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up/SMEDI/UPDIS
近日,由深圳市特区建设发展集团发起的“深圳市海洋新兴产业基地生态修复工程(围堤景观及生态湿地)设计”项目竞赛结果正式发布。奥雅纳及联合体团队凭借设计方案“生长的城,海边的家”成为最终赢家,将为大湾区生态建设贡献新力量。
PART 01
向海而生的
生态之城
位于深圳市宝安区西北部,一片生机勃勃的新城将拔地而起,面海而生。
作为深圳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重要空间载体,这片面积达243.68万平方米的土地将成为未来海洋科技产业聚集地和滨海绿色生活展示区。
© Arup/SMEDI/UPDIS
▲ 项目区位图
项目将应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通过一系列滨水生态工具和公共活动空间统筹设计,打造会呼吸的海堤、自然生长的湿地和弹性多元的绿地景观,塑造健康韧性的海陆生态本底,实现人、海、城的自然共生。
PART 02
“深”生不息的
海洋之城
在建设国际水平海洋中心城市的超高定位和构筑生态安全的魅力新城等多重要求下,团队重点考虑生态工程修复,并同步梳理了项目从宏观定位到微观设计,再到工程落地等多方面须重点解决的8大问题:
1.如何 打造满足海洋中心城市发展需求的公共空间载体?
生态优先,营造高品质公共空间体系
打造开放共享的蓝色产业公共服务配套
2.如何 利用公共空间打造新城的海洋文化形象?
一二级公共空间统筹开发
打造海洋文化公共系统
打造海洋科技互动空间
3.如何 打造安全韧性的生态岸线?
改善水动力,丰富植物生境群落
构建近自然生态岸线
修复潮间带生境
构建半自然型岸线
布置生态护角结构
构建硬质生态岸线
4.如何 提升生境多样性和湿地空间识别度?
在生态核心修复区
优化生态群落
科学控制活动强度
在湿地净化区
增加水体形式
优化生境品质
在湿地体验区
增加活动游线及节点
提升体验感
5.如何 统筹考虑基地狭长的空间,打造有趣多维的亲水空间?
结合城市肌理、轴线及视线关系
设置景观挑台打破线性空间
合理利用高差
设置多层级游线,丰富参观者的感官体验
设置海上游线
打造多维亲水体验
6.如何 利用公共空间打造新城的海洋文化形象?
增强地块间连接性
激发地块之间联系与融合
增强海陆连接性
打造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打造公共休闲广场
串联漫行系统
7.如何 突破沿江高速对基地的制约,打造独有的红树林体验空间?
强化湿地空间东侧生态植栽搭配
将人行游线贴近植栽区域
达到视线遮蔽的效果
局部增加沿江高速立面植栽美化
打造红树林三维体验空间
8.如何 确保项目的工程落地性?
结合整体开发时序
提出公共空间系统开发策略
明确海堤示范段选址
及湿地公园的具体控制要求
多专业深度整合协作
衔接项目施工落地
PART 03
韧性生长的
未来之城
这座面向未来的滨海新城将在传承深圳海洋文化的同时,实现自然和城市的共栖共荣。
设计团队针对以上8大问题,前瞻性地提出“城市四维韧性生长框架”。该设计策略将从空间维度到时间维度,构建城市公共空间生长骨架,实现生态、公共空间与城市功能协同生长,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新典范。
© Arup/SMEDI/UPDIS
一维岸线:打造生长的滨海边界
我们通过生态工法柔化水陆边界,同时营造多样化的滨海岸线,使韧性海岸实现50%的削峰率,更从容地应对风暴潮。
© Arup/SMEDI/UPDIS
▲ 生态系统设计
1-调整景观竖向构建潮上带湿地空间
2- 维持现有堤岸结构,局部台阶+浮码头
3-维持现有堤岸结构,局部挑台
4-堤顶路与二层连廊
5-维持现有堤岸结构,局部台阶消化二级地块高差,堤顶路扩展形成广场空间
6-维持现有堤岸结构
7-河堤·维持现有堤岸结构,
通过台阶联通堤顶与滨水园路
8-河堤·维持现有堤岸结构,
堤顶形成节点空间
© Arup/SMEDI/UPDIS
向右滑动,了解多样的生态岸线形式
© Arup/SMEDI/UPDIS
二维生境:打造共栖的城市生态网络
目前,生态湿地为沿江高速桥下的滩涂和自然湿地,呈条带状布局,水陆边界呈单一的线性形态。
© Arup/SMEDI/UPDIS
▲ 生态湿地修复策略
方案将营造蜿蜒自然的水陆交错带,增加过渡带面积,恢复自然脉冲。在水流脉冲的变化下,湿地将形成不同的水深梯度,营造多样流态,孕育潮间生境。
同时,通过恢复湿地岛屿等手段,我们将修复水生植物群落,延长水力停留时间,提升水体自净能力,创造丰富的生境和结构完善的生物能量网络,实现功能性景观等设计策略。
© Arup/SMEDI/UPDIS
三维海城:构建有机的城景系统
我们将在城中构筑海陆统筹的特色风貌分区、慢行友好的共享街道网络、智能安全的边防管理体系以及智慧低碳的服务设施。方案在保障城市滨水空间安全的同时,充分展现出新城的海洋文化街区风貌。
© Arup/SMEDI/UPDIS
© Arup/SMEDI/UPDIS
四维时空:打造弹性的营造时序
方案将遵循自然演替,借力在地水流输沙特征和植物自然演替规律,通过“自然筑底-生态育境-共塑原乡”三大步骤,形成一套自我维系、动态平衡的城市生态系统,提升城市生态免疫力。
第1步
借助水动力环境,自然筑底
通过地形改造,沿海岸线将形成垄起或岛屿。方案利用岸线形态特征,影响水流输沙运动,促进泥沙沿岛屿沉积。在外部泥沙的长期作用下,岸线将逐渐向外拓展,潮间带的面积在自然做工下逐步增加。
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可实现输沙平衡,形成稳定的潮间带高程环境。
现在
+5年
+10年
© Arup/SMEDI/UPDIS
▲ 自然筑底
第2步
遵循植物自然演替,孕育生境
我们将采用直接插植胚轴的方式,优先种植先锋物种,并补植伴生物种。随着红树植物不断生长,在外部泥沙沉积、先锋物种自然繁殖和自然媒触的作用下,先锋种的面积可逐步扩大,形成较为稳定的红树生境。
现在
+5年
+10年
© Arup/SMEDI/UPDIS
▲ 孕育生境
第3步
还绿于民,共塑原乡记忆
此后,通过适当疏伐、补植和红树生态系统自然演替,将逐步形成稳定健康、自我维系的红树林群落。在对生态环境无负面影响的情况下,适度引入市民体验自然的活动空间,让生态湿地成为海洋新城的原乡记忆。
森林氧吧
湿地教室
红树秘境
© Arup/SMEDI/UPDIS
▲ 原乡场景
未来可期
海岸带生态系统是山水林田湖草海生命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是建设宜居家园,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支持“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
滨海湿地、生态海堤等海洋生态修复工程可减轻沿海地区水土流失,有利于打造滨海生态屏障,提高城市防灾韧性。同时,工程还有利于改善生物栖息生境,提升海岸带水生物种多样性,有助于构建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此外,修复和保育后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将大大增强城市碳汇能力。
未来,新城将成为承载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海洋科创高地、中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示范标杆,和面向世界的全球海洋治理战略合作平台。
项目团队
项目负责人:
马晖
项目经理:
文惠珍
项目协调:
程琪、余泱悦、戴小超
项目技术顾问:
Tristram Carfrae、Mike Wood、何显理、陈敏扬、陈晓燕、何淑菁、黎英妍、顾俊杰、林凯毅、王程瑜、Austin Brown
景观:
陈柳诗、程琪、戴小超、崔焱瑶、陈芷欣、叶子睿、王星灿、柯力元
生态:
余泱悦、陈芷欣、程淑君、苏皓洋
建构筑物(含景观桥梁):
文惠珍、赵桂兰、程琪、Alex Lara、于炳清
桥梁结构:
杨毅、罗伟康、卢重熙、廖漪桦、Kenneth Kuok、Wesley Fong、Michael Timajo
城市设计及策划:
李晓文、丁一平、程淑君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