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式建筑,产生于特殊的年代和复杂的社会背景,其风格在当年包括我国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中曾大量存在,它是一个时代的见证和缩影,也是几代人集体的记忆遗存。
百科的解释是这样的:“典型的苏式建筑有两大特点,首先是左右呈中轴对称,平面规矩,中间高两边低,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其次是有“三段式”结构,“三段”指的是檐部、墙身、勒脚三个部分。”需要补充的是,这应该是斯大林后期建筑的风格特点,只是斯大林式建筑风格的一部分,而广义上的苏联式建筑包含了斯大林时期、赫鲁晓夫时期以及勃列日涅夫时期后苏联时代的建筑风格。
另外,不论从民族地域的角度、历史潮流发展的角度,亦或是建筑史学的角度,并没有“苏联式”建筑的说法和严格的定义,它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称谓。正如百科对其来源的背景解释,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苏联建筑界以批判结构主义为名,打出了“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的旗号,开始了建筑复古风潮。在“中苏友好”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开始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广泛借鉴前苏联模式。
在北京,分布在长安街附近的众多部委办公大楼和公共建筑里可以看到许多苏联建筑风格的身影。五十年代的北京十大建筑是它们中的典型代表(应该说是部分),其中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就是标准的斯大林式建筑。而它们中的大多数是以民族风格的“大屋顶”代替哥特式尖顶的苏联建筑“中国化”,来表现“社会主义的内容,民族的形式”。
01 斯大林式建筑(1933~1955年)
什么是典型的斯大林式建筑?先不废话,上一组图,代表性的“莫斯科七姐妹”,极具辨识度。
是不是有点脸盲,傻傻的分不清?百科的注释完美的介绍了这些建筑的特点,不过,这只是“斯大林式的摩天大楼”,这些建筑建造于1947~1956年间,它们均以复古的巴洛克式和哥特式风格精心组合,并采用了美国式摩天大楼的建造技术。这“七姐妹”分别为:莫斯科大学主楼、乌克兰饭店、劳动模范公寓、文化人民公寓、列宁格勒饭店、外交部大楼和重工业部大楼。
从建筑立面效果看,虽然在外立面装饰风格上略有简化,但还是极具古典气息的,且体量恢弘、高耸雄伟、气势磅礴、富丽堂皇。其风格呈现了强烈的意识形态特征,以“赞美共产主义的理想社会秩序”为出发点,彰显了“共产主义的革命激情与荣耀”。它的优点正是它的缺点,宏伟的巨构与内部奢华的装饰显然费时费力、无法满足大规模建设的需要,因此仅限于大城市规划的重点城市公共建筑与部分居住建筑,不包括大众住宅,并且涵盖一些特定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比如同时期的莫斯科运河与莫斯科地铁等。
1933年官方性质的“苏维埃建筑学会”成立,标志着斯大林建筑时代的开始,而“苏维埃宫”建筑方案的确定,则奠定了斯大林式风格的方向。它产生的背景是:苏联的首个五年计划取得了重大成就,建起了强大的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基础,农业发展迅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速度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苏联唯一”、“世界革命首都”、“共产国际中心”思潮急剧膨胀,苏联需要“高、大、神圣”的纪念碑式建筑体现其强大和不可替代,苏维埃宫建造计划由此启动。
苏维埃宫最终的竞标方案高达1410英尺(约430米),矗立在莫斯科河河岸。为此,斯大林甚至下令炸毁了规划场地的救世主大教堂给其腾出地方,但命运多舛,在历经了卫国战争与战后的满目疮痍后,苏联经济遭受重创,这座超前的建筑前后耗时25年进行方案设计并经过无数次修改,直至斯大林逝世始终未能建成,永远停留在了纸上。它唯一的意义是奠定了斯大林式高层建筑的帝国风格,后来的莫斯科“七姐妹”便由此脱胎而出。
但斯大林式风格远不止于此,还集中体现在上世纪30年代莫斯科的总体规划上:新的城市规划并非针对个别建筑,而是兼顾整体进行,对街道、城市区块和建筑楼层样式都作了详细统一的规定。例如莫斯科运河(1932~1938年)、莫斯科大道(1938~1941年)建筑风格的形成,至今的高尔基街、特维尔大街、科库图佐夫大街等仍能见到斯大林时期统一、整齐的“帝国式”建筑,以及各式古典主义风格的公寓大楼与公共基础设施。
总结一下,所谓斯大林式到底是什么风格呢?从经典的历史发展潮流分析有点杂糅,若以其后期巅峰代表作“七姐妹”来看,应该是巴洛克+哥特式+帝国式+部分新古典主义。上世纪50年代它对东欧、包括我国在内的建筑文化输出和影响无与伦比,在国内尤其是北方大城市的一些地标建筑、政府机关楼堂馆所、火车站、甚至高校的主体建筑,至今仍能看到其身影。在国内它们的普遍特点是:对斯大林式风格作出了进一步简化,取消了哥特式尖顶,平面布局和主体三段式比例作出了调整,外立面装饰精简至极,整体风格呈现更为简约。
最有代表性的是现在的北京展览馆、上海展览中心、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等建筑。
最后分析下1959年建成的人民大会堂是否参考了苏联式的风格?这可能有点争议,借鉴肯定有,苏联在人民大会堂之前类似风格的会堂式建筑也能找到,但人民大会堂本质上是以新古典主义为基础(中部主体是明显的巴西利卡连列厅风格),融合了汉民族明清装饰风格元素的折衷式文艺复兴风格。所以,它是经典的融合与创新且极其成功,以至于后来苏联的赫鲁晓夫借鉴其设计,在克里姆林宫也搞了一个,1961年建成投入使用,叫做克里姆林宫大礼堂。
02 赫鲁晓夫建筑(1955~1964年)
继斯大林之后,赫鲁晓夫一上台,就把前任给全盘否定了,这当然包括建筑的风格与发展方向,斯大林喜欢的,他一概不喜欢。赫鲁晓夫曾说:“直到斯大林去世,领导层才意识到苏联的住房短缺有多严重。”1954年末,他对斯大林时期的建筑理念进行了批判,认为“他们把建筑从美学上理解为一种艺术活动,而不是满足苏联人民迫切需要的一种手段。是他们把人民的钱花在了没人需要的美上。”
于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赫鲁晓夫楼”应运而生,其本质为标准化的5层楼高的简易装配式住宅楼。现在我们只看到它的丑陋和不堪,但要注意在意识形态上,它属于大众住宅,而不是斯大林时期只关注的形象“高大上”面子工程。
上世纪50年代以前苏联的装配式建筑工艺仍然处于摸索阶段,起初问题不断:整体性差、预制板间拼缝不严密、易渗漏、不隔音、装饰工艺粗糙等,而直到1954年才基本得以改善。在解决了水泥性能、缝隙漏水等问题后(隔音问题始终未能解决),当时已经掌握苏联权力的赫鲁晓夫迫不及待地在全国推行装配式建筑。
上世纪50、60年代是“赫鲁晓夫楼”大兴土木的高潮时期。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工期,统一把楼层高度控制在5层(苏联建筑规范5层以上住宅须安装电梯),不设垃圾通道,不安装电梯,全部采用预制拼装工艺;同时一律取消了斯大林时期盛行的拱门和柱廊等装饰,并严格控制厨房、卫生间、门厅和过道的面积。
与斯大林时期彰显民族风格的建筑相比,不加任何装饰的过渡性住宅“赫鲁晓夫楼”虽说外观简陋,但总体功能比较到位,辅助设施也相对齐全。客观来说,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赫鲁晓夫楼”在较短时间内改善了全国居民的住房条件,尽管“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的宏伟目标没能实现,但此项“居者有其屋”之举解决了政府面临的一大社会难题。时过境迁,当年设计年限仅25~30年的“赫鲁晓夫”楼早已破败不堪,但它完成了阶段性的历史使命,所以对其评价要站在特定的历史角度来分析。
至于简单的认为我国早期出现的“筒子楼”,就是赫鲁晓夫楼,这就有点言过其实了。只能说相同的是理念,在我国当年一穷二白的国情下,可能连连盖赫鲁晓夫楼都是一种奢侈,“筒子楼”的出现,只能说都是以最低的成本,满足最多人的居住需求。事实上,国内早期规划建造的简易式住宅,通过削减独立厨房、卫浴,只能是“迷你简装版”的赫鲁晓夫楼,而与之能对标的,是更高级的老式单元楼,这在当年能住进去绝对是一种奢侈与荣耀。
03 勃列日涅夫时期后苏联时代建筑(1964~1982年)
勃列日涅夫搞政变上台,让赫鲁晓夫“被迫退休”,这位继任者显然没把前任再次否定到底,而是继承事实,城市规划与建筑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扬光大。
由于人口的膨胀,原有5层的赫鲁晓夫楼已不能适应需要,同时新的城市面貌问题被提上了议程,在此期间,更高、更漂亮的住宅楼大量出现。在70年代,建造了大批较长、较宽的10层以上住宅楼,它们普遍的特点是:长条状、色彩装饰鲜艳且容量巨大。
客观来讲,勃列日涅夫斯时期的住宅楼是现代版单元楼舒适新建筑的原型。这类公寓布局大大改善,建有垃圾道和电梯,并加宽了楼梯护栏和平台。勃列日涅夫式住宅楼有独立的卫生间、浴室、厕所装有隔水装置,房间宽敞,但厨房和走廊依旧狭窄。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它是苏联住宅继续发展装配式、执行标准化的产物,因此,其设计风格依旧是千篇一律。
在勃列日涅夫时期的60~70年代,中苏交恶,建筑文化交流也没有过多的交集。受到当年特殊的政治社会背景影响,我国居住建筑既要符合简朴节约的理念,又要顾及文革思想的表达形式,因此在建筑设计外观、形式、体量、装饰上限制重重,基本上是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总体呈现单调、重复的建筑风貌。
我国这一时期经济发展落后、产业化水平低,住宅建筑普遍的特征是:方盒子的平顶砖混低层结构(5层左右),建筑外观简单朴实无繁复的装饰,立面以楼体或阳台为中心左右分列;小户型两居室居多,穿套结构缺乏私密性,居住功能不明确;建筑密度高、行列式布局,缺乏层次性起伏,组团空间单调呆板;单位大院的形式较为常见,居住对象成分单一,是许多人一个时代的记忆。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