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市武昌医院东区综合楼建设工程现场,当操作员启动开关后,5600平方米绿色防尘幕网从基坑两侧边缘缓缓向中间延展,约30秒钟后,“天幕”在基坑的上方形成一个巨大的顶棚,基坑作业现场变成一个封闭式的作业空间,最大程度上实现隔音降噪。
这个武汉最大跨度的防尘降噪“天幕”,是武昌城管按照“一地一策”的工作思路,探索出的工地噪声治理新举措,极大地降低了噪声污染,满足了市民的诉求,提高企业生产建设效率,优化了营商环境。
据统计,2021年,武昌区通过12319平台受理的夜间工地噪声污染投诉,较上一年同期同比下降53.38%。
搭建有效交流平台
为使降噪理念深入人心,武昌城管指导施工单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工作,如向周边居民发放一封信,介绍工地概况和会产生噪声的作业项目及其作业时间段,做出尽量降低夜间施工噪声的承诺,需要夜间连续施工作业时,提前做好周边居民的解释告知工作,争取理解。
以友谊大道快速路项目工地为例,该工地在进行桥面混凝土浇筑时,为了不影响工程质量,必须要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单位在武昌城管直属四中队的指导下,安排50人在周边小区于上下班人流量较大的时间段,向居民发放“告市民书”,并向居民面对面进行施工情况解释,告知24小时工地联系电话、城管监督电话,并在小区业主群发布施工信息。
在武昌城管和施工方共同努力下,该项目进行混凝土夜间连续浇筑作业时,投诉量大为减少。
高质量服务企业
武昌城管以问题为导向,提高工作效率,坚持上门服务工地,现场指导施工单位,推行科学降噪的施工工艺,改进措施和减震降噪设施的设置,制定降噪方案。
2020年8月5日11时,在融创中心工地施工过程中,武昌城管接到市民投诉,反映工地夜间车辆进出工地经过减速板时,噪声扰民。
噪声专管员接到投诉后,半小时到达现场,给出在减速带下铺设麻布袋的方案,施工方很快采纳,并在第二天落实了这一降噪措施。
第二天上午,武昌城管直属四中队再次来到现场,查看情况,要求施工方在不影响行车安全的情况下,将距离居民区最近的减速板拆除,现场增加警示标志,提醒来往司机降低速度,减小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当晚,噪声专管员再次来到融创中心工地,查看整改情况,并现场督办,直到施工方将减速板拆除完成。至此,噪声得以消除。
联合企业办实事
施工方与市民良好互动,互相支持,既有利于企业施工,更有利于市民生活便利,施工噪声治理工作中,武昌城管主动当好“店小二”,用服务解决施工噪声扰民问题。
在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基地项目施工前,施工单位在武昌城管的指导帮助下,加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开展各类共建活动,通过为周边居民小区做实事的方式,得到周边居民对施工的理解。
为了减少噪音,在武昌城管指导下,阿里巴巴项目在靠近居民区的一侧红盛路设置了高6米的隔音墙,同时,武昌城管还多次到周边居民小区家中进行走访,了解施工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并积极解决周边居民对施工提出的诉求。2021年6月27日中午,武汉遭遇强烈暴雨袭击,由于短时降雨量大,部分地区出现内涝。该项目所在地武昌区徐东大街红盛路与武汉大道交叉路口,红盛路积淤严重,一度影响到红盛路鹏凌园小区居民的出行。
阿里项目部迅速行动,联合社区、街道、城管,为红盛路鹏凌园小区排积水、清淤泥,解决该地积淤情况,为群众创造了出行条件,获得了社区街道和居民的赞许。
全流程积极参与
多年来,武昌城管坚持“双管齐下”的工作方法,一方面坚持主动上门服务,指导施工单位推行科学降噪举措,同时加大对施工噪音扰民的执法力度,取得良好效果。
针对施工不同阶段,武昌城管指导企业采取不同的降噪方式。在前期,城管部门通过社区搭建与周边居民的沟通平台,提前告知周边居民施工情况;土方外运阶段,武昌城管指导工地加强对渣土车司机操作培训,禁止夜间鸣笛和不必要的急刹。
针对工地地下室施工的关键阶段,为了减少噪音扰民,在与施工方进行多次沟通交流后,创新启用“天幕”。
武昌城管坚持“一地一策”的管理原则,依托物业、社区的帮助,对各工地进行建档分析,做到有效分类、因地制宜、一地一策、精细化实施,有效构建“施工前”—“施工中”,“前端”+“后端”工地噪音治理“全链条”模式。
据统计,2021年,全区通过12319平台受理的夜间工地噪声污染投诉,较去年同比下降53.38%。
未来,武昌城管将持续强化全局思维和系统观念,强化利企便民,强化问题导向,加强重点项目的文明施工管理,加强引导、服务,为武汉城市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贡献城管力量。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