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源远流长,各类古建筑构件都有着雅称或者典故,其中蕴含着古人无穷的智慧。如门楼、重檐、斗拱、天井、回廊、天花、雕栏、朱窗、玉阶等等。今天我们要来说的是“美人靠”。

关于美人靠的由来众说纷纭,但是有据可查的是说,在明朝时期就已经有美人靠了,如在明代画家宋懋晋画的《寄畅园五十景图》中,就出现过美人靠。而相传2500年前,吴王夫差为西施而建美人靠,可能只是传说,目前还无法考证。


江南多美人,所以美人靠,出自明清时期的徽式建筑中,粉墙黛瓦,庭院深深。中国南方的民居,徽式独具一格。庭院楼上的天井周边,设有走廊和栏干,栏干边上的美人靠,与雕梁画栋、藻井花窗构成庭院里的楼阁之美。

美人靠,也叫“飞来椅”、“吴王靠”,学名“鹅颈椅”,是一种下设条凳,上连靠栏的木制建筑,因向外探出的靠背弯曲似鹅颈,故名。其优雅曼妙的曲线设计合乎人体轮廓,靠坐着十分舒适。通常建于回廊或亭阁围槛的临水一侧,除休憩之外,更兼得凌波倒影之趣,这给中规中矩的徽式庭院增添一点飘逸。

徽州古民宅往往将楼上作为日常的主要憩息和活动的场所。古代女孩不能轻易走下闺阁,自然会有寂寞和烦闷,只能倚在闺房门前的美人靠上,遥望天井上空的蓝天白云,窥看出入自家门楼的过往宾客。江南的园林,长廊短亭,楼阁水榭,都有美人靠,向着湖面或荷池倾斜,让走累的游客舒适地休息一下,更加悠闲地观赏景色,可见美人靠不仅仅属于美人。


美人靠是一种别具匠心的设计,集美观和实用于一身。它很特别,既是建筑构件,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又承担了家具的功能。最重要的是,它好看,耐看且浪漫。美人靠古时叫什么呢?叫栏,或栏杆。《营造法式》中说:“栏杆常装于走廊两柱之间,以代藩屏,或地坪窗、合窗之下,以代半墙。”

换句话说,美人靠也算是一种栏杆,是栏杆的变形和衍生。具体而言,需要装栏杆的地方,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做成栏杆,不嫌麻烦可以做成更美观、有功用的廊凳(长凳),在廊凳的基础上再加靠栏,就成了美人靠。



中国的传统园林,特别是私家园林,追求的既不是宏大,也不是奢华,而是优雅和精致,通过曲曲折折、柳暗花明的变化来营造引人入胜的空间体验,在这样的设计理念之下,身姿曼妙的美人靠当然“广阔天地,大有可为”,因而成为园林建筑中的常客,回廊、亭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江南水乡,到处小桥流水人家,很多临水的酒家茶肆饭馆都在溪河边设置美人靠,好让来往的客人歇歇脚,对生意也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如今发达的旅游业让这种做法在江南地区的各个古城古镇里蔚然成风。


在当今喧嚣的时代,穿越历史,走近美人靠,体验古人生活情境的慢生活。亦或与三两好友一起,坐在美人靠上无拘无束地交流,感受古建筑的美。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