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租金拖欠公告,使新世界百货(00825.HK)与三河市众诚易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诚易达)之间长达多年的纠纷浮出水面。
7月15日,众诚易达向燕郊新世界百货商户发出通知,自2022年2月以来,新世界百货以疫情为由欠付甚至拒付租金及物业费,时至今日已长达6个月,欠付金额已近2000万元。
众诚易达认为,疫情之下受影响的不仅仅是新世界百货,作为身价140亿港元的上市集团公司,其抗风险能力和社会责任应更强。而反观己方,作为小城镇的私营房企,靠银行贷款及各方筹集资金维持人员工资和日常开销,度日维艰没有能力为其减免。
因新世界百货违约拖欠房租和物业费,燕郊店至今已暂停营业5天。7月20日,消息人士透露新世界百货已补缴房租及物业费,众诚易达也因关店停业为商户提供补助,按照10000元/天/户的标准发放,每户合计50000元。
燕郊店关停风波背后,透露出新世界百货业绩下滑经营承压现状。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该集团旗下实体店已连续关闭多个城市门店,涉及上海、武汉、沈阳等。数据显示,新世界百货在2020财年与2021财年净利分别亏损4.84亿港元、2.29亿港元。业绩下滑、连年亏损,新世界百货式微背后,也折射出传统百货业态的趋势性下滑和衰落。
拖欠租金近2000万元
公开资料显示,众诚易达成立于2010年,为三河市本土开发商。该百货门店自2013年4月28日开业,坐落于河北省三河市燕郊经济技术开发区,具体选址于鑫乐汇购物广场,楼高四层,总楼面面积32000平方米。
燕郊新世界百货开业时曾引起不小反响,共引进了400多个国内外时尚及流行品牌,当中七成品牌是首次进驻燕郊及北京东区。彼时有报道称,燕郊新世界百货是燕郊及北京东区首家及唯一大型综合百货店,必将成为燕郊地区的时尚购物新地标。
在过去近十年间,燕郊新世界百货作为二房东,从鑫乐汇承接的3万平方米楼面承租给旗下商户。如今,业主众诚易达一纸告示与强制关门的举动,撕开了这家本地开发商与港资新世界百货之间的那层纸。
众诚易达表示,租户新世界百货自2013年开业以来,累计拖延支付租金74次,累计逾期1430天;拖延支付物业费82次,累计逾期1766天。截至目前,仍拖欠开发商及物业处2022年2月至7月租金及物业费,累计逾期150多天,欠费金额近2000万元。
此外,众诚易达认为新世界百货在全国现存的28家门店都以疫情为由,向业主提出减免租金的诉求,但给商场内零散租户减免租金的少之又少,甚至没有减免。“2022年2月至7月期间,新世界百货并未给商场内零散租户任何租金减免,相反收取了费用以及两个月的账期。”
对于租户所承受的损失,此前众诚易达相关人士回应称,暂停新世界百货租赁是公司迫不得已做出的决定,至于租户的损失公司会向新世界百货尽量争取优惠措施弥补。而如果新世界百货继续没有相关处理方案的话,公司或与新世界百货解约,并通过免租方式承担商户的损失等。
新世界百货陷“关停潮”
作为新世界发展的子公司,1994年新世界百货在武汉以新世界品牌开设首间百货店,宣告在内地正式生根。经过13年的跑马圈地,到2007年登陆港股之时,新世界百货已遍地开花。
上市以后,加之百货行业蓬勃发展,新世界百货业绩持续增长。据公开数据显示,新世界百货的营收由上市之初的9.8亿港元增长到2011财年的27.5亿港元,净利润由3.03亿港元增长到8.56亿港元,5年间营收及净利润水平均增长了近2倍。
好景不长,经历了5年的快速增长期后,2012年百货行业迎来拐点。在国内经济不振、电商飞速发展以及购物中心兴起的重重压力下,大部分百货企业的业绩增速不断下滑,乃至出现负增长,新世界百货也未能幸免。
大环境疲软,百货业增长乏力,新世界百货开始关闭经营不善的百货店。据新世界百货财报显示,2014年,新世界百货在全国共拥有43家门店(包含自有店及管理店),分布在北京、上海等21个城市。而在2022年2月发布的新世界百货2021-2022财年中期报告中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新世界百货在全国共经营管理27家百货及购物中心,覆盖全国16个城市。
从数据来看,7年时间新世界百货在全国退出5个城市,门店数量也从43家锐减至27家,缩减比例达37.21%。
接连闭店背后是新世界百货业绩的下滑。财报显示,新世界百货2014财年利润为5.21亿港元,同比下滑18.85%,次年利润下降86.6%。而在近两年,新世界百货业绩更是陷入亏损状态,其在2020财年与2021财年净利分别亏损4.84亿港元、2.29亿港元。对于2021财年业绩变动,新世界百货称,由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以及间歇性的疫情反弹,线下消费的复苏相对缓慢。
同时,其流动资金也存在风险。财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的流动负债超越其流动资产约24.77亿港元。为了弥补业绩获得现金流,新世界系还在不断出售资产。新世界百货财报显示,2021财年亏损收窄,部分得益于闭店及出售物业、厂房及设备等。
老牌百货亟待彻底转型
事实上,新世界百货这种“关店魔咒”,在近几年的零售业界不间断上演。
根据《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关店统计》显示,2014年上半年,主要零售企业(不含家居、电器)在国内共计关闭158家门店(2013年全年仅关店35家),其中百货“受灾”面积最大。而2015年中国百货关店席卷了17个省、自治区,14个品牌,63家百货门店。到了2016-2017年,关店潮更为猛烈。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国内至少有45家百货店关门歇业。全国七成以上的百货店都出现营收下降,整个行业的利润收入普遍大幅下跌。
与此同时,外资百货也在悄然退出中国市场。比如,用8年时间在中国开疆拓土开店15家的玛莎百货,2017年底正式宣布全面退出大中华区,天猫旗舰店也一并关闭;1994年进入中国的外资百货“老大哥”百盛,已关店十几家,在北京最多时有9家门店,如今只剩下1家,岌岌可危。另外,美国连锁百货公司的梅西百货,甚至日本的大丸百货和高岛屋等几家百货公司,也因为业绩大幅下滑,选择撤退。
“客人为什么不喜欢到传统百货里面来?你可以说是因为空间有限、硬件老化,但要说根本原因,除了商品还是商品。”一位百货业从业者坦言,很多传统百货的商品更换率不超过20%,甚至很多关键性商品五年、十年都没有大的变化。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研究员、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赖阳表示,百货业态从过去的兴旺,到现在消费者价值丧失,是一个必然的趋势,相当多的百货店需要做根本的转变。赖阳称,“在转变遇到困难的时候,闭店止损可能是一种不得已的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是从一线城市开始逐渐扩展的。”
为保持市场长远竞争力及优势,新世界百货开始转型寻求生机,其中包括持续拓展及优化自营电商平台“新闪购”,为超市及便利店业务进行智能化、数字化的改造等。新世界百货近年也在拓展自营业务,包括LOL原创生活概念店及N+系列自有品牌。此外,新世界百货还推行门店分类管理,采用一店一策的经营策略。
新世界百货成都店此前也进行过调整改造。据公开报道显示,2018年8月,该店完成开业后的首次大型调整改造,60%的空间被优化布局,50%品牌实现了汰换。
值得注意的是,新世界百货成都店改造,仍未改变其闭店的结局。有业内人士认为,传统商业应在环境、业态、品牌、营销等方面进行彻底转型,摆脱原有百货的思维和模式,同时注意满足Z世代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及审美。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