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秦岭绵延八百里,山势耸高仿佛直达天际。而秦岭的主峰终南山因为地形险阻、道路崎岖,自古便被认为是人迹罕至的“隐士福地”,《左传》中提到终南山就是“九州之险”,《史记》里形容终南山是“天下之阻”。

可就是在这样一座地形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的山体之中,中国人“掏”出了一个洞,挖出了一条足以穿越险岭屏障的世界之最、超长隧道——终南山隧道,全称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

秦岭终南山隧道双洞全长36040米仅需半小时就可以穿越终南山一个来回,它北起西安市长安区青岔村,终点在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而中间则接上了西安市至柞水县的高速公路岭北段,这意味着这条隧道多渠道地打通了陕西西安到陕南的路线,大大缩短了其交通时间。

世界上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

终南山隧道于2001年1月8日动工,2007年1月20日正式竣工通车,历时整六年,修筑了世界上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第二长的单洞高速隧道。

正常情况下时速60千米穿越隧道需要18分12秒,如果一脚油门踩到底飙一个生命时速200千米的话,也需要5分多钟才能通过整条隧道。前提是,没被隧道里每隔250米就有一个的监控摄像机直接就地逮到的话。

终南山隧道的建造花了40亿巨资,创造了多项世界之最的纪录

除了是世界上最长的双洞高速公路隧道外;还是世界上口径最大、深度最高的竖井通风工程;是世界上最完备的高速公路隧道监控项目;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特殊灯光带高速隧道;是世界上首条运用策略自动生成软件管理的公路隧道……

终南山隧道从开工之日起便饱受国内外的关注,不仅是因为它将秦岭“天堑变通途”,更是因为这条隧道实打实地攻克了许多世界仍存在的“技术性”“专业性”“系统性”难题。

“基建狂魔”中国的“奇迹工程”

【1】“世界双洞最长隧”的诞生——“长隧短打”

终南山隧道的诞生十分来之不易——因为它太长,且地形太复杂。正常情况来说,如果不是逼不得已,公路部门不会选择修建隧道,原因是实在太费钱。

而秦岭的地貌特点之复杂恰恰决定了它属于“逼不得已”那一类:秦岭是东西向的山脉,且细长狭窄,找不到合适的垭口修建更短的公路,所以建设终南山穿山隧道的计划应运而生。

后来事实证明,修这个隧道确实很费钱:每米价格8.8万元,每公里更是高达8860万元,总计近40亿元。

计划拟定之后,就遇到了实施上的现实问题:单洞18公里的隧道,倒是没有挪威24.5公里的莱尔多单洞双向隧道长,但是也不是个短期的项目啊,再加上这个特长隧道采用的还是双洞单向行驶,工程队在世界上超长隧道案例中扒来扒去也没有可参考的例子,该如何着手呢?

几经思量之后,工程队将主意打到了隔壁只有120米之隔的西安-安康铁路秦岭隧道2线上。这条铁路隧道已经全线贯通,完全可以在终南山公路隧道施工中作为“平行导坑”提供辅助性的坑道帮助,比如超前开挖在隧道前,为真正的隧道工程提供地质情况的资料,帮助从多个方向同时进行工作,这种隧道施工方式被称为“长隧短打”

采用“长隧短打”的方式的话,原本18公里多长的隧道会被划分为四节,由四个不同的施工单位同时作业,能大量地节约时间、减省耗资。

但同时也会出现新的问题:两头双向施工时都经常会出现“接不上头”的情况,更别说如今是四段隧道了,要如何才能在贯通时将四段隧道按照图纸连起来,而不会出现“穿错袖子”的情况呢?

为此,终南山公路隧道施工团队出动了必用的GPS定位系统和激光导向仪。激光导向仪被架在坑道工作面100米远的地方,随着隧道的不断前进随时精准测量、调整方向与坡度,它的最远“射程”可达到500米。

在这种跟着数据指标随时调整的严苛操作下,最终“接头”时四段隧道的误差仅有2厘米,最小的误差甚至只在3毫米左右,可谓是世界级“奇迹工程”。

【2】自行设计、自行施工、自行监理、自行管理——统统自己来

终南山隧道是我国第一条从设计、施工,到监理、管理,都由我国团队自行实施的高速公路特长隧道,这意味着我国已经能自行建设出世界级的高级综合水平隧道。

监理严格——为了时时刻刻掌握精准度,监理团队在每个环节甚至细节都制定了精准指标。光是开始挖掘时的爆破就有炸药量、爆破体孔眼位置、孔眼深度、直径、方向、断面轮廓等七个指标。只有每一项指标都达到了标准,才会进行下一项工作。

设计独特——终南山隧道最独特的设计莫过于它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也最炫酷的“特色灯光带”。隧道内每隔五公里左右就会有由蓝色、红色和白色荧光灯组成的,会变幻出蓝天、白云、朝霞、晚霞等图案的三条灯带,目的是为了降低司机们通过隧道时的烦躁与视觉疲劳。

而这个名为“时光旅行”的灯带设计,是设计团队根据39名中欧司机经过模拟驾驶试验的照明意见,从五个备选方案中所挑选而出的

除此外,为了避免司机师傅们进出隧道时眼睛对光线变化感到不适,隧道的入口、过渡区和出口都有不同等级的照明来帮助适应光线。隧道途中也会有10米一盏的诱导灯;40米一盏的安全疏散灯,以及间隔120米提醒保持前车距离的蓝色诱导灯。而这些灯光及灯带设计是亚洲公路隧道的首创!

【3】通风、监控、电力——关关难过关关过

对于修建隧道而言,最关键也最难的问题就是通风了,尤其是对于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吧,空气还是以高铁/火车/动车内流通空气为主,隧道内通风影响不大;可是在公路隧道里,大家呼吸的都是隧道内空气,排放的尾气一旦不能得到有效通风,那可真是大家一起完犊子。

终南山隧道项目专门成立的研究组在琢磨了世界多条特长隧道后发现,没有参考方向:这些隧道大多都是单洞双向,风从两边来,一旦发生火灾,那是“顾头不顾腚”,没法两全。于是研究组又开始细细琢磨,最后决定采用最保守但又最可靠的方式——安通风竖井,而且一安就安三个。

终南山隧道安装的通风井用的是世界口径最大、深度最高的那种,深661米,直径达11.5米。这三个通风井搭配下方的地下风机厂房,就跟三个大风扇一样,“呼哧呼哧”地为隧道送风、抽风,不仅能根据具体的车流量控制风量和风向,更重要的是,一旦发生火灾就能分分钟切断起火点的送风操作,阻止火势蔓延。这样的隧道通风操作,也是国内的首创!

公路隧道中的监控系统是保证车辆正常有序、安全往来交通的关键,对于长达18公里的终南山隧道尤其为甚。这条隧道里一共有144台视频监控摄像机,还安装了专门用于统计异常交通事件数据的检测设备。

整个隧道监控系统由交通监视、控制系统、安全系统、通讯系统、设备管理、收费系统、计算机控制和中央控制室组成,所有的系统都接入了千兆级别的先进工业以太网,控制器的抗干扰能力也特别强,就连隧道内的供配电系统也接入了高级智能化的综合监控布局,就算没有人也能实现变电值班。

而说到供电,隧道施工时更是考虑得面面俱到,专门为隧道配套建造了辅助的机房。监控系统为机房提供无人值班设置,机房的供电系统则反过来为所有摄像头、服务器、鼓风机等等设备来供电。甚至机房还有备用的电力储存,以便在紧急情况时能够快速地做出反应。

可以说,面对这条国内、甚至亚洲的最长隧道,设计团队在动工前想到了应该可能会出现的所有特殊情况,而施工团队则想方设法地以最佳方案处理了遇到的所有难题,监理与管理团队则是把好了每一个标准关卡。正是每一方都没有拖后腿,才助力了这条世界级的“国之工程”。

跨越秦岭,穿过终南山,这条隧道为什么非建不可?

【1】地理交通意义

秦岭终南山隧道的建成与开通后,带来的最直接的便利就是,从西安市到柞水县的距离从原本盘山公路的146公里,直接缩短成为了几乎是直线的60公里距离。146公里的盘山山路原来开车要小心翼翼地开上3个多小时,而如今的60公里仅仅只需要开40分钟,时间直接缩短2.5小时。

这条隧道攻克了南北分界线秦岭,属于陕西省“三纵四横五辐射”“米字型”公路网的重要一环,往小了来说是沟通了西安到陕南的地理距离,往大了来说就是促进了中国南北地区的交流与沟通。

这条隧道还属于我国两大西部公路大通道共用的特大型控制性工程,这两条西部通道为:包头-西安-重庆-北海,与银川-西安-武汉。这又意味着什么呢?这又意味着终南山隧道同时也沟通了黄河经济圈与长江经济圈,两圈之间无论是经济往来还是社会效益都因它成倍增加

【2】基建史上的意义

而从“基建狂魔”的历史来看,终南山隧道的开通更是标志着我国在公路隧道修建史上立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施工中先后6次创造了高产记录;挖掘量最多的一个月“突飞猛挖”了509米,刷新了国内外的挖掘速度记录;而且先后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多项土木工程大奖。

因为秦岭地形复杂、地貌特殊,所以终南山隧道的修建难度特大,修建周期特长,遇到的问题也特别多。但是!我国施工团队对防水、通风、照明、监控、管理等方面上难题的处理,大多是“因地制宜”且独家首创的!

比如建设单位为保持精度一致采用了GPS全球定位法和激光导向仪,贯通精度的误差甚至只有1厘米,这是何等的“中国精度、世界水平”。而这样的经历也为我国之后的隧道基建积累下重要经验。

【3】社会经济意义

最后,所有的基建其实都是为了人民的经济活动而服务,“要想富,先修路”嘛。陕西省作为西部大开发的率先启动区,终南山隧道的开通极大地增强了西安市对周边市县的经济辐射能力还能帮助较为贫困的陕南地区经济结构“升级换代”,更好地发挥陕西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优势。

毕竟,以前的人们就算想卖点特产都没法从柞水县跑到更远更有购买力的地方去,而如今它们可以被送到西安,甚至送出省外去作为名优特产被展示。

这条隧道延伸开来的公路网络,北可以到内蒙古阿荣旗,南能至广西北海,将西部比较落后的省市串联了起来,将原本隔着秦岭难以交通的南北更直接地沟通了起来,更是加快了较发达的长江经济圈与较落后的黄河经济圈之间的政治、文化、经济、技术交流的步伐与速度。

“屹立狂澜标亿劫,平开胜概入诸天”,终南山隧道的建造是不易的,但是它的成功却能滋养三秦大地无数人口的民生与经济。

这更能说明中国基建团队在工程项目中“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与毅力,他们架桥开洞,将人类文明串联过每一座高山,消灭途中的岩石阻碍,将人类的路铺展向前。


参考资料:

  1. 蔡昱昊:公路隧道景观设计的新方法研究 ——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为例,北京交通大学
  2. 赵秋林: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特殊灯光带结构设计,铁道第一勘察设计院,隧道/地下勘察
  3. 侯久望:终南山隧道监控系统设计与关键技术研究,西南交通大学
  4. 寇宗坤: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电力监控系统设计,长安大学
  5. 黄会奇; 郑晅; 米峻; 李雪等: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竖井自然风利用关键技术研究,陕西省交通建设集团公司
  6. 罗鹏: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对策研究,长安大学
  7. 杜良平:终南山隧道大直径深竖井围岩稳定性研究,同济大学
  8. 司军平;李雪峰: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特殊灯光带施工技术,铁道标准设计. 2007,(S2)
  9. 毕仁忠;蔡海霄:科技引领高速公路第一隧——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秦岭终南山特长公路隧道关键技术研究”纪实,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2007,(Z1)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