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乡村振兴成为中国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社会各界通过不同的渠道和途径去激活、赋能乡村。艺术,作为独具创造性、观赏性、生态性的社会意识形态,正以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接地气的表达手段,介入传统古村落,点亮乡村生活。

中国正在经历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从农村社会占主导地位,到2050年估计将有10亿中国人生活在城市。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至今为止,城市移民已经让数十万个村庄“空心化”现象十分严重。

冷清单调、缺乏生机,房屋空置、农田荒芜,农人不再自信、乡人唏嘘无奈……这是很多农村“空心化”的真实写照。如何让乡村生活充满色彩,变得生机勃勃?如何让传统古村落适应新市场和新社会架构的需求?如何让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回归农村,让乡村重拾自信、重焕活力?艺术乡建,或成为破局之道。多维化的表达形式、创意迸发的内容呈现、符合当代审美的语言体系等等,艺术让乡村不再“土里土气”,而更具现代化田园风貌的魅力,有效拉近了城乡之间的距离,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能。

大坊荷兰创意村

连接中荷文化与创意,实现新与旧的平衡

大坊荷兰创意村位于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秀谷镇冠峰村,是NEXT建筑事务所与荷兰文化遗产和市场研究院、Smartland、Total Design及众多艺术家一起合作的大坊村振兴项目,借助荷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经验,以中国传统农耕文化的活化利用为目的,在都市化潮流盛行的当下,打造一个独特的中国艺术村。


首先,维护和加固具有修复潜力的建筑和景观,并通过新材料的介入,建立起新旧元素之间的对话。如用玻璃瓦恢复了老房子的屋顶;在传统灌溉系统里,植入了天然藻类过滤器以进一步净化水质。

其次,以当地的文化脉络为灵感,新增了一个岗楼和乡村客厅。新建的岗楼主要是为了弥补当地缺失的瞭望塔,外观被设计两条巨龙相互缠绕、互相支持的形状,是大坊村的地标性建筑。不同于古代的防御瞭望功能,如今来访者登上这座岗楼,可以尽享整个村子的全新风貌和独特自然景观。

在村子的正中心,置入了一个名为大樟树咖啡厅的乡村客厅,以恢复当地在文革时期被破坏的社区公共环境。独特的屋顶形态源自村旁的一棵千年古樟树,高大的树冠造型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一个纳凉栖息的空间,而树叶形态的定制陶瓦立面也为鸟儿提供了筑巢的地方。

此外,通过融合中荷文化的永久性艺术作品,盘活整个古村。无论是建筑外立面的风情墙绘、迷迭香园的梦幻路,还是乡村田野中的独特模型、创意陈列馆的艺术品布置,种种中荷创意的组合在村落里随处可见。如乡村客厅的地面就由一位中国艺术家进行了蒙德里安格式的绘制与创作;而荷兰艺术家Herman Lamers则在一栋老宅里安装了一架自制的飞机,并将其取名为“逐梦”。

乡村振兴是中国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如何在新与旧、居住与旅游、历史与未来之间找到平衡点进行设计改造显得尤为关键。大坊荷兰创意村以新应变,通过创意化的设计调整,让传统古村落适应了新市场和新社会架构的需求。自今年5月开放以来,每天都会有上千名游客前来参观,它带来了深远持久的社会和文化影响,给其他荒废的中国村庄以更多的参考与借鉴。

山东寿光东头村

让涂鸦艺术点亮乡村生活

东头村位于山东省寿光市田柳镇,本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小村庄,没什么名胜建筑,经济也不发达。这里的年轻人大都外出打拼,只剩下留守的儿童与老年人。两年前,100多位艺术家聚集于此,以大街小巷作为天然画布,通过涂鸦、墙绘、壁画等形式,把这个灰白色调的北方农村变成了色彩斑斓的“网红村”,焕发出与众不同的光彩。

以前的东头村

现在的东头村

跳跃的色彩和厚重的水泥墙搭配,涂鸦艺术真正从墙瓦中渗透、融入进了村民的生活。每一幅画都是和乡村生活、村民职业还有性格特点紧密联系起来的,这一幅幅墙画并不是独立存在的,更像是艺术家和村民一起创作完成的。

这是进入东头村的第一幅涂鸦,画的是门神,但有两个彩蛋:第一个是写了英文,欢迎外国游客;第二个是门神手里拿的竟然是西红柿和黄瓜,两侧也画满了瓜果蔬菜,充分彰显了东头村“中国蔬菜之乡”的特色。

看看这只大公鸡,是不是很神气?其实,这幅画也有一个彩蛋,就是你无论坐在哪里,你都会觉得,这只鸡好像都在看你,这简直就是公鸡版本的《蒙娜丽莎的微笑》。人看着鸡,鸡看着人,也算是一种无声的陪伴吧。

这幅图也很有意思。树是真的树,但是松鼠却不是真的松鼠,不过这探出头看着你的样子,是不是感觉自己的心都要融化了呢?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的课本涂鸦吗?“杜甫很忙”系列,“孔子很忙”系列,以前玩的不亦乐乎,现在也出现在了东头村的墙上。

在所有的墙绘作品,最出名的是翻红绳的《母亲》。画中的人物叫唐学英,今年85岁。她说,自从她的画像上了墙后,很多人慕名而来每天抢着跟她合影。这也让唐学英体会了一把成为名人的感觉。

社会上久负盛名的中青年画家、国内美术院校科班出身的大学生前来义务涂鸦,用两个月的时间创作出100余幅创意作品,震撼了300万名网友,甚至获得了2019年最佳乡村公共艺术奖。这不仅仅只是存在于房屋表面的涂抹装饰,而是从根本上用艺术,改变了乡村,改变了这片土地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福建延平巨口乡

永不落幕的乡村艺术季

巨口乡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是国家级生态示范乡镇。这里古民居资源特色突出,完整保存着明清古厝102座,土厝600多座,尤其以“小布达拉宫”著称的九龙土厝群闻名。巨口乡以古民居为着力点,找准艺术旅游这个细分产业门类,创新打造“延平乡村艺术季”活动,初步成为艺术气息浓厚的山村“798”。

古厝群

据悉,“中国·延平乡村艺术季”已经成功举办3届。经过2018年“艺术唤醒乡村”和2019年“艺术激活乡村”的沉淀,2020年乡村艺术季以“艺术赋能乡村”为主题。这不仅是品牌的延续、内涵的拓展,更是艺术介入乡村的质的升华,从而让百年古厝实现文脉相承,让生态巨口实现艺术增美,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山谷里的秋”乡村音乐节:邀请厦门、福州和南平本地乐队,这里有咖啡、有酒、有民谣、有帐篷……乡村的“夜之魅”不仅于此。

稻田艺术节:多彩稻田画展、田间运动会、“稻花香里说丰年”谷物美食展等,呈现大地最原始的魅力,展示乡村与艺术的融合,让游客体验农耕文化,让稻田变得有艺术范儿。

“守道创艺”造物展:在三届艺术季的积累下,已有近200件艺术作品在古厝、古村落、青山绿水的环境中长期保留,呈现给每一位来巨口乡观展的人,领略乡土与艺术融合的魅力。

“风信有物”文创市集:茶洋窑、竹编、剪纸等极具当地文化和物产元素的文化创意商品,让你一边动手参与制作,一边感受手工艺的温暖与匠心。

艺术赋能乡村,古厝亦可生金。随着“乡村艺术季”品牌日益打响,原本“沉睡”的古厝资源也焕发出新的活力。据了解,巨口乡已修缮古厝100多座,吸引社会投资1.1亿元,25户农户改古厝为民宿240多间,共有30多批次1800多名艺术院校师生前来写生、实践、教学,带动农户就业300人,新增一批农村创客27人。期间,还吸引了10多家国内文化旅游企业前去洽谈养生项目、民宿改造旅游项目、农业旅游项目等。

以古厝为媒,以大地为毯,以艺术为器,以振兴为题。三年来,延平乡村艺术季从“唤醒”到“激活”再到“赋能”,一步一个脚印,走出了乡村发展新路径。

结 语

所谓的“艺术乡建”不是简单的美丽乡村,也不是写生基地,更不是乡村城市化或现代化,而是要通过艺术来唤醒、激活、赋能乡村。艺术介入乡村的表达手段或许是五花八门的,但都需要深深扎根于乡村现实,真正融入到村民的生活中。艺术,正以独特的魅力和优势,在乡村振兴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