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sler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共同打造的全球首家康复大学近期公布了其规划设计方案。
康复大学是中国乃至世界首所以“康复”命名的大学,坐落于青岛市红岛经济区,项目用地面积90公顷,总建筑面积53万平方米,规划容纳约1万人在校生。定位为打造集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康养产业发展、健康服务于一体的国际化、高水平、创新型大学。
设计灵感源于创建“以人为本的全民校园”这一目标,并基于关爱、平等和包容这三个重要的支柱来进行建筑叙事,创建一个可以让所有人群无差别参与的校园体验。体现“生命的重建”这一基本价值观,旨在打造一个以人为本的,与周边环境、社区和城市紧密融合的面向未来的教育园区,一个将现代康复理念、生命关怀与中华传统仁爱文化交相辉映的文化新地标。
规划布局以“生命之源,天人合一”的意象启发对生命的思考,以“一核、一带、多组团”为基本规划结构。
一核指的是中央智慧“创新核”,由创新驱动中心、综合共享中心、公共教学中心三大功能组成,位于场地中心,确保了往返校园边缘的距离最小化。
一带指代生态活力景观带,依托中央“绿轴”营造一个与周边海洋湿地景观共融共生的学习社区。
以中央智慧“创新核”为中心,环绕布局六大学部中心,通过中央步行廊道将各个组团和创新核串联起来,则构成了多组团的布局。
共享的设计理念贯穿于园区设计的各个维度。规划层面,将体育场馆、学术中心、创新核等公共设施空间设置在校园与城市界面的连接位置,与城市肌理无缝衔接。满足校园使用的同时面向社会开放,增加校园建筑的对外公共服务性和文化辐射能力,增加校园和社会的互动,培育学术与实践的融合,使得学校园区真正成为了一个多元化的社区中心。在空间规划层面,增加各个学部建筑的共享交流空间,鼓励学科交叉融合,提高资源共享和相关设施的使用效率。
不同于以往的校园规划按照不同的功能进行严格分区,康复大学的规划提倡校园功能的有机混合,加强建筑之间的连接以实现鼓励交流、激发创意的目的。这也是规划策略中“多组团”的来源。
建筑和景观设计从使用者的心理和生理角度出发,充分考虑到人体尺度,学院系馆、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餐饮设施结合为一个集群,将不同人群对其抵达目标的步行距离都控制在200米以内。集群内的功能布局允许教学建筑与景观相呼应,生活建筑与内部道路相接。部分首层空间作为共享空间,为集群提供了休闲娱乐、康体、餐饮、阅读等服务。通过将集群模式应用在整个校园规划,构成了康复大学的基本规划结构。
作为校园精神灯塔的“创新核”,位于校园几何中心和主入口核心位置,由三栋建筑组成。建筑设计理念延续了“以人为本的全民校园”这一核心理念,为了打造其整体性,设计团队创新性的将三栋建筑的整体屋面系统连接起来,屋面形式扩展到了入口雨棚、柱廊、连廊,并延伸至屋顶花园。建筑灵感则来自于中国传统建筑飞檐翘角建筑手法。结合毗邻海边的自然环境,利用充满动感的建筑形体,丰富的建筑语言,体现滨海校园的独有特色。
立面与结构柱相结合,呈现出统一、简洁且具有强大视觉冲击力的立面语言。柱廊,作为建筑立面的重要元素,典雅大方、浑厚有力,每一个立柱的方向按照生态模拟水波纹的运动方向而呈现出连贯的、动态的变化。通过学术柱廊将“创新核”的共享功能向两侧延展,服务校园南北两翼,同时提高在恶劣天气条件下的行走舒适度。
创新核建筑群围绕“生命之源”中心湖展开,这里将成为整个园区的视线焦点以及空间记忆点。湖边的露天剧场同时提供了开展各种仪式活动的聚集空间。
屋顶景观绿廊、作为地面景观的延伸,近人尺度的动线规划以及景观空中花园,方便所有人群在此行走、社交、休憩。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