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丽列瓦茨美术馆新馆新馆:无影的展厅》,原文刊登于《建筑师》杂志2023年2月刊,总第221期P131-132。头条版已略去文中所有注释、图片来源、参考文献等信息,正式版本以原文为准。

张路峰

中国科学院大学建筑中心教授


设计:Gert Wingårdh建筑设计公司

地点 :瑞典斯德哥尔摩

时间 :2014—2021年

规模 :2400㎡


老馆建于1916年,是一栋由卡尔·别斯顿(Carl Bergsten,1879—1935)设计的新古典风格的建筑,其设计很有特色:裸露的混凝土柱,红色的外墙,高侧窗,主入口偏于一角,并以一根独立的雕塑柱提示其位置所在。老馆后花园的围廊内是一家有名的咖啡馆,附属于美术馆,但可单独对外开放。新馆贴邻老馆而建,并通过一个连接体分别与老馆和咖啡馆在内部连通(图1)。

▲ 图1:丽列瓦茨美术馆新馆老馆关系示意图


新馆是一个有着较少开口的、看上去既简单又神秘的灰白色长方盒子,与略显花哨的老馆形成强烈对比,同时保持着配角的身份,其抽象的形体、中性的色调与周围环境十分协调。长方盒子顶部的锯齿形轮廓,含蓄地表达着美术馆建筑的功能特征,又似乎在向传统坡屋顶致意。外墙材料为清水混凝土,其表面规则地镶嵌着圆形的玻璃体,均匀阵列的亮点丰富了混凝土表面的肌理,同时赋予了这个简单的盒子独一无二的个性。据称这一点子出自一位艺术家,那些玻璃体截取自白玻璃酒瓶的底部!


新馆外观虽然简单,但内部空间却比较复杂:3层高的建筑有着6个不同的楼地面标高!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复杂性并非出自对空间趣味的刻意营造,而是缘于对设计条件的巧妙回应。新馆主入口开设在相邻的人行道上,行人可以很方便地进入美术馆的公共区域,并可以从公共区域直接进入后花园的咖啡馆(图2)。新馆主入口标高和老馆展厅主层地面标高有大约半层的高差,为了能与之对接,新馆采用了错层的方案,以一部双跑楼梯和一部双向开门的电梯为核心,协调两边半层的高差(图3,图4)。这一半层的高差正是内部空间组织的逻辑起点。

▲ 图2:丽列瓦茨美术馆场地及首层平面图

▲ 图3:丽列瓦茨美术馆A-A剖面图

▲ 图4:丽列瓦茨美术馆B-B剖面图


不同标高楼层空间在顶部被一个完整的屋面覆盖(图5)。整个屋面由井字梁分隔成166个2m×2m的覆斗形天窗,梁的截面呈斜体的V字形,底边收成一条如刀刃般的细线(图6),从室内看去,整个天棚柔光漫射,结构有形无影,轻盈宛若折纸。若抬头细看,还可以看到在每个覆斗的内壁之上都设有一道灯槽,其上安装的滑轨射灯,可根据需要为展品提供局部照明,也可在晚间为展厅提供均匀的人工照明。单元格子式的天窗为展厅提供了均匀的光照条件,同时也为展厅的分隔使用方式提供了多种可能。

▲图5:丽列瓦茨美术馆新馆顶层平面图(仰视,红色为天窗)

▲图6:丽列瓦茨美术馆新馆天窗局部剖面图


北欧独特的地理条件使建筑师普遍比较注重自然光的运用,屋面满布天窗的设计手法盛行。这类案例最早可见于芬兰建筑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的维堡图书馆(1935年建成),而最经典的案例莫过于挪威建筑师斯维勒·费恩(Sverre Fehn,1924—2009)的威尼斯双年展北欧馆(1962年建成);瑞典建筑师克拉斯·安塞尔姆(Klas Anshelm)设计的马尔默美术馆(1975年建成)展厅屋顶也采用了类似的方案。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