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摩天轮建于1893年,由美国人乔治·法利士为芝加哥的哥伦布纪念博览会设计,目的是与巴黎在1889年博览会建造的巴黎铁塔一较高下。经过百多年发展,摩天轮这一娱乐性建筑已风靡全球,高度不断被刷新,据最新资料显示,目前全球已建及在建摩天轮高度前二十排名,均已超百米。

2021年10月21日,世界最大最高、有“迪拜眼”之称的摩天轮正式开放。它以250米的高度,将工程推向了极限,高耸入云的巨型圆环成为迪拜天际线的永久符号,为世界解锁又一建筑奇观。

迪拜眼位于迪拜码头海岸附近的人造蓝水岛。项目最初在2013年首次提出时规划设计为210米高,车轮经过重新设计,最终以250米为实施方案,这几乎是英国“伦敦眼”的两倍。

迪拜眼曾被媒体评为“不可能完成”的项目,细数其难度:

1、基座。朱美拉海岸的蓝水岛是人工压实沙子而成,似乎不是建造这种规模建筑的最佳地点,为此迪拜眼的地基桩深达35米,延伸至坚固的基岩中5米,这完全绕过了填海层,而人工沙石仅为结构提供侧向支撑。

2、运输。摩天轮由4根直径6.5米、高126米的巨型塔柱支撑,每一根的重量相当于两架A380大客机,这样夸张的长度和重量在运输和施工时的难度难以想象。

运输的另一项挑战,是将48个观景玻璃舱从中国天津港运至迪拜。迪拜方提出了严格要求,不仅要求装卸安全高效,还要求工人不能触碰货物包装,这对运输公司设备作业水平提出了极高考验。

3、结构。工程师面临的最大挑战实际上并不是来自腿的尺寸,而是在安装轮毂和主轴时保持它们以精确的角度站立。迪拜眼动用了两台世界第三大起重机将1,800吨轮毂和主轴提升到位。

摩天轮看起来轻巧而简单,但让它们达到自支撑且不会因自身重量而弯曲,又是一个极端的结构挑战——而实现这一目标的临时支撑结构就像建造一个轮辋内的整个第二轮。

迪拜眼总用钢量达11200吨。轮辐索共计192根,每根长度约114米,由足够数量的钢线聚合而成,如果拆解相连,长度达2,400公里。

框架结构完成后,48个客舱以有条不紊的方式连接到轮辋的外侧,这为的使摩天轮尽可能接近平衡,并防止其驱动机构承受过大的压力。

每个客舱面积达30平米,可容纳40人,旋转一圈为38分钟。客舱均配备了一个驱动装置,使其与摩天轮相同的速度旋转,但方向相反,因此无论在何处旋转,舱内都保持平衡。

迪拜眼是一座只有迪拜才能实现的建筑!在历时8年的建造中,除了设计、工程、材料等问题,世人唯一不质疑的,是项目资金及建成后的奢华服务。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