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系成立于2004年,是学校成立最早的系部之一,专业范围涵盖土木工程施工、设计、造价、管理等主要领域。致力于培养适应现代工程工业化、信息化、智能化、生态化发展,多学科知识融合,专业基础扎实,实践创新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应对气候变暖、地震、交通堵塞等多种问题对可持续宜居环境的冲击。
系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特色求发展,秉承“培养卓越工程人才、培育优势专业学科、重视教学研究质量、积极参与社会服务”的发展理念,坚持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基础,以专业学科协调共进为支撑,产学研相结合,“重实践、促创新”,通过“一课双师、以赛促学”等方式建立多元化、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学生为中心,实施因材施教、“三全育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需求,注重课内学习与课外专业协会助学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会、专业社团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科技文化活动,全方位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学生在全国大学生BIM毕业设计大赛、全国BIM技术大赛、全国大学生房地产策划大赛、山东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山东省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等赛事中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0余项。
2021年9月,土木工程系变更为土木工程学院。
近年来,学院师资队伍建设稳步提升,半数以上教师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其中,有多名获得英国特许工程师、博士学位的高水平人才,以及多名具有海外留学背景的教师。通过校企合作“引进来”,挂职进修“走出去”,逐步形成了一支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多人拥有国家注册结构工程师、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通过多种途径为青年教师成长提供发展平台,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强化教学能力培养,教师教学水平持续提升,获得山东省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优秀奖2项,院级教学比赛一二三等奖及优秀奖多项。
立足自身专业方向,系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主持参与教科研课题立项三十余项,其中省部级一项,市厅级十余项;发表论文一百余篇,多篇论文被核心期刊收录;主持参与专利项目二十余项。
对照行业发展需求,对标专业质量标准,打破专业课程的壁垒,加强课程融合,突出特色。目前,学院形成了由专业负责人、学业导师、辅导员、专业教师、专业协会社团为支撑的,从课内到课外、从专业到思想、分层级、立体化的人才培养体系。推行一课双师制、学业导师制和本科毕业设计双导师制,助力学生专业与职业规划发展。
课内学习与课外专业协会助学相结合。学院设有结构设计创新协会、BIM创新协会、工程造价协会、图学协会、测量协会等专业协会,以专业课知识为基础,以专业协会竞赛活动为促进,深化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应用。同时,整合资源,多措并举,实施土木类专业学科竞赛群、学科竞赛月、创新创业教育课相结合的“一群、一月、一课”创新工程,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竞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综合素质提高。
为持续推进产学研协同育人,系部与中建、中铁、青建集团、荣华建设集团等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教学与就业实习基地,形成了长效合作关系,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有利的岗位支持和职业发展平台。
学院为学生提供了多个拥有先进设备的综合实验室和实训机房,范围涵盖结构、建筑材料、地质、土工、测量等实习实验项目,以及施工管理、工程造价等实训项目。 测量实验室设有常规测量仪器室和精密测量仪器室,配备有南方全站仪、自动安平水准仪、DS3微倾式水准仪、光学经纬仪、GPS接收机等测量仪器设备;综合实验室包括三大实验室,分别是结构试验室(设结构实验室和工程地质实验室),土工试验室和建筑材料试验室,配备有3D打印机、静态/动态电阻应变仪、标准等强度梁、智能电动四联直剪仪等精密仪器设备,同时也具备简支钢桁架、自反力加载试验架等大型设备,为师生教学和科研提供了良好条件。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