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台湾高雄流行音乐中心致力于服务在亚洲极具影响力的流行音乐工业。中心包含一个可容纳12000人的室外礼堂、一个3500人的音乐厅、6个现场音乐展演空间(live house)、由步道串联的五家餐厅、具有办公模块的两座塔楼、一个博物馆、一个展览中心、以及数个排练房。此外,一系列的市民公园与走道则将这些功能空间与建筑物串联在一起。

建筑师希望打造一个异质建筑共存的设计景观,其中的每栋建筑都对其特定的功能属性和都市语境有所回应。建筑师还对每栋建筑都进行了命名,例如鲸鱼、海豚等。这对高雄的市民来说是激动人心且超越过去的。而对建筑师来说,看到市民们以相同的昵称去认识每栋建筑的过程也是激动且暖心的。

对于全新公共空间的营造,不论其是否存在音乐厅的功能建筑,是建筑师从竞赛阶段到项目的建造实施与管理一直关注的重点,因为公共空间是市民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建筑师将现场音乐展演空间(“鲸鱼”)的甲板设计成绿色的山丘,使市民可以望见港口和大海。展览中心则是在六角形屋顶下所容纳的一个大型开放区域,满足了各类活动的开展需求,例如集市、舞蹈表演、剧院演出等,都可以在遮挡之下自发产生。建筑师还在高雄爱河的河口打造了一个巨大的市民公园,种植了上千棵树木,希望其在台湾潮湿的热带气候下,于几年之内成长为茂密葱郁的雨林。

高雄流行音乐中心塔楼

两座塔楼是高雄流行音乐中心最标志性的元素,服务于流行音乐工业所需,包含排练室、办公室、展览空间等。两座塔楼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大型礼堂。较高的一座塔楼在音乐厅之上延展“波浪”,而较低的一座则成为了礼堂的背景。

在项目的竞赛投标阶段,两栋塔楼被设计成独立分开的状态,外部的礼堂位于两者之间。而在项目的细化推进阶段,建筑师对礼堂的位置进行了重新的思考,旨在使户外音乐会演出时,周边的住宅区能更好地免受“噪音”的影响。最终,项目被调整为背靠背的两栋塔楼,之间的裂缝自然也就成为了礼堂的所在地,且从两座塔楼都可进入。

塔楼还是城市天际线的一部分,远远地可被来访者所发现辨别,就像灯塔,领着来访者来到港口。塔楼的六边形表皮使得礼堂屋顶和塔楼的立面外貌间保持了完美地延续性,使其成为了一座没有明显规模的塔楼建筑。裸眼是难以预估塔楼的规模尺度的,但若将其与附近的建筑进行比照,其就变得直观清晰。

项目塔楼犹如来自另外一个星球,出现于周边的棱柱建筑之间。而这一对照关系,对建筑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夜间,塔楼仿佛一种海洋生物,能发出有节奏的、覆盖粉红色到蓝色之间的光源。这一节奏感的灯光变幻有如塔楼内部的流行音乐律动。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