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召开,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子君回顾总结2021年工作,布置2022年工作。

      会议指出,2021年全省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提出的四方面“更大”要求、四方面重要任务,结合“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按照省委和省政府的工作要求,组织实施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建筑业改革、历史文化保护“十四五”专项规划,统筹发展和安全,全方位推进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超越,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住房发展平稳健康。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住房公积金效能持续提升。全省安排改造老旧小区39万户,新开工棚户区改造7.2万套,新增保障性租赁住房1.94万套,整治农村裸房15万栋,群众居住品质不断改善。二是建筑产业不断壮大。全年完成总产值1.58万亿元、增长12%。全省房建市政工程4个项目获得“鲁班奖”,2个项目获得“詹天佑奖”,12个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奖”,建筑工程品质不断提高。三是城乡建设品质明显提升。推动城市更新和乡村建设,新改扩建城市道路810公里,在建地铁233公里,新建提升福州城市森林步道1072公里,公园绿地1156公顷,新建改造城市和乡镇污水管网2220公里,城市污水集中收集率大幅提高。福建省被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确定为生活垃圾分类先行省份,厦门、福州、龙岩被评为一档城市,成效显著。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新建成4座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厂,新增无害化处理能力2750吨/日。四是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断加强。在全国率先出台《传统风貌建筑保护条例》,重点推进10个街区50个名镇名村改善提升,新公布14个省级历史文化街区、156个省级传统村落、1525栋历史建筑,基本建成完整的历史文化保护名录体系。五是行业安全韧性水平不断提高。全覆盖清查整治农村在建房屋2.6万栋,一楼一档全覆盖建立902万栋房屋档案,6.5万栋房屋重大安全隐患全部清零,全面整治燃气安全、摸排市政设施运营安全,防范化解房地产企业和城市运行安全等风险。六是行业改革和自身建设持续加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完成老旧小区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等7项为民办实事任务和公租房租后管理不到位、物业服务企业侵占小区业主公共收益、在建工程拖欠工程款及农民工工资3项群众点题整治项目。深入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持续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扎实推进行业依法治理。

      会议要求,2022年重点抓好“发展、安全、保护、提升”四个方面工作,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稳步推进行业发展。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大保障住房和租赁住房的建设,满足购房者合理需求,健全分级管控机制,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要进一步做大做强建筑业,扶持发展龙头企业,全年力争总产值达1.7万亿元。二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坚决防范治理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风险隐患,逐步构建自我控制机制。深化房屋安全专项整治,加快钢结构专项整治和一般安全隐患房屋整治。落实农村建房安全6项制度,建立完善网格巡查、快速处置机制。压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完善施工安全保障体系。持续抓好危大工程安全管控,实行差异化监管、安全评价“一票否决”。持续开展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推进市政维护安全、病害桥梁、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专项整治。三是加强历史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在城乡建设中,要敬畏自然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严格执行先普查再征收制度,不断完善保护名录。编制全省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规划,系统梳理总结地域文化遗产脉络。继续改善提升一批古街古镇古厝,加大活化利用。在开展城市更新、基础设施改造时,推行小规模、渐进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注重保护大树老树和景观风貌,最大限度保护好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四是提升城乡建设管理水平。要提升城乡建设品质,实施城市更新、新区拓展、生态连绵、交通通达、安全韧性等工程,推进乡村建设,全年力争完成投资4600亿元。要提升城乡建设碳达峰工作水平,系统研究福建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现路径和工作方案,建立碳排放控制指标体系,选择若干公共建筑、住宅小区、建筑工地、独立岛屿等开展绿色低碳试点。要提升无障碍设施改造,突出公共服务场所和公共建筑,重点打造10个无障碍示范区和250个示范样板项目,开展无障碍通行设施、服务设施等综合整治。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