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没想到,施工手续这么快就批下来了,真是太快了。”日前,长春新区某企业项目负责人在拍地当天拿到施工手续后连连称赞。
长春新区作为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单位,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作用,围绕最大限度简环节、缩时间、降成本、增便利,探索推进“142N”系列改革,大幅提高了企业办事效率,有力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有效降低了企业建设成本,极大提升了审批监管效能。
据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142N即:线上协同生成1张“一单五清”告知单,在每个建设项目进入审批环节前,线上生成《吉林省工程建设项目协同服务告知单》,使企业拿地即实现选址意见清、审批流程清、办理事项清、建设要求清和审查要点清“五清”;“4到位”推行“管网综合条件图”改革,把提升管网配套效率、降低要素保障成本作为加快项目建设的关键,做到超前研究配套到位、外线工程施工到位、接入条件告知到位和全程跟办服务到位;推出2个“先证简(减)图”改革,通过企业出具信用承诺,对审批实现全方位“瘦身”,重点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附图实行“简”“减”;施行N个部门“联合竣工验收”,城市建设、规自等部门所有事项限时联合验收,彻底改变以往项目验收时企业一个事项一个事项奔走部门、审批事项逐部门提交材料依次办理的状况。
目前,长春新区所有工程建设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可全流程一网通办,实现一次申报、并联审批、统一出件,办理人“全程零跑动”“审批不见面”。利用系统间数据整合及贯通,达成项目单位减少申报材料39.12%以上。极大压缩竣工验收整体审批时间,将原来需要1至2个月甚至半年才能完成的竣工验收,压缩到15个工作日即可办理完成。现场核验由“企业邀约”变为“企业自选”,真正实现企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同时,按照“吉林工程眼”APP掌上监管端,相关工作人员可随时对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全过程信息进行监管,监管效能大幅提升。
改革实施以来,长春新区已受理470个项目、2223个审批事项报建;全区今年年初谋划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151个,截至5月末开复工113个,开复工率达74.8%……长春新区这一组组亮眼数据的背后是探索推进“142N”系列改革、促进营商环境升级的铿锵步伐。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