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学院成立于2015年,源于2004年园林系,历经生命科学学院、城建与环境学院。现有风景园林(省一流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与专业改造专业、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及校级重点学科)、城乡规划(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筑学(省内重点建设、校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土木工程(省内重点建设、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四个本科专业。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429人,研究生9人。教职员工69人(含外聘),其中高级职称31人,硕士生导师6人,博士15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坛新秀2人,省级优秀德育工作者1人,校级师德标兵1人,校级教学团队2个,校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5人,校级教坛新秀6人;注册规划师、注册建筑师、注册建造师18人。
学院拥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风景园林),下设两大实验中心,包括规划设计、大数据、园林工程、美术、工程测量、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制图、建筑构造、建筑模型、建筑物理、建筑节能、工程力学、土力学、工程材料、流体力学、路桥及虚拟仿真等20余个实验室,以及1个规划设计研究所、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平台、1个大学生创客实验室。实验中心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总值1500余万元。先后与华艺园林、同济规划院、华汇设计集团、中铁集团、中煤集团等60多家校外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
学院现有国家级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3项;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3项;省级教研项目重点8项、一般15项;省级智慧课堂2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项;获得市、厅级以上教学成果奖20余项;各类校级教研项目50余项;公开发表教研论文100余篇;撰写或参编教材10余部。
学院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各类横向课题100余项,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获得各类科研成果及奖励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余个,制定和参与省级地方性标准10余项。出版著作10余部,公开发表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二类以上60余篇、SCI 30篇。
学院围绕公园城市、乡村振兴、脱贫攻坚、装配式建筑等重大战略,全面落实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方案,整合集成专业优势和师资队伍,搭建规划设计服务平台。先后承担怀远县国土空间规划、宿州市城镇园林绿化评估,毛集区夏集镇乡镇驻地整治规划、凤阳县管沟社区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凤阳县小岗村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等项目,横向到账经费500余万元,参与学生100多人次。以社会服务为导向,不仅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还优化了学科专业结构,提高我校社会美誉度、知名度。
学院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院部、优秀教学工作单位、科研工作先进单位 、先进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就业先进集体、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优秀学生工作奖等荣誉称号;获批全国高校“活力团支部”1个;获评省级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省级优秀共青团干部1人;学生荣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2项,荣获BIM竞赛、GIS技能竞赛、结构设计大赛、“创青春”、“三创赛”等省级各级各类赛事金奖9项、银奖18项、铜奖27项。
学院依托专业特色,精心打造“建筑文化节”,组织开展了CAD技能竞赛、BIM设计大赛、建筑模型制作、建筑结构大赛等系列活动,现为校“一院一品”文化品牌活动。文化节突出了活动专业化,专业活动化,以学科竞赛、科研项目为抓手,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素质;通过活动开展多数学生荣获国家级、省级学科奖项,并荣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省“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