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

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合龙

为实现2024年建成通车

奠定坚实基础

中交建设者将传统建造改变为

桥梁工业化智能建造

让伶仃洋大桥成为

一座“有智慧”的大桥

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又一新地标


深中通道是继港珠澳大桥之后

集“桥、岛、隧、水下互通”

于一体的世界级集群工程

其主桥伶仃洋大桥为

主跨1666米的

海中全漂浮体系三跨钢箱梁悬索桥

中国交建承担伶仃洋大桥东塔、东锚碇、

上游侧主缆、钢箱梁等建设

中交建设者打造

工业化智能化建造体系

把科技融入建设

让桥梁充满“智慧”

塔、锚、缆、索

各个板块都有黑科技

“竖向移动工厂”成就超高桥塔

伶仃洋大桥拥有全球最高海中桥塔

施工期频繁面临台风骚扰

“高盐、高湿、高热”三大难题

中交建设者创新提出

钢筋部品智能建造理念

自主研发钢筋网片柔性生产线

实现了钢筋“工业化生产”

塔柱钢筋施工采用创新工艺

预制网片、拼成部品

整体吊装、快速连接

繁琐的一根根钢筋人工绑扎

变为一片片部品整体施工

同时打造高空“竖向移动工厂”

智能化一体化筑塔机

塔柱爬升速度提高1.5倍

智能养护效果好

减少40%的高空作业工人

实现“机械化减人、智能化换人”

安全、优质、高效

“黄金圈”构筑海中温暖港湾

锚碇作为大桥重要受力结构

东锚碇和西锚碇就像

两个巨大秤砣

共同拉住主桥近20万吨的重量

那如何在一片汪洋之上

建设锚碇呢

中交建设者借鉴“水桶环箍原理”

创新施工工艺

筑岛围堰采用自主研发

自平衡柔性组合式结构

像一个巨型金色圆圈

镶嵌在大海上

“圈”外设置防护体系

“圈”内回填中粗砂

为后续锚碇施工提供保障

“智慧主缆”让桥梁充满科技感

伶仃洋大桥主缆由199根索股构成

单根索股长约3000米,重约85吨

粗、重、长、多、精

主缆的“小性子”

给建设者带来巨大挑战

为解决索力测量耗人力

效率低、有误差的问题

中交建设者创新工艺

通过光学拍摄和智能分析

可远程预测出索股相对静态高差

实现了“会拍摄就会测索力”

图 智能测索力

传统施工中,索股架设也是个体力活

中交建设者发明了

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

索股无人跟随牵引机器人

这个智能小设备可以

远程实时判断索股扭转姿态

大大减轻人力、降低劳动强度

“智慧缆车”吊装万吨钢梁

伶仃洋大桥上部结构主梁共由

213片钢箱梁组合而成

全桥钢箱梁总重约5.7万吨

吊装充满挑战

中交建设者研发了

850吨级智能化缆载吊机

它像一台智慧“缆车”

高空走“钢丝”

轻松吊起万吨钢梁

吊机配备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

能够实时监控、同步预警、

调整数据

保障吊装安全

图 850吨级智能化缆载吊机

中交建设者迭代升级了大跨度悬索桥

上部结构智能化施工控制系统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打造了

悬索桥上部结构施工

空中柔性工厂

有了它

上部结构施工更加高效安全

助力深中通道索股高质量架设

及钢箱梁安全、快速合拢

深中通道如长虹卧波

串联起珠江两岸

即将成为撑起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

“交通脊梁”

进一步拉近珠江口东西两岸的

时空距离

提高大湾区

“硬联通”和“软联通”水平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