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古老的经典之一,其博大精神和悠久的文化对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国建筑学在《周易》的引导下,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从建筑选址来看,《周易》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选址时遵循中国古代独特的堪天舆地建筑策略,以此达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状态。在建筑布局和形态上,古人遵循周易,推崇矩形、长方形等规整形制,追求宽广和崇高的整体效果,符合《周易》中天地人的和谐理念,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庄重和典雅。

《周易》中的阴阳五行理念深深影响了中国建筑学。在古代风水学中,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形态、色彩等方面充满了阴阳和谐的美感。例如,北京故宫的建筑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周易》的阴阳协调原则,前殿为阳,后寝为阴,乾清宫、坤宁宫等宫殿的命名也遵循了《周易》的阴阳五行原则。

易学创立了“阳奇阴偶”的数字奇偶观念,即“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规定奇数对应天,是象征吉祥、幸福、美满的“阳”,偶数对应地,是带有阴冷意义的“阴”。

古代建筑中的大门,长宽的尺寸要带一个“五”的尾数。“五”是阳数,属于巽卦,巽卦的方位是东南方,古人认为东南方位是财位,大门是家宅进财的“气口”。古人“坐北朝南”建造房屋,除了便于采光外,同时也是受着易学的影响。

《周易》用象和数来描述客观宇宙万物,形成了时空一体化的思维模型,这也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建筑师们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运用易学的象数和符号,强化建筑本身的民族文化与艺术内涵。

《周易》的六十四卦体系包含了象、数、理、占四大要素。象,是指卦象的符号系统;数,是指卦的运数系统;理,是指易卦的原理与意蕴,包含于卦象、运数与卦爻辞中;占,是指易卦的筮法系统,以占验人事吉凶。以八卦的象、数、理体现为一个《易经》的世界图式,是这个系统哲学思想的精髓,即像阴阳五行家那样把八卦分配与四方、四时,而形成一种空间和时间一体化的思维模式。这种时空一体化的思维模式成为中国古代建筑法天象地设计构思的理论依据;法天地象也因此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一种模式。

被誉为“大道之源”的《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当然也影响着古代的各类建筑。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