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之窗南京讯(/崔爱霞 童心  图/刘元)9月29日,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江苏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技术图谱》(以下简称“技术图谱”)编制背景、主要内容及推广应用方向。作为全国首个对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全链条技术进行“全景式”梳理的成果,技术图谱将为推动行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据悉,江苏城镇化率已达75.5%,进入稳定发展平台期,住房城乡建设领域正面临从“大规模增量扩张 向“存量提质增效”的转型关键期 ——2000年前建成的大量房屋建筑因适用标准低、品质不高正集中进入更新改造或拆除重建窗口期,行业转型需求迫切。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提出的“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重要指示,江苏省住建厅牵头编制技术图谱,通过梳理关键技术、培育应用场景、搭建服务载体,助力全行业构建良好科技创新生态。

此次发布的技术图谱,历经前期筹备、全域技术梳理、重点技术筛选三阶段,由40余家单位、近100位专家共同参与完成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费少云介绍,2025年初江苏省住建厅联合行业专家组建研究团队并召开多场专题研讨会;随后深入分析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筛选600余项技术构建初步框架,4月经厅科委全体会议审议;最终通过多轮公开信息比较、专家意见征集,遴选出122项重点技术,并补充技术标准应用、市场规模、产业潜力等实用内容。

从具体内容看,122项重点技术分为三大方向:在“高品质建筑”领域,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四大性能,设置14个子类 46项技术,如智能家居技术可通过红外探测、物联网实现家电远程控制,结合 AI 技术提升人机交互体验,助力建设“人民满意的好房子”;“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领域,聚焦BIM+数字一体化应用、建筑机器人等6个子类23项技术,中亿丰等企业已研发应用的建筑机器人,可在腻子喷涂、墙地砖铺贴等场景替代人工,缓解建筑工人老龄化压力;“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领域,针对宜居、韧性、智慧等群众关切点,设置28个子类53项技术,例如内涝智慧防控系统依托物联网与AI预测技术,可提前预判易涝点并生成泵站、闸门联动调度预案,大幅提升应急处置效率。

“技术图谱不是一份简单的清单,而是行业发展升级的指南。”中国工程院院士、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首席科学家缪昌文强调,技术图谱覆盖房地产、建筑业、市政基础设施等全行业,贯穿设计、生产、施工、运维全环节,通过思维导图、图谱、清单表等形式实现宏观到微观的多角度展示;紧扣人工智能、大数据、新能源等前沿技术,锁定未来5-10年高潜力技术方向;不仅解析技术特点、应用瓶颈,还同步研究产业规模、市场环境、优势企业等,为使用者提供产业视角参考。

“编制技术图谱的核心目标,是赋能政产学研各方主体,共同推动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费少云表示,江苏将积极推动技术图谱落地应用,在多维度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 的深度融合,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长远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