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石头的建筑记 ,作者石头吃土豆

一 一条游览路线

西行画录·东南园墅——建筑师童寯(1900-1983)特展上周开展了,位置在外滩。

建筑展,且是童寯,必定是要去看一看的,毕竟这是我写过“走出半生归来仍是少年”的童寯先生呀。

去看展的那天有点小雨,天气阴阴的,因为离家不远步行过去的。再加上是工作日的早上,整个展几乎没有人。

展览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是西行画录,下半部分是东南园墅,有意思的,两部分并不在一个地点。从“西行画录”展览的久事美术馆步行前往“东南园墅”的久事艺术沙龙,需要几分钟的路程。

久事美术馆在外滩,久事艺术沙龙毗邻沙美大厦,中间还会经过外滩源,外滩源以美丰大楼和11幢历史建筑的修复为主,是今年刚刚获得普利茨克奖的大卫·奇普菲尔德的改造项目。

步行两分钟就能看到美丰大楼,在原有三层的红砖建筑上加建了高层,统一的红色系,老与旧的结合,既满足了现在城市对高密度的需求,又非常低调克制的设计手法。

右转就能去外滩源逛逛,走到街的另一头就是超多游客拍照的外白渡桥和超多电视剧取景地、网红打卡点的乍浦路桥,以及能看到章明老师改造的原划船俱乐部。(要不要立个flag写下外滩源这一片,好喜欢呢)

走过沙美大厦就是另一个展览所在地,沙美大厦也是刚刚改造,转角二三楼的阳台,经常能看见有人拍照,也是小红书一个著名打卡点。

凡是有朋友逛外滩,我都会推荐外滩源,哪怕外滩游客再多,外滩源都是旁边的清净之地。拍婚纱照的人很多,豪车也很多,拍照也非常出片,可以说都是衣着时尚的漂亮男女在拍照。

不管是游玩还是摄影,都很推荐来看看。


二 两个展览

说回展览,两个展览一个东一个西,相辅相成。

“西行画录”其实没有讲建筑,而是童寯先生年轻时的在欧洲游历画的水彩画的展示,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基本都是学惯中西的,下面地图就是童寯先生在欧洲几个月的游历路线。

展览会有部分关于建筑师生平和相关资料的介绍,比如看到这个,我想每个建筑师都期待有一次自己的grand tour吧。

展览内容还是不少,就是主要是画作展示,这个还是需要有一定建筑基础的人去看,不然略显单调。

部分画作也有解释,如果能借由画作多一些建筑知识的引导就更好了。

也会有一些摄影作品,在当时可以拍照的前提下,童寯先生仍然喜欢绘画来记录和表达,却也不排斥使用相机。

其他画的风格都很统一,这两幅画挺有意思的,讲解说是童寯在途中看了一个现代先锋派的作品,就也采用几何抽象的形式作画,这就是旅行的意义吧,信手拈来的学习和借鉴,以及很好玩。

童寯先生在欧洲的游记都是全英文的,并且写的笔记都是图文并茂,如果放在今天绝对是个手账达人。

最后还有一些对童寯先生所在的华盖建筑事务所的介绍。

另一个展是“东南园墅”,也是以地图开始的,位置能看出来童寯先生当时遍访江南园林的热爱。

内容是对于童寯先生成书《东南园林志》各项资料的介绍。

布展完全是按照中式园林的特点来的,中式元素的折廊,还有粉墙黛瓦的取色。

门洞也是模仿的中式园林,层层叠叠。中间还做出了枯荷的形态很有意思,只是这个“枯荷”上面是展示的照片,位置很多不太利用观看。

窗户的透与漏。

这些和当时其他建筑师的手写信挺有意思的,能感受到那种彼此交流的热切氛围,有梁思成、朱启钤等。有时间可以仔细看看,文字句子都相当优美,且能感受到那种真诚和热爱。

三 三句总结

票价有点略贵,也理解布展的不易,特别是这种相对小众的展览。

对于童寯先生的一生太多值得说道的,展览只能展出一部分,还有相关的线上讲座可以留意。

建议看展和游览外滩及外滩源搭配使用,赴一场春日的约会。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