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业规模退回5年前、房企遭遇缩表出清生死之战的2022年,这些地产大佬挣扎求存与奋力一搏,为市场描绘出比过往更加深刻的定格画像。
李叶/文
在房地产周期拐点与3年疫情等多重因素叠加之下,“楼起楼塌”的故事在2022年房地产行业中轮番上演。
回顾这一年,命运之手的翻云覆雨,给各房企带来了不尽相同的际遇,也将它们背后掌舵者面临困境时的心境与选择展现出来。这些不同的选择,让一些人迎来了人生的低潮,一些人备受舆论的关注,也让一些人看到拨云见日的希望。在行业规模退回5年前、房企遭遇缩表出清生死之战的2022年,这些地产大佬挣扎求存与奋力一搏,为市场描绘出比过往更加深刻的定格画像。
杨国强:树立信心有所作为
与同行们一样,融资收紧、销售下滑、评级下调等挑战碧桂园也都一一经历,难能可贵的是,该公司至今仍保持着良好还款记录,成为民营房企的一道信用防线。
在2022年12月2日举行的碧桂园月度管理会议上,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表示,地产的曙光已经显现,短时间内企业如何挺过“寒冬”?关键是要脚踏实地做好正确的事。
这也是杨国强在今年多次强调的,“‘馅饼’不会从天上掉下来,努力才能冲出困境”“不能等、不能靠、不能要” “以前做不到的,今天有可能做到。今天做不到的,以后也有可能做到。”
实际上,今年刚开年之际,碧桂园管理层就判断2022年市场形势仍然严峻,强调要有归零思维,过紧日子,每一步都要走正确、做正确的事情,做确定性的事。
今年前11月,碧桂园累计全口径销售金额为4412.9亿元,继续稳居行业首位。11月24日至12月2日,不到10天时间碧桂园已获得了10家银行超3000亿元综合授信。杨国强认为,地产行业的曙光已经显现,公司要做的就是积极跟进政策的变化、市场的变化,树立信心有所作为。
“行业预言家”郁亮
从2022年年初起,房地产市场就弥漫着低迷气息。
在万科2月举行的集团年会上,一向以“稳健”形象示人的万科董事会主席郁亮直接抛出了“黑铁时代”论断,为这一低迷的态势写下注脚。他直言,2022年是万科“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一年,“如何理解背水一战?就是要么死,要么活,没有中间状态。”
为了减少浪费,营造节表缩食的战时氛围,郁亮还表示,助理给自己定机票时不会买头等舱。能省多少钱不是最重要的,传达的信号很重要。
这些年来,郁亮一直是房地产行业的热词创造者,“活下去”“黑铁时代”“春天的活法”等词都源自郁亮。在这些词大热之后,行业内的确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也让业界见识到了万科的前瞻性。或许万科能够在“危”中保持着难能可贵的“安”,离不开郁亮对行业走向的洞察,以及居安思危的筹谋。
这一年,郁亮依旧是“行业预言家”般的存在。
吴亚军,事了拂衣去
时间来到2022年10月,龙湖突然发布公告,创始人吴亚军因年龄及身体原因,辞任龙湖集团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董事会主席将由执行董事及首席执行官陈序平出任。
此后,吴亚军强调,原计划是2022年8月中期业绩之时就交接给陈序平,但当时恰逢做空,才推迟至今。同时,她还说,从2021年7、8月份开始,陈序平已经开始执掌公司大盘面。
在“摆平”任职期内的最后一次“做空”后,吴亚军递出了“交接棒”,这也意味着龙湖完成“去家族化”进程,将“放权”进行到底。
吴亚军的卸任虽一度引发股价跳水,但新接班人上任后通过“快准狠”地连环出击,不仅将投资人的疑虑打消,还将市场的舆论平息,向吴亚军证明了她的选择没有错。
吴亚军此番隐退,可谓“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涅槃重生”王健林
商业世界,往往是此一时,彼一时。
在2022年12月18日结束的世界杯赛场上,风光的不仅仅是梅西和姆巴佩,球网附近的广告牌上“万达文旅”字样一次次充当着醒目的背景墙,也让蛰伏近5年的王健林再次活跃在人们的视线中。
与2017年“世纪交易”时的落寞不同,这一次,归来的王健林带着涅槃重生的气势。
2022年11月刚公布的胡润富豪榜上,王健林凭借千亿身家,反超杨惠妍与吴亚军,再次登上了内地房地产富豪之首的宝座。虽然相比去年,王健林家族的财富缩水了50亿元,但排名依然前进了9位,位列第32名。
不过,对于王健林来说,想要重返巅峰仍是一件无比艰巨的事。
胡葆森:艰难自救
不同于吴亚军的急流勇退,在建业“三十而立”这一年,河南的胡葆森不得不做出一个又一个艰难决定。
从2021年9月向河南省政府提交“求救信”,到2022年2月“建业系”3家上市公司同时换帅,5月胡葆森把旗下两个核心文旅项目卖给河南当地国企,6月建业宣布河南省国资委成为集团第二大股东,再到11月建业裁员7000人。
“壮士断腕”“刀口向内”成为今年围绕着胡葆森和建业的关键词。
冯仑曾评价胡葆森:“他待人很宽,做人很厚,立意很高。”
这些美好的品质一度让建业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地产一哥”,也使建业陷入耽于情怀、区域制约和机构臃肿的怪圈,在暴雨灾害、疫情肆虐和房地产下行周期的影响下,这些劣势愈发凸显。经过这些艰难抉择,或许胡葆森已看清了前路。
许家印“渡劫”
跟王健林同是狂热足球迷的许家印,如今尽显落寞,连寄托了他金元足球梦的恒大世界 级足球场,都惨遭退地,无奈易主。
2022年12月初,“跳楼”乌龙事件再次让这位话题人物站上风口浪尖。当天傍晚,64岁的许家印出席了恒大集团保交楼专题会议,就此打消了当天下午关于他的种种传闻。
即便恒大集团债务重组推进缓慢,恒大汽车难有起色,肩负“保交楼”重任的许家印,显然不会那么轻易下“牌桌”。另一方面,恒大也在加快资产处置步伐,包括近期将其持有的一块位于深圳市的商业地块转让给深圳市安和一号房地产公司,总代价约为75.43亿元。
许家印和恒大能否“渡劫”?需要时间给出答案。
孙宏斌:至暗时刻迎来曙光
融创5月危情以来,那个在业绩会上总是金句不断的孙宏斌,很少公开现身了。
2022年12月9日,孙宏斌半年来头一次向外释放出乐观信号。在当天披露的2021年年报中,他表态称,会尽快完成债务重组和恢复稳定经营,争取在2023年回归良性、健康发展轨道。
种种迹象也显示,孙宏斌已经抓住机会,或将迈过眼前的坎。
孙宏斌对融创整体债务重组后偿还资金的来源给出了规划:未来7年,将通过公司经营产生的3200亿元自由现金流,以及出售资产产生的600亿现金来还债。
黄其森“归去来兮”
就在“黑铁时代”论断抛出1个月后,泰禾突发公告称,黄其森被带走“协助有关机关调查”。黄其森这一“走”,对泰禾来说无疑是“屋漏偏逢连夜雨”。实际上,债务压顶的泰禾,至今还未走出3年前爆发的流动性危机,引战万科的自救举措也陷入缄默。
不过,黄其森始终笃定,泰禾能成为“暴雷”房企里率先站起来的那家企业。在2021年召开的内部会议上,他也不时会说,专注“小而美”的泰禾未来可以走代建之路。
“出走”8个月后,黄其森终于回归,这次回来,不仅意味着他本人暂告平安,也将推动泰禾的债务重组和项目“保交楼”的完成更近一步。
只不过,原先自信、高调的黄其森,在归去来间,亦变得谨慎与内敛起来。
多位接近泰禾的人士均透露,黄其森目前没有公开露面计划,更多精力将用于处理公司事务。
潘石屹去哪儿了?
有人忙于自救,有人去意已决。
2022年中秋节前,SOHO中国发出一则公告宣布,潘石屹已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一时间,“潘石屹跑了”的议论声四起,更有人在4个月后的美国纽约偶遇潘石屹聚会。不过,潘石屹对此表态,“不要相信谣言,我不会离开,我还是中国籍”。
实际上,2014年起潘石屹就对他的国内资产在不断地“卖卖卖”,从2014年到今天,潘石屹共清空了国内近300亿元人民币资产。近两年来手握大笔现金的潘石屹夫妇加快了在美的资产配置速度,在2019年12月18日至2020年1月14日的一个月里潘石屹先后注册了7家境外公司。
“潘石屹去哪儿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判断与决定已体现在行动中。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