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发展,居住消费作用重大。当前,在破除楼市消费的障碍工作上,需要贴近百姓身边事去进一步落实。
今年“3·15”,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情况分析称,2022年,房地产消费领域的捆绑销售、烂尾等新老问题交织,困扰广大消费者,买房置业纠纷屡现,商品房领域投诉增多。仅在2022年上半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商品房投诉5787件,同比增长23.31%。由于房屋纠纷一般涉及金额较大,而且可能涉及群体性纠纷,调解处理更为困难。
房地产之所以成为经济支柱产业,是因为与人民群众的安居紧密相关,“安居乐业”是每个人的最大梦想,让人民群众放心购房、放心租房是今年照亮房地产消费的“信心之光”。信心不会从天而降,信心的背后需要主管部门履行责任、公正监管、到位执法,需要企业恪守信用、公平交易、以诚相待。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已经提出,推动消费持续恢复,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着力适应群众需求、增强消费意愿。这些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多个部委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通报了一批违法违规的典型案例,取得了良好的震慑效果。一些城市响应快、动手早,也查处了一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的房地产企业、中介机构和责任人员。
但我们也要看到,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房地产业既有大的优势,也有大的难处,在治理和服务上还需要“做有创造力的执行者”。当下,“保交楼”依然是一项重要工作,这是目前楼市消费信心的最大扰动因素,这项工作既需要企业诚信经营、履行合约,也需要有关部门提高国家专项纾困资金使用效率,真正为企业为市场排忧解难,增强企业信心。其次,净化楼市消费环境要进一步打击操纵房价房租、捂盘惜售、捏造散布虚假信息、制造抢房假象、哄抬房价、违规提供“首付贷”等虚假和投机行为。第三,关切人民群众身边事,打击违规销售、变相加价、一房多卖、霸王条款、价格欺诈以及限制阻挠使用公积金的开发环节行为。第四,租房是一个大市场,关系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利益,打击暴力驱逐承租人、捆绑收费、阴阳合同、强制提供代办服务、侵占客户资金、参与投机炒房的房产“黑中介”,还不能歇歇脚、停停步。
房屋是大宗商品,普通消费者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子,一旦发生矛盾冲突,调解处理起来困难很多,处理不及时又可能涉及群体性纠纷,要发挥司法化解矛盾的效用。根据民法典有关规定,侵犯众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在承担刑事责任的同时,也应承担民事责任。在楼市消费领域,对当事人逾期付款、逾期交房、逾期办证等违约行为引起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人民法院要加强调解,引导当事人协商解决纠纷,维护各方合理合法诉求。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毋庸置疑,营造良好的房地产消费环境,维护好消费者权益,是提振居住消费信心、促进楼市消费持续恢复的重要一环。当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诸多促进楼市消费和稳增长的举措,期待广大房地产经营主体自觉秉持诚信经营的原则,抵制各类破坏楼市消费和发展的方式,将信用和质量放在第一位,更好满足消费者高层次、多样化的居住需求,为释放楼市消费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作出有益贡献。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