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住房制度必须面向所有购房和租房人口,既要面向城镇户籍人口,也要面向3亿流动人口,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要解决这些流动人口的住有所居问题,要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这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23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
“这是比实现增长目标更高的要求”。1月11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原副主任杨伟民在“2023中国房地产年度趋势论坛暨CIHAF第二十三届中国住交会”上表示。
推动2023年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并不容易,杨伟民建议要聚焦四个关键点,分别是居民消费、房地产、平台经济、民营经济,这既是今年经济增长能否重回合理区间的关键点,也是未来经济保持持续健康增长的关键。
“下一步要在这些关键点上加大政策力度,特别是要加大改革力度。”他表示,要重建住房制度,重塑房地产业发展模式。“新的住房制度必须面向所有购房和租房人口,既要面向城镇户籍人口,也要面向3亿流动人口,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要解决这些流动人口的住有所居问题,要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
本次大会由中国房地产报、中国城市与区域治理研究院主办,旨在探讨新发展格局下房地产行业高质量发展之道及行业发展新模式。
扩大居民消费 建议减轻信贷负担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拉动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偏弱,杨伟民用了几组数据来表明当前推动居民消费的严峻性和必要性。
一组数据是,2001年~2020年,在最终消费中,政府消费比重提高4.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比重则下降了4.5个百分点。“多年来扩大内需的结果是扩大了政府消费比重,却降低了居民消费比重。”杨伟民说。
另一组数据是,城镇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支出/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下降,9年来下降了7.5个百分点,与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高度相关。
“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是消费倾向递减、收入增长减速、消费环境不佳,还是房贷压力挤压?”杨伟民抛出了几个问题。
从最近数据来看,2021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逐月下滑,2022年4月降至低点的-11.1%,8月恢复至高点的5.4%,此后再次呈现下降趋势,11月降至-5.9%。2022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7878元,同比实际增长1.5%。考虑到同期居民住房消费大幅减少,居民总消费出现了萎缩。
“二十大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等,最终要看居民消费的增长。”杨伟民表示。
他认为,分配、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卫生等主要是公共服务,十分重要,但不是民生的全部,改善民生最重要的实践标准是居民消费。居民消费无论是长期、短期都是需求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当前的需求收缩,主要是居民消费收缩;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不足。
他强调,居民消费是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的关键点,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这是对今年的要求,也是对今后几年的要求。
如何扩大居民消费?他建议,首先要在思想上、政策上、工作上切实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摆在投资和政府消费之前;改变过去以扩大投资为主的扩大内需政策,转为以扩大居民消费为主。
同时,还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给居民减轻信贷负担的金融政策,降低个人信贷成本,既要降低居民新购住宅的融资成本,也要降低存量房贷的成本。
他还建议,对疫情受困群体可适当延长房贷还款期;实行给居民减税降费的政策,对疫情受困群体进行转移支付;改革对某些商品消费的限购政策,减少限购的产品数量,让市场决定消费什么、消费多少,让消费者自由选择、自主消费。
二十大提出“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杨伟民看来,此举既可以增加全社会的总劳动量,也可以提高3亿人口一生的总收入,扩大一生的总消费。这是扩大内需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结合点。
目前“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主要受制于两个制度,要加快推进改革。一是身份证制度改革,身份证可以按常住地址登记,不再按户口所在地住址登记,以城市住址登记身份证的人口即为城市人口;二是住房制度改革。
3亿流动人口的住有所居问题待解
住宅供需峰值尚未到来
房地产业持续下滑对经济造成的拖累不容忽视。
从数据上看,2021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逐月下滑,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金额亦逐月下滑,且下滑幅度更大。这期间,针对供给端的金融支持政策,到目前为止对促进需求恢复的效果还待观察。
随着投资和销售大幅下滑,房地产业增加值已连续5个季度负增长。2021年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6.8%,其关联性产业多、占比大。因此,房地产业也是2023年经济增长回到合理区间的关键点。
“如果没有长远改革方向单纯地刺激房地产业,可能有利于房地产业的增长转正,有利于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但可能会带来长远问题。房地产政策,既要顾及当前稳增长的需要,也要有利于房地产长远的健康发展。”杨伟民强调。
他指出,近十几年来,我国形成了以房价上涨为龙头,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相互支撑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但随着人口总量增长特别是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随着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地方政府风险敞口增多,需要重塑房地产业发展模式。而重塑房地产业发展模式,需要全面分析房地产发展趋势。
同时,杨伟民又抛出一个问题:“我国居民住宅是不是已经达到峰值?”
他认为,人口流动性与住宅的不可移动性,决定着居民住宅的供需总量。就居民住宅而言,农村住宅可能过剩,但城市可能不足;中小城市可能过剩,但特大超大城市可能供给不足;中西部和北方某些区域可能过剩,但东部和南方某些区域可能不足。
“我国有3亿左右的流动人口,住宅供需峰值尚未到来,居民住宅不会如过去那样高速增长,但也不会不增长,不能按达峰产业进行调控。”杨伟民说。
党的十九大至二十大以来,中央连续4次提出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说明房地产问题,不仅是短期调控和风险管控问题,更是一个长远的制度建设问题。他建议,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更好统筹当前和长远的要求,统筹好房地产的短期目标和长期任务。
短期目标,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讲得很清楚,包括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等。长期任务是重建新的住房制度,重塑房地产新发展模式,这需要多部门协同,制定包括居住用地、税收、金融、公积金、预售、租赁市场、租售同权等制度之间相互协调的住房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包括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住宅政策性金融机构。
“住房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房地产业发展模式。”在他看来,一些原有的住房制度已经不能再适应新的市场需求,比如只面向本市户籍人口购房的制度性安排已经过时,不适应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大趋势。
“新的住房制度必须面向所有购房和租房人口,既要面向城镇户籍人口,也要面向3亿流动人口,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时,要解决这些流动人口的住有所居问题,要让他们看到努力的方向。”杨伟民说。
推动民营经济预期好转
包括平台经济在内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是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的第三个关键点。杨伟民建议,加快完成平台经济专项整改,实施常态化监管,制定出台支持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的具体举措,促进平台经济长期的健康发展。
民营经济的预期能否好转也是经济增长重回合理区间的一个关键点。杨伟民表示,2021年出现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中的预期转弱,主要是民营经济预期转弱;2022年以来民营经济预期继续转弱。最近几个月,投资中,民间投资和总投资的增长格局发生逆转,民间投资增长开始低于总投资增长;工业中,私营企业增长放缓,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增长格局发生逆转。
党的二十大提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杨伟民表示,这表明了中央鲜明的立场和敢于斗争的决心,对这些不正确的议论,要及时和敢于“亮剑”。
“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落实这些要求,需要深入研究出现不正确议论以及民营经济受噪音杂音干扰预期易转弱的理论根源,在理论上进一步阐明民营经济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地位作用。
他还建议,进一步明确“红绿灯”政策内涵,明确负面清单,依法对民间资本准入进行监管。制定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要依据有关法规,一视同仁地充分听取各类企业的意见,包括民营企业意见。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