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最早成立于1935年,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立了重庆土木建筑学院土建系。2000年,新重庆大学合并成立,与原建安系、原应用科学与技术系测绘学科一起组建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经过60多年的励精图治,沧桑砥砺,学院始终坚持“团结、进取、求实、创新”的院训,秉承“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办学思想,经过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国内外享有较高声誉和学术地位。2017年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2019年5月,重庆大学学科调整,与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系一起组建新的土木工程学院。周绪红院士、杨永斌院士、田村幸雄院士为学科带头人。

      学院下设9组9所1中心,即结构原理与分析课群组、结构体系及设计课群组、岩土与地下工程课群组、桥梁与道路课群组、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课群组、工程建造课群组、建筑力学课群组、测绘工程课群组、建筑图学课群组9个课群组,结构工程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安全与防灾工程研究所、桥梁与道路工程研究所、工程建造研究所、地下工程研究所、测绘工程研究所、建筑环境研究所、清洁能源研究所等9个研究所和土木工程实验中心。

      学院现有教职工283人,专任教师214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4人,副教授76人,博士生导师79人。教师队伍中有院士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3人次,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入选者,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得者,“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重庆市“巴渝学者”等省部级人才57人次。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级教学团队2个。

      岩土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土木工程为重庆市一级重点学科,岩土工程、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与防护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为原建设部重点学科。学院设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硕士点。拥有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高性能风电设施及其高效运行国际合作基地、低碳绿色建筑人居环境质量保障学科创新基地、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钢结构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创新中心,山地城镇建设安全与防灾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工程结构抗震防灾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土木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多个国家级和省部级平台。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测绘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四个本科专业,学院在读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3500余人。土木工程专业为国家品牌专业,在国家先后四次的本科专业教育评估中,均以“优秀”和最高评估年限(8年)通过。自学院成立以来,已为国家培养各层次毕业生20000余人,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历届毕业生人数居全国同类院校的首位,历届毕业校友保持着思想好、素质高、能力强、后劲足、能吃苦、敢担当的特点,以出色的业绩报效祖国。

近5年来,土木工程学院先后完成了包括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300余项,取得了一批有显示度的科研成果,并荣获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十余项科技进步奖。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