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房企而言,若能获得债权人同意并大幅降低债务规模,将为恢复正常经营扫清障碍。


中房报记者 许倩丨北京报道

融创的境外债务重组,又有新进展。

4月17日晚,融创中国发布公告,已与若干有代表性的债权人就95.5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方案达成一致。其中,持有债务本金约13亿美元的初始同意债权人已签订重组支持协议,持有债务本金超10亿美元的债权人正在进行签署程序,这些债权人合计持有债务本金占现有债务本金总额的26%。融创现向其他债务持有人寻求更广泛的支持。

融创此次重组方案的一大亮点是“全额债权转股权”。公司向债权人分派两种新强制可转债(新MCB),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6.80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生效日起转股;另一类将获分配转股价3.85港元/股的新MCB,可在重组后18~30个月内转股,该类总量不超过债权总额的25%。

同时,应部分债权人建议,债务重组方案推出“股权结构稳定计划”,向主要股东提供部分附带条件的受限股票,主要股东在6年内仅获得该等受限股票的投票权等极其受限的权利,除非达到特定限制条件,否则不能处置、抵押、转让受限股票。通过该计划,主要股东股权比例维持在一定水平,避免过分稀释。

据债务重组专家测算,当前债券市场收购价动辄打1折,房企债务重组也经常出现高溢价转股,融创境外债重组实际转股价溢价倍数相对合理,符合市场转股一般水平。方案允许债权人在新MCB到期前随时转股,给予转股便利,并以新MCB形式安排了高达1%的早鸟同意费,远远超过市场常见的0.1%同意费水平,体现出融创解决债务问题的诚意。

今年3月底,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表示,2025年,将争取境外债务风险化解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后有市场消息称,融创中国正与主要债权人探讨将所有离岸债券转为股本的方案,新的债务重组条款将很快公布。

股市似乎已有反应。截至4月17日收盘时,融创中国的股价上涨了5.33%,这日多只地产股集体走高。

若此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顺利通过,融创中国将成为中国房地产行业首个实现境外债100%“债转股”的大型开发商,将大大减轻公司债务压力。股票流动性和增值性是债转股方案获得支持的核心因素,从这一点而言,此化债模式很难被大规模效仿。

融创始终走在房企债务风险化解的前列。今年1月21日,融创中国公告称,融创房地产十笔债券的重组方案已全部经相关债券持有人会议审议通过。通过“现金要约+债转股+以资抵债+展期”的组合拳,融创预计削减超50%境内债务,并将剩余债务展期至最长9.5年。

这意味着,融创中国总规模154亿元的境内债重组整体宣告成功,正式成为行业第一家完成境内公司债券整体重组的房企。

相比之下,融创的境外债重组工作,则更为复杂和波折。

早在2023年,融创中国就通过多种方式对境外债进行重组,包括发行57.05亿美元新票据;发行27.5亿美元强制可转换债券;发行10亿美元可转换债券;以及将占融创服务已发行股份总数14.7%的股份转让至相关计划债权人,总额为7.75亿美元。这一组合方案共涉及90.48亿美元债务重组,最终获得98.3%债权人支持。其时,融创中国虽然也有部分债转股的安排,但整体占比并不高。

然而,因楼市销售疲软、股价震荡,原方案濒临失效,融创不得不更寻求更彻底的债务减记。

2025年1月10日,融创中国公告称,收到中国信达(香港)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在香港对公司提出的清盘呈请,涉及本金总额3000万美元及应计利息。该清盘呈请令许多市场人士感到惊讶,因为融创在2023年底刚完成约90亿美元境外债务重组。

按照原先披露的时间,首次聆讯日期定于2025年3月19日,此后被延期至4月28日。这意味着,融创必须在有限时间内就重组方案达成实质性进展。

彼时,融创中国表示,由于呈请给公司造成的影响,同时考虑当前市场情况远不及此前境外债务重组方案制定时的预期,公司将进一步结合现实情况,寻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解决方案。为此,公司委聘华利安诺基以及盛德律师事务所分别担任公司境外债务重组的财务顾问及法律顾问,以协助公司制定全面的境外债务综合方案来解决公司当前境外债务风险。

不同以往常见的可供选择重组方案,融创的第二轮境外债务重组方案为100%债转股。

自去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市场环境未见明显改善,投资者多数预期降低,房企普遍采取更为大胆的化债方式,将现金兑付比例削减到较低水平,并更多采取债转股的方式,比如碧桂园、佳兆业等,均采取了大规模的“债转股”。

尽管削债是困难的过程,但对房企而言,若能获得债权人同意并大幅降低债务规模,将为恢复正常经营扫清障碍。

今年以来,房企化债工作正在提速。不止融创,佳兆业、龙光、远洋等出险房企近期也在化债上传出新进展,推出了相对可行的化债方案。随着出险房企陆续达成化债方案,随着市场逐渐好转,房企有望获得“新生”,真正回到正常经营轨道。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