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楼(原建筑工程部)
所处位置: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建成时间:1954年
设计师:龚德顺
占地面积:占地十公顷,建筑面积3.774万平方米,7层砖混结构。
所获荣誉:被列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
建筑,是无言的历史,是最客观的岁月见证。
建筑,是科技发展成就重要的载体,是设计创新、材料创新和建造技术的结晶。
而这些特性,均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大楼(以下简称建设部办公楼)得以呈现。
建设部办公楼始建于1954年,1955年正式投入使用至今,是三里河地区重要的标志性建筑,曾在中国建筑界产生过广泛影响,是共和国建设事业发展历程的客观见证。
建设部办公楼规模宏大,古朴雄伟,总体布局协调,繁简得当,内部布置经济适用合理,外部装修简洁大方,历经几十年的使用考验,至今仍经久耐看,一直深受建筑界好评,是建国后北京市最优秀的建筑之一,堪称近代建筑史上一项成功的设计杰作。
获得荣誉
1981年3月31日,《人民日报》第8版刊登了一则消息,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有37座建筑物载入英国出版的《世界建筑史》,其中就有建设部大楼。
建设部办公楼于1993年荣获“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创作奖(1953-1988)”。2017年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项目”(由中国文物协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组织)。
著名建筑大师龚德顺
建设部办公楼由建筑设计大师龚德顺(曾任建设部设计局局长,1989年被建设部授予“建筑设计大师”称号)设计,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各部委办公区选址确定在西郊(月坛片区)后建设的首批建筑之一。当时西郊还是大片农田,没有高楼大厦。主楼建成后,在当时空旷的西郊区片,非常显眼。待后来南北配楼建成后,形成了完整的建筑群,主楼则更加雄伟壮观。与此同时,著名设计大师张开济先生主持设计和规划了多个中央机关办公区和职工住宅小区,包括 50年代著名的“四部一会”办公群楼(位于月坛南街)。
刘少奇同志视察建设部办公楼
1955年春末夏初,刘少奇同志看完“四部一会”建筑群后,视察了建设部办公楼。设计师龚德顺和同志们回答了少奇同志提出的一些问题,如办公大楼为地下1层、地上7层,设计的底层层高为4.5米,顶层层高为4.0米,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6米,两端5层礼堂层高为7.2米,工程采用的砖混结构,当时二里沟以南的地区抗震等级为6~7级裂度。少奇同志还询问了建设部办公楼的造价。当时“四部一会”办公楼的造价较高,要280元/平方米,建设部办公楼的造价为140元/平方米。最后少奇同志还问龚德顺:“对这个设计你个人认为还有什么不足?”龚德顺回答说:“附近群众给这个大楼起了一个外号,叫“九龙壁”,因为现在从大楼南北方向看确实较单薄,好像一个影壁,待以后南北配楼建起来就不会感觉单薄了。至于不足之处,主要是在大楼南北两端的5层礼堂设计时,为了主立面、檐口处理,占用了两层的高度,约7.2米,少了1层面积;在装修时,花了不少资金做假梁,很遗憾。应该把这两个礼堂改成两层办公室,这样大楼两端即为6层了。应把大楼中间的7层办公室适当地加高一些,改建成礼堂,这样就比较理想了,既增加了建筑面积,还可使大楼单位面积造价降低。”
建设背景
建设部办公楼的设计与建设时期,正值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1953-1957),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有计划、高速发展的建设时期。
当时,建筑设计单位学习了以工业建筑设计为主的设计经验,经一些有影响的专家倡导,掀起了以大屋顶为特征的探索“民族形式”的创作活动。1954年,经济建设中的各种浪费现象日趋明显,政府已感到反对浪费刻不容缓。随后,在建筑界展开了大张旗鼓的反浪费行动。作为反浪费的措施,国家提出了控制建设投资指标,降低办公建筑的造价:公共建筑为100~160元/平方米;居住建筑为30~40元/平方米。在此背景下,建设部办公楼并没有采用当时普遍设计的大屋顶建筑形态,而是以平屋顶设计,檐口式女儿墙也未用琉璃瓦,是水刷石做的筒瓦形,更加经济适用,也为后来的加层加建创造了可行性。
基本技术指标
建设部办公楼占地面积10公顷,面向三里河大街,建筑面积3.774万平方米,7层砖混结构,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采用砖混结构建造如此高的建筑,体现了创新意识和建设水平,也具有较大的挑战性。在平面和竖向交通处理上,合理地缩短了路线并压缩了交通面积,也为防火、抗震采用了妥善措施。这栋大楼经过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考验,并未出现安全问题,直至今天仍然坚固如初。
建设部办公楼的承重结构梁板按3.0米×6.0米设计的,但立面却按6.0米×6.0米处理,就是为了避免立面竖线条过密,外型更显轻快。
原主体建筑高30米、宽90米。后来主楼与后修建的南北两翼5层配楼连成一体,总宽220米,基本为民族形式的中轴对称建筑群。
规划设计特点
建设部办公楼临街从红线后退,形成一个小广场,远观全貌更显得建筑宏伟壮观。该建筑设计充分体现了当年梁思成先生主张的“中而新”风格,即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建筑外观以平屋顶造型为主,总体造型简单明快,既气势雄伟,又经济适用。后期续建的南、北两座配楼与主楼之间,尺度恰当、衔接流畅,建筑的整体效果更显宏伟大气。
当时,设计要求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气魄,设计师考虑新中国建筑应有的特点,从古代的石阙中吸取了中国传统民族建筑特色造型元素,如采用了中国元代常见的盝顶做法与平面屋顶相结合的檐部处理手法,立面处理为双层檐口。钢筋混凝土挑檐、瓦当和滴水直径18厘米,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各方面比例都非常恰当。
灵动与生机
建设部办公楼成功运用了传统的中轴对称布局形式,以庄重而气派的7层主楼为居中的主体建筑,南北5层楼作两翼相配,塑造了具有中国传统围合空间形态的国家级办公楼。在建筑风貌设计上,巧妙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形式、装饰艺术加以创新。
建设部办公楼门厅设计也很巧妙,入口处理为在楼前突出一门廊,门厅设在楼内,这种设计就要求门厅的高度加高,才会显得宽敞气派。
通道连接既有前厅的过渡空间,又通过梁柱体现了厚重庄严和大气。琉璃瓦的装饰,既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又通过雕花石刻,显得灵动富有生机。通道和下面的门洞拓展了总体的宽度,增添了庄重的气氛。
底层的窗套呈半圆拱形,表现出雄浑稳固、刚劲有力的视觉效果。标准层的窗下坎墙嵌以简洁纹饰起到丰富立面的美学效果。
对称之美
一般来说,办公楼功能上要求比较简单,确定体型时受功能和内容的限制较少。因此,在确定体型时,应首先考虑其建筑高度是否与周围环境协调,以及对城市面貌的影响。在一个空旷的场地上建设单一主体建筑,对称式更能符合大众审美的要求,特别是建筑物本身的体型应注意各个角度的效果,避免“一个薄片”体型。如建设部大楼未接建南北两翼以前,群众叫它“九龙壁”“人民大墙”,建设了南北配楼以后,情况完全改观。可见,较大体量的办公楼,对称性是非常重要的。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原副司长韩爱兴回忆,主楼和配楼是分开几次建设和改建的。第一次,只建了主楼6层楼,后来建了南北配楼4层,再后来发现主楼不够高,又加建了主楼第7层,主楼加建后又发现配楼不够高,最后又加建了南北配楼第5层。最后才形成目前这个主楼加配楼的建筑群格局。
细节见功底
建筑师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了中国建筑传统元素,结合各地民居风格,以及石建筑、装饰纹样等,最终呈现了既有中国建筑历史文化传承,又兼顾了多样性,体现出了民族建筑特征。如创造性地借鉴了1000多年前古代石室的挑檐做法,双层檐口以琉璃勾头、滴水做装饰处理,巧用动纹梁头、雀替以及彩画等传统纹式表现建筑细部,特别是挑檐、瓦当、门廊、石柱、石阶等细部巧妙构思。檐口借鉴中国传统式建筑的挑檐工艺,运用钢筋混凝土椽子挑出,由于设计时反复以足尺模型试验,檐口比例、尺寸非常恰当。外墙面采用水刷石,经久耐用。
建设部办公楼还有一个细节设计得很具合理性,就是办公楼内主楼梯设置在明显的、正对大门的位置。因为一般上班时间较集中,办公时间内上下层的往来联系很多,宽敞的楼梯就显得特别适用。同时,除主楼梯外,分别在南北两侧设置的另一组楼梯,有利于分解高峰期上下楼人群密集的问题。
精致显风采
建筑细部以简化的中国传统建筑构件和纹样做装饰,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风貌。分布在大楼各个位置的花纹装饰,处处用心巧妙精致,使整个大楼在雄伟中增加了细腻的艺术美感。
历久弥坚
据龚德顺回忆,这个大楼的细部处理是从中国传统石建筑获得启发,檐口的出挑和椽子的大小、间距,是用胶合板制作足尺模型,在施工现场反复就位和查看,最终才确定下来。
龚德顺设计时将两侧5层的大会议室屋面上的女儿墙加高和6层上的出檐连在一个水平面上,将6层、7层与主要进出口门廊层面上的出檐设计成小坡顶出檐,出檐下的椽子一根一根地挑出,建筑细部处理得很完美,在立面上起到了良好的美学效果。整座大楼繁简得当,庄重大方,古朴雄伟,历经几十年的考验,至今仍是风格独特,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经典建筑。
原建设部总工程师许溶烈先生曾回忆说:“建设部办公楼的艺术风格所散发出来的那种雄伟、庄重、优雅、大度和富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建筑魅力极大地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尤其是我们这帮年轻人。这座大楼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之后,至今仍然是北京众多高楼大厦中值得骄傲的佼佼者之一。”
绿色节能
与经典的外观相比,大楼的内部空间同样可圈可点。不论是走廊还是室内办公空间,都彰显宽敞明亮大气。为了节约能源,设计的墙体较厚,窗墙比适度,既能满足采光要求,又达到了保温效果,具有冬暖夏凉的舒适感。
当时设计的木窗原貌,两层窗,保温效果较好。据原来在此办公的领导回忆,原来窗户还有外遮阳,卷帘遮阳窗,遮阳页片是松木的。
2000年后进行了一次维修和装修,楼体进行了抗震加固改造,更换了窗户。
建筑典范
1999年召开的第20届(北京)国际建协大会上发表的《北京宣言》指出,未来21世纪的世界建筑发展方向是“现代建筑地域化、地域建筑现代化”,创作“中而新”本土现代建筑的提法再次兴起,也就是中国的现代建筑本土化,而不是舶来品。由此看来,今天再看建设部办公楼,虽历经近70载风雨,依然巍峨耸立,既有满满的传统建筑文化元素,又体现了现代、前沿与时尚潮流,依然是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代表性建筑。
著名作家冯骥才曾经说过:“历史建筑保留的是一种历史空间。由于这空间犹存,历史就变得不容置疑。徜徉其间,历史好像忽然被有血有肉地放大了。过往的生活形态仿佛随时都能被召唤回来。那些在史书中空洞的叙述,到了这里便全都神奇又丰盛地复活,甚至连昔日的精神也能实实在在地触摸到呢。”
每到秋季,办公楼前的两棵银杏树都会带来华丽色彩,吸引办公人员和附近小区居民赏景留影,映衬着庄重高雅的办公楼更显生机和活力。
结语
沐雨栉风一甲子,建功立业三里河。
建设部办公楼是北京现代行政办公建筑的代表和缩影,历经近70年的风雨,依然雄伟、庄重、优雅、大方、古朴,有中国传统建筑魅力,被喻为中国建筑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
与有着厚重历史的古代建筑相比,建设部办公楼与我们的工作生活距离更近,凝聚了几代建设者的人生记忆。一代代曾在这座大楼工作过的人员,虽然历经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变迁,但每当看到它,就让人感到无比亲切和熟悉。同时,它又是构成一个城市历史记忆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体现了北京首都的历史和传承。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