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城市一直都是政治权利机构的驻地,而城墙作为一种军事手段自然必不可少,城墙是古代城市生存的基本保障。后来的城池既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战争压力的产物。
在古代,墙最初的形成原因与防御有关。除了防寒风与风沙所形成的宅墙,更重要的是防外来民族的入侵,于是产生了具有防御和隔绝内外功能的高墙。
在冷兵器时代,城墙可谓是最为可靠的防御性武器。除非是在城内无粮草,城外无救兵的情况下投降,一旦守城者有充足的粮草储备,并有与城共存亡的勇气和决心,那么任何攻城者想要攻破城池都是极其困难的。正如韩非子所说:万乘之国,莫敢自顿于坚城之下。
墙作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重要元素,其形态和功能多种多样,从简单的墙壁、院墙到宏伟的城墙,甚至万里长城,都是墙文化的体现。
夯土墙:夯(hāng)土,即将泥土压实。夯土墙指用夯土方法修筑的墙。夯土墙历史悠久,早期长城便是以泥土为材料建起来的。土黄色的外表,自然朴实,具有深沉的韵味。
园林墙:园林墙是围合空间的构件,在园林中起划分内外范围、分隔内部空间和遮挡劣景的作用。园林墙的运用可谓别出心裁、花样繁多,诸如漏窗花墙、复廊隔墙、蜿蜒云墙、花形灯墙,都各有异趣,构成园中有园,景中藏景之妙。
女儿墙:女儿墙是建筑物屋顶四周围的矮墙,清朝时有扈巧云“替父修墙”的传说,这墙便是女儿墙。女儿墙仿女子睥睨之态,形象生动,其名又耐人寻味。女儿墙的主要作用除维护安全外,亦会在底处施作防水压砖收头,以避免防水层渗水、或是屋顶雨水漫流。
影壁墙:影壁,也称照壁,古称萧墙,是中国传统建筑中用于遮挡视线的墙壁。旧时人们认为自己的住宅中,不断有鬼来访。如果是自己祖宗的魂魄回家是被允许的,但是如果是孤魂野鬼溜进宅子,就要给自己带来灾祸。影壁墙运用广泛,北京城众多四合院内的砖影壁和木影壁都是影壁墙。
马头墙: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造型特色,曾有“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马头墙与古民居中的灰瓦、斗拱、雕刻、照壁等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构成了中国古民居的立体韵律。
山墙,建筑物两端的墙体,以支撑建筑上部的屋山。上部高出屋面的称为防火山墙,也称封火墙、风火墙,有一颗印式、复合曲线式、人字式、猫拱背式、五岳朝天式、叠落山墙、马头墙等。
清水墙,墙体表面不加粉刷,不加贴面材料。墙面上的砖缝多用泥沙或灰浆勾填,以防止雨水和风的侵蚀。
无墙,则无家。古代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信息。在现代社会中,虽然墙的防御功能已经逐渐弱化,但墙依然扮演着承重、隔音、保温等重要角色。墙作为文化和历史的载体,传承着古代墙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注:文章仅作知识分享,部分图源自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