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之畔 文化名城
襄阳市是汉水流域的核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肇始于周宣王封仲山甫(樊穆仲)于此,已有2800多年建制历史,是楚文化、汉文化、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按照湖北省委、省政府“一主两副”城市发展战略要求正着力打造湖北省省域副中心和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东津新区作为湖北省发展的新中心,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推进。
项目处于中心新区规划轴线的关键节点上,与市民广场和政府大楼遥相对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区域规划营造流动空间,寓意新区发展源远流长。项目位于中央景观轴端部,东侧为科技馆,西侧为汉江,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
聚书山林 回归自然
中国历史上,读书人不仅需要积极有为的精神,也要有恬淡隐世的境界,而山水之间就是最好的去处。文人往往隐居林泉,寄情山水,读书著述,随性所致。魏晋南北朝至唐代,逐渐形成习业山林的风气,深山幽谷出现了一些私人隐居读书治学之处。唐朝中期由于书籍的大量流行,使得士子问学更加便利,在山林藏书、读书、著书的个人文化行为也更容易发展成教学活动。宋初,学者们择名山胜地建立书院,作为聚徒讲学和研究学术的场所。襄阳图书馆方案追溯聚书山林的历史传统,回归自然,无论在建筑空间、形态还是造型上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项目作为城市服务型机构,需要吸引市民参与其中。设计的出发点一是打破传统图书馆闭塞的形象,创造一个开放、自由的交流空间。二是改变原有图书馆集中式布局,各种功能可以独立使用,灵活便捷。图书馆不仅只是一个供阅读和沉思的安静环境,也可以是一个令人愉悦的、生气勃勃的、能激发想象力的多义空间。
建筑平面布局力求各功能分区明晰合理,建筑主体分为南北两个体量,其中南侧为主楼,北侧为副楼。公共图书区和会议、办公及培训区分别置于两个相对独立的体量中,在地下及五层平面连成整体,使两大功能区相对独立且互相联系。
项目设计之初设计团队在现场调研时发现襄阳地区有一种特殊的石头,一种中间有着自然孔洞的卵石,这种卵石经过常年累月的滔滔汉水冲刷而形成,名为“穿天石”。当地相传,这与《诗经·汉广》描写的汉水女神有关,经千百年流传,汉水女神的形象成了千万汉水女儿美丽、善良、聪慧、高贵的象征。在襄阳独特的民俗节日穿天节里,人们沿着汉江捡拾穿天石,用丝线穿起来佩戴在身上,以祈求吉祥幸福,来表达对美好爱情与幸福生活的追求。设计团队也将此美好寓意用于方案创作中,即通过人行天桥将两个建筑形体连接,在建筑中间形成类似“穿天石”的孔洞(灰空间)。
建筑的造型以“知识树”为设计灵感,“知识树”——取自孔子杏坛讲学的历史故事,结合图书(“树”)馆的谐音,通过对树的简化、抽象,形成立面竖向主要的造型形象。整个造型流畅自然、刚强、完整,寓于柔韧之中,形成巨大的庇护空间,给公众提供安静、自由的精神场所。
建构 生态 可持续
为实现建筑的效果,塔楼周边主要承重构件五层以下采用以知识树造型为基础、横截面呈圆形、沿竖向逐层放大的钢筋混凝土壳筒,在屋面层有大悬挑的壳筒周边、五层楼面与屋面之间布置型钢斜撑。型钢斜撑的布置减小了屋面大悬挑的跨度,进一步提高了结构的经济性、让屋面结构更加轻巧。另外,在不影响建筑整体效果的前提下,在各“树冠”之间、塔楼内部布置小框架柱。小框架柱与分布在塔楼周边的异形壳筒共同承担竖向荷载、抵抗风荷载和水平地震作用。最终,项目主、副两塔楼结构体系演变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多异形壳筒结构。该结构具有类似框架-筒体结构的双重抗侧力体系,结构中的壳筒横截面呈圆形,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具有自平衡特性,且受力简单。项目在充分展现建筑创意的同时,最大限度追求受力合理,达到建筑、结构的完美统一,并具有优良的抗震性能。
项目利用悬挑屋面形成自遮阳体系,从上到下贯穿图书馆的广口花瓶式环状玻璃幕墙,可用于雨水收集、循环再利用。除此之外,建筑还采用了多项生态节能措施:透水路面、节能市政、地源热泵等。同时,建筑设计实现了室内自然通风,尤其在炎热的季节,自然通风不仅可以带走室内多余的热量和湿气,并能有效降低空调设备能耗。
打造城市文化新地标
襄阳市图书馆始于1928年,由原鄂北图书馆发展而来,后几经迁址、易名,新馆终于2020年竣工。目前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210余万册(件),阅览坐席1000余个,为读者免费提供文献借阅、信息咨询、公益讲座、阅读推广活动、数字资源利用等多功能、多载体、网络化、智能化服务,是一所融科技与人文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公共图书馆,是展示襄阳城市形象的新地标,引领襄阳文化发展的新基地。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