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洛阳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设计及施工(EPC)总承包发布中标结果公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BIAD)与中铁十五局集团城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洛阳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体中标。

项目含洛阳市文化中心(洛阳大剧院、音乐厅)、白塔湖及周边景观用地。其中,BIAD华南设计中心原创方案将作为洛阳市文化中心实施方案,开展方案深化、初步设计等工作,并全面启动工程建设。

▲历史舞台

▲低点效果图

总体构思

洛阳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中国四大古都之一:“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

洛阳是中国建都最早,历时最长,朝代最多的都城:五都荟洛,千年积淀;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洛阳作为十三朝古都,千百年来,无数英雄豪杰曾在这里纵横驰骋,一幕幕的历史沉浮在这里上演。

洛阳城就像历史的大舞台,而本项目就好似这个舞台上的大幕,徐徐拉开,演绎着一幅“上下五千年,纵横千万里”的煌煌画卷,在褪去历史的浮华过后,有着宠辱不惊的睿智,也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

▲区位分析

城市设计

时间,上下千年,凝聚在伊水之滨的瞬间。

空间,中穿新城,启程在都会心的水中央。

中原文化崇尚礼制,方圆规矩,为寻求建筑与新城周围环境适宜的空间关系,设计以新城中轴线为空间轴,大剧院与白塔的连线为时间轴,以两轴交汇处白塔为圆心划出半径300米的圆弧做为剧院的临水界面。以水为弦,以史为台,奏出流转时空、穿梭过去与未来的文化乐章,并沿围绕时空交点打造都会心的文旅流线。

▲总平面概念图

市民从地铁来到 “庆典广场”后,顺湖面到达用地,或欣赏展现千年古都的文化表演,或憩息于亲水的阶梯广场。随后经城市舞台广场到达伊河历史公园,体验伊河”悠悠涉伊水,伊水清见石“的自然风光。最终沿湖岸边抵达白塔纪念塔,瞻仰千年历史长河中一颗颗璀璨夺目的巨星。

▲夜景鸟瞰效果图

设计理念

“汉唐气象、盛世殿堂”

汉,因其厚重,华夏肇始。

唐,以其壮阔,百国来朝。

华夏民族在汉唐历史期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汉唐气象”为此后的无数文人墨客所向往景仰。同时,汉唐建筑美学重构了先秦儒家思想中积极有生命力的精华,“力”作为其中最重要的基本审美单元,在汉代建筑的高台建筑以及唐代大木作中的飞檐、斗拱等构件中均有体现。“力与美”的完美结合是汉唐建筑的灵魂精华。

▲晨景低点效果图

本设计借鉴唐代大木作中斗拱层叠、飞檐起翘,檐牙高啄的木构形象,“飞重檐以切霞,炯素壁以留日”,整体造型在水平向上展开,仿佛延伸至水天尽头。

“远观鸟之振翼”、“近观栋宇之雄”。屋檐曲线虽平缓,却如鲲鹏临台,有振翅欲飞之“力”,展现出大拙至美的境界,格调高迈,整齐而不显呆板,华美而不显纤巧。

设计借鉴汉代建筑的高台,并试图以现代材料与手法加以阐释。建筑临水一侧的高台台阶,以曲线渐变形成了鲜明的虚实、轻重对比,让建筑更加舒展于水面。台阶也为人们提供理想的亲水观景平台,层层台阶跌级入水的观演席,为大型露台集会提供了适宜的演出场地,市民可在此欣赏独具洛阳特色的水上剧场。

▲建筑构成分析

建筑与水

洛阳因水而名,因水而兴,建筑的整体形态仿佛张开的双臂与水面紧紧环抱,呼应了洛阳城、洛阳人与水密不可分的联系,寓意中原文化“兼容众善、合而成体”的包容性。

建筑中轴,引流泉入室外灰空间,建筑与水相互渗透,互为阴阳。并于中部公共空间设计形如龙门石窟佛龛的取框景,与隔水相望的白塔互为对景,增加了空间意趣,并凸显了洛阳天下之中,鼎立中原的重要历史角色。

▲夜景鸟瞰效果图

▲中庭效果图

大幕拉开

建筑中部向两侧伸展的半透明幕墙如同舞台大幕缓缓拉开,以开放的姿态迎接洛阳市民及各方来宾来此领略独具洛阳特色的文化艺术氛围,北立面音乐厅的入口广场面向伊河景观带开放,处理成为一个可供室外演出的表演场所,以吸纳沿河参观人流,共同打造城市舞台。

▲沿湖空间效果图

白塔

白塔设计以天堂明堂建筑形式为基础,通过“天圆地方”螺旋上升的现代手法呈现,成为文化港湾及新城中轴上融汇古今、眺望未来的时空交点。白塔将对市民完全开放,通过内部的螺旋坡道连接各层观景平台。

▲白塔效果图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