设计师们将封火墙称之为“马头墙”的寓意也许就在于此。

马头墙,又称风火墙、封火墙、防火墙等等,特指高于两山墙屋面的墙垣,也就是山墙的墙顶部分,因形状酷似马头,故称“马头墙”。

古时房屋多用木材造成,加上房屋修建密集,所以一旦发生火灾,所建宅屋大多彼此相连,一家失火往往殃及邻里,就会像森林大火一样蔓延开来,“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起着隔断火源的作用,防止火势蔓延。

当火灾发生时,人们就用竹竿把马头墙上的瓦片推掉,让火势冲上天空。同时由于马头墙内一侧被大火烧烤会向里倾倒,马头墙内部的沙土和砖块此时可以起到抑制火势、降低险情的作用。马头墙之间的通道又称水道,在火灾发生时可便于运输水源灭火。

此外,马头墙是空心墙,中间夹有大量沙土,其隔温效果比一般实心砖墙好得多。“马头”高昂,特别是头尖部位与现代建筑中避雷针原理相似。

徽派民居中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高低起伏的马头墙,使人视觉上产生一种“万马奔腾”的动感,也隐喻着整个宗族生气勃勃与兴旺发达。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