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明
从关外到关内,从国内到国外,大军打到哪里,铁路线和运输保障就延伸到哪里,在战火硝烟中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一部中铁十一局的发展史,是中国铁建人传承红色血脉、产业报国、逐鹿市场的缩影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王仁贵 尚前名
“最后一次向军旗敬礼……”一片泪雨中,每一名铁道兵战士轻轻地、郑重地摘下军帽上的五星和军衣上的领章,为自己的军旅生涯画上句号。这是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展览馆中的一段影像,真实再现了1983年12月31日铁道兵转业的历史场景。
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隶属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第一师,成立于1948年解放战争东北战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三次出国作战。1984年集体转工,2001年改制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明表示,作为一家传承红色基因的国有企业,中铁十一局从来没有忘记“从哪里来、要向哪里去、担当什么样的使命、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部队时期承担军人使命和天职,改为企业后扛起“国家队”责任,不断赓续红色血脉,聚合起强大的改革发展动力,为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央企力量。
兵转工后的华丽转身
《瞭望》:75年的历程里,中铁十一局经历了哪些重要发展阶段?整体上取得哪些成绩?
陈志明:中铁十一局75载岁月大致分为3个发展阶段:
1948~1983年是铁道兵时期。铁道兵第一师先后参加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抗美、对越自卫反击战。在此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崇高的革命理想,始终站在民族独立解放与和平建设最前沿。从关外到关内,从国内到国外,大军打到哪里,铁路线和运输保障就延伸到哪里,在战火硝烟中创造了“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涌现出以“登高英雄”杨连第、“排弹英雄”李云龙等为代表的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用鲜血和生命彰显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和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为民族独立解放建立不朽功勋。
1984~2008年是转型时期。我们经历了具有历史意义的3件大事:一是改工,1984年1月1日集体转业并入铁道部,划转为铁道部第十一工程局;二是改制,2001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正式更名为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三是上市,2008年3月随中国铁建在A股和H股整体上市。
2008年以来是快速发展时期。我们有力抓住了我国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性机遇,驶入了发展快车道,企业新签合同额从2008年的300多亿元跃升至2022年的突破2000亿元,企业总产值从2008年的不足200亿元到2022年超过1000亿元,历史性地迈上了“双千亿”新台阶。
《瞭望》:脱下军装换上工装后,中铁十一局人有哪些变和不变?
陈志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逐步深入,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各领域改革措施陆续出台。为响应中央军委“百万大裁军”的号召,铁道兵集体脱下军装,告别了军旗。
一部中铁十一局的发展史,是中国铁建人传承红色血脉、产业报国、逐鹿市场的缩影。兵改工4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铁十一局人接续奋斗,既见证了从兵到工的华丽转身,又诠释了产业报国的赤子情怀。
40年砥砺奋进,我们成功实现从军队指令型、计划经济型向自主经营型、市场竞争型的现代化大型综合建设产业集团的历史性转变,实现施工领域从铁路为主向大交通、大基建、覆盖几乎所有基础设施转变,实现产业链从工程施工向工程承包、投资运营、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流贸易、新兴产业等全产业链转变,实现建筑市场从国内向国内国际并举转变,实现装备和技术从相对落后向部分领域赶超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转变,实现从工程承包商向产业投资商、城市服务商的转变,实现市场地位、综合实力、发展潜力从跟跑向领跑的转变。一系列转变,既是企业顺应时代变迁的折射,又是我们走向市场的写照。
经过多年持续发展,中铁十一局已成为一家具备设计、施工、投资、运营等全产业链优势的现代企业集团,先后获评中国铁建“领军企业”、湖北省突出贡献企业、国务院国资委“标杆企业”,连续6届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称号,正朝着建设“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一流综合产业集团”拼搏奋斗。
站稳两个“第一方阵”
《瞭望》:具体业务方面,中铁十一局走出了怎样的转型发展路径?
陈志明:近年来,我们主动顺应形势变化和市场需求,坚持“建筑为本、相关多元”发展战略,向上延伸产业链,拓展投资运营、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等业务,向下拓展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等产业。围绕国家战略做好“入区、进城、出海、拓新”四篇文章。
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从铁路施工为主向大交通、大基建、覆盖几乎所有基础设施转变,从传统铁路、公路领域,向市政、城市轨道、房建、水利水电、矿山工程等领域拓展;二是从单纯承建商向集投资商、总包商、供应商、运营商、服务商于一体的“五商”转型;三是大力推进“海外优先”战略,从“借船出海”到“驾船出海”、从“专业出海”到“综合出海”转变,在东南亚、非洲和欧洲实现属地化发展;四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在军民融合、新能源、新基建、绿色环保、城市更新、乡村振兴、矿山开发、运营维保、装配式建筑、智慧+等方面加快产业布局。产业布局从“3+N”(工程承包、投资运营、海外工程+N个新兴产业)调整为“6+1”产业发展形态(工程承包、勘察设计、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流贸易和新兴产业)。
如今,中铁十一局业务规模从兵改工初期承揽及施工几千万元,成功跨越亿元、十亿、百亿、千亿、两千亿的规模关口,主要指标节节攀升,见证了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伟大变革。同时,中铁十一局深入践行国家战略,长期坚持“一业为主、相关多元、国际国内并举”的多领域经营策略,站稳了中国铁建、建筑行业两个第一方阵。
《瞭望》:落实中国铁建关于改革与创新的要求,中铁十一局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陈志明:一是强化战略引领,实现从项目思维向产业思维的转变。做大做强工程承包板块,加快培育勘察设计、房地产、工业制造、物流贸易、投资等相关产业,统筹推进绿色新材、生态环保、抽水蓄能等新兴产业,全产业链综合竞争优势更加明显。整合产业资源,优化区域布局,推进“城市经营、属地经营”两大战略性调整;积极优化海外经营布局,首次打入欧洲高端市场,产业结构更趋合理。
二是坚持强基固本,实现从业务管理向系统治理的转变。突出规范高效,持续健全完善企业党建引领、战略管理、市场开发、项目管控、安全生产、经济运行、人才培养、资源配置和监督考核机制,企业“界面清晰、分级负责、协同联动、有效管控”的运行机制基本建立。
三是突出守正创新,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扎实开展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对标一流管理提升行动,股权多元化改革、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董事会制度改革等创新举措全面落实。坚持“面向基层、面向高端、面向前沿”的创新导向,搭建了“4个国家级、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并与中科院岩土所等20家一流科研院所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机制,40余项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形成各类专利2000余项。
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2022年4月9日摄) 古建敖摄
追求更有效益的规模、更有质量的增长
《瞭望》:进入新时代,中铁十一局取得哪些显著成绩?
陈志明:主要指标大幅增长。2022年,中铁十一局经营承揽、企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是2018年的2.5倍、1.7倍、1.6倍、1.2倍。
综合实力日益增强。中铁十一局具备铁路工程、建筑工程、市政公用工程、公路工程等施工总承包特级“八特八甲”资质群,目前年经营承揽总额超过2000亿元,在建项目800多个,业务遍及全国以及亚、非、欧三大洲16个国家。2021年中标的匈塞铁路,是中国铁路技术装备进入欧洲市场的第一单。
专业优势持续提升。中铁十一局形成并巩固了“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专业优势,先后参建青藏铁路、武汉光谷综合体、天眼FAST、福厦高铁等“高、大、难、新”工程,形成了“路、桥、隧、轨、电”等优势专业。
《瞭望》:聚焦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具有行业重要影响力的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目标,中铁十一局将如何发力?
陈志明:建筑市场是充分竞争市场,“降成本、提品质”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行业发展正呈现“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的新特点,新模式、新赛道层出不穷,对企业生产组织形式、产品建造方式等产生深远影响。我们要追求更有效益的规模、更有质量的增长,推动企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率型转变。
一是坚定高质量发展导向。我们将深化产业发展方向研究,在顶层设计、资源配置、业务指导等方面协同推进,强化执行过程的分析监测、专项评估和纠偏导正,确保各项战略目标如期实现。持续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加大效益效率、资产质量和现金流等核心指标的权重,充分调动子分公司创效积极性。
二是增强高质量发展动力。我们将紧跟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布局,把握“双碳”等产业机遇,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做大做强铁路、公路、城轨、房建、市政等“五大传统市场”,持续扩大新能源、生态环保、绿色材料等“两新”业务份额。持续完善投融资策划、决策、实施和后评价管理体系,实现从“投资拉动”向“投资创效、投资兴业”转变。在做好工程承包业务的同时,持续提升勘察设计、运营维管、装备制造、物流贸易的市场份额和业务能力,推进产业链向价值链中高端延伸;推进技术、产品和标准协同出海,培育新的规模和效益增长极。
三是提升高质量发展品质。我们将建立健全“快速响应市场、高效整合资源、提供优质服务”的市场化运行机制,强化投资、设计、施工、维保等全产业链深度整合,推进经营方式从经营项目向经营市场、经营产业、经营品牌转变。明确“产业+技术”发展导向,完善科技创新管理体系,做实各级科研平台,切实加强对“双碳”等新领域、新技术的研究和储备,持续加大数字化、智能化的研究应用,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传统产品迭代升级。
四是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从政策、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和资金等方面,我们进一步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持续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健全“选、培、用、管”全链条干部人才管理机制。持续加强“大风控、大监督”体系建设,推动风险关口由事后向事前延伸,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