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上午11点
历经十多年艰苦奋战
中铁十七局参建的
秦岭特长输水隧洞全线顺利贯通
这是人类首次成功从底部横穿秦岭主山脉
图丨秦岭特长输水隧洞施工示意图
秦岭特长输水隧洞是我国重大水利工程——“引汉济渭”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98.3公里,最大埋深2012米,所处地区常年温度超过40℃,相对湿度高达90%,高频超强岩爆、断层塌方、突涌水等灾害综合叠加发生,被众多专家评价为“综合施工难度世界罕见”。
工程竣工后,每年将有约15亿方汉江水通过隧洞源源不断地输入陕西关中地区,为1411万人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对完善国家水网、优化陕西省水资源配置、促进关中城市群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管理 创誉创效
图丨秦岭特长输水隧洞施工出口
项目践行“三新”管理理念,依托“职工创新工作室”开展科技攻关工作,在施工通风、排水、环保等领域取得10余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创新研制的出风机控制技术,利用风机间作用差异平衡风量、风压参数,实现节能降耗近40%。
技术攻关 创造纪录
图 | 庆祝隧道贯通
在秦岭隧洞出口延伸段施工过程中,面对无旁洞可利用、超长施工通风距离等难题,建设团队采用“长隧短打”的方法,使用钻爆法无轨运输独头通风技术,掘进隧洞6500米,打破了当期该技术掘进长度的全国纪录。
图丨采用湿喷机械手作业
秦岭输水隧洞黄三段是线路控制性工程,主隧洞穿越9条断层和破碎带,项目坚持“短进尺,强支撑,快衬砌,早闭合”的施工方法,引进大型湿喷机械手等装备,使施工时间缩短2.4倍,创造了Ⅳ类围岩月进尺170米的纪录。
绿色施工 生态环保
图丨隧洞出口设置三级沉淀池
项目地处秦岭自然生态保护区,位于陕西黑河水库下游,建设团队践行新发展理念,在隧洞出水口修建配套齐全、标准规范的污水处理站,并在排水口下游设置三级沉淀池循环处理污水,利用处理终端监视系统,对水质进行全天候监控。
建设团队通过严控每一道沉降、过滤程序,使隧洞流出的水质清澈达标,实现生态环境零污染,项目成为全线“绿色名片”,多次获得水利部、陕西省水利系统颁发的“文明工地”称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