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西域,先圈个范围,否则数千字的短文小篇真有点兜不住。自汉代以来,西域狭义上指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即今帕米尔高原以东,巴尔喀什湖东、南及新疆广大地区;而广义的西域则是指凡是通过狭义西域所能到达的地区,包括亚洲中、西部地区等。以下,仅指狭义上的范围。
先上一张西汉时期的疆域图,西北角的大片地域即为狭义上自汉代以来传统的西域范围。我们可以看到除了部分地域位处现今的哈达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外,其余大部分地区位于我国的新疆。
再上一张古代陆上西域丝绸之路图,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南北中交通要道基本贯穿新疆东西全境。这些联系东西方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起于先秦,盛于汉唐,阻于宋元,而全面衰落于明清,特别是宋代以后大航海时代发展的海上丝绸之路大有取而代之之势。但无可争议的是,延绵2000余年的陆上丝绸之路,是连结亚欧大陆的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汇之路,西域沿线由汉初期的主要36国后期衍变分裂成50余国之多,诸如不同时期的龟兹、大食、高昌、焉耆、于阗、疏勒、姑墨、楼兰、车师等,都曾经昌盛繁荣一时。
为加强针对西域的管控,西汉帝国在取得对匈奴的军事胜利后,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设置西域都护府,是为汉中央政权在西域正式设置行政机构的开端,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中央管辖,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至唐代则进一步稳固了对西域的联系,太宗、高宗时期的唐帝国先后击败东突厥吐谷浑、灭西突厥,使漠南北臣服后,于此设置安西、北庭两都护府,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中央政权管控的力度。
纵观历史和地理,这是一片神奇的地域,罕见地几乎囊括了全国56个民族成分,交织融合了广袤中亚地区多民族、西域各民族及汉民族的多元文化元素而存在,并互为渗透、表现于政治、文化、经济、科技乃至宗教的各个层面。作为凝固的文化代表—建筑,既有汉民族传统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又有源自中亚地区浓厚的伊斯兰风格,亦或是源自于印度的藏传佛教宗教艺术,更有融合多民族文化特点的传统民居形式。
01 古城遗址
曾经繁荣的古丝绸之路,让西域古国在这里留下了悠远的历史回音,来自两河流域、印度和中原文化自此交汇,创造出璀璨而又神秘的西域文明。随着历史进程的更迭、文明的兴衰,多数古城已遗弃于浩瀚的历史长河,或湮没于流沙,或摧残于自然风力的侵蚀,除了部分明清以来的古城遗址依旧保存完好,多数仅剩残垣断壁点缀于大漠之中,鲜见完整的建筑群体风貌。
西域古城遗址数量之多,令人惊叹。据最新的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西域新疆地区自史前至明清时期的古城遗址多达约370个,其中汉唐古城遗址为255个。这些残缺的土墙、土堆与极少数面目可辨相对完好的建筑遗址散落于广袤的戈壁荒漠之中,带着一缕远古气息的孤寂与苍凉,勾勒出大漠孤烟的画卷。
至于遗弃的原因,或由于战争的屠戮而使之满目疮痍,或由于丝绸之路的变迁而导致城市的衰落,亦有生态气候变化的原因导致河床改道、水源枯竭而不得不弃之。但不管怎样,这些古城都是西来东往的商旅与使者休憩的绿洲天堂,是中外商货的集散重镇,更是文明交融的不朽驿站。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由我国等三国联合申遗成功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共计11项遗址,其中高昌故城、交河故城、北庭故城遗址3项位于新疆。当然还有著名的楼兰故城、龟兹故城、米兰故城等遗址,另有明清时期保存完好的巴里坤古城、惠远古城等,见证着这片西域疆土历史兴衰衍变的过程。
02 宗教文化建筑
地处西域的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主要宗教有伊斯兰教、喇嘛教(藏传佛教)、汉传佛教、祆教、景教、基督教等,而伊斯兰教则在新疆社会层面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伊斯兰教传入前,佛教、道教、祆教等多种宗教就相继沿着丝绸之路传播到新疆,且以佛教占统治地位,但自9世纪末~10世纪初伊斯兰教从中亚传入后,逐渐形成了北疆佛教为主、南疆伊斯兰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的格局,并持续到15世纪后期。自16世纪开始,西域各国结合政治军事的需要进一步推行伊斯兰教,在历经6个多世纪的宗教扩张后,最终取代了佛教在新疆的主导地位。
之后,占人口大多数的维吾尔等民族普遍接受了伊斯兰教,原有信奉的祆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日渐式微,逐渐在新疆消失,但佛教、道教依然存在。
17世纪初,蒙古人接受藏传佛教后,佛教再次在北疆地区兴盛起来;道教亦随着清朝对新疆的统治、内地人口大规模迁徙至新疆而再度兴盛,并且“远远超过了新疆历史上最鼎盛的时期”;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上半期,西方大批基督教传教士曾在新疆的喀什、伊犁、迪化等地区传教,期间天主教、东正教等陆续传入新疆,但影响力有限。
让我们看一下在新疆最负盛名的几座寺院,分别为佛道教的清泉寺、玛纳斯镇大佛寺、法明寺、圣佑庙、靖远寺、黄庙、塔尔寺、老君庙等;伊斯兰教的艾提尕尔清真寺、库车大寺、陕西清真大寺、拜都拉清真寺等。其风格迥异,宗教文化属性特征明显,多数有较高的外观辨识度。再上一组公开的数据:新疆现有人口约2500万,有清真寺、教堂、寺院、道观等宗教活动场所约24800座,其中清真寺24400多座。
所以,伊斯兰教在新疆才是绝对的主流,这些伊斯兰宗教遗产的人均占有率,即便对比多数伊斯兰国家也不遑多让。
03 官署府邸建筑
此类建筑多为不同时期的官式建筑,虽不能代表地域性的主流建筑风格,但它也是西域新疆历史建筑呈现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代表性的有哈密回王府、库车王府、吐鲁番郡王府、伊犁将军府等。
【哈密回王府】:康熙三十五年( 1696年),哈密维吾尔族首领额贝都拉摆脱准噶尔部归附清朝后,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秋进京,第二年返回时,从京城请来了汉族工匠设计修建王府和回城,费时7年方竣工。重建后的王府规模宏大,建筑构造既体现了伊斯兰古典建筑的艺术风格,又融合了汉族建筑艺术的特点。王府土墙高台,琉璃瓦顶,飞檐斗拱,园林交错,是当代新疆境内规模最大,最有特色的一座宫廷建筑。
可惜的是,民国期间发生的暴动让这处精美建筑群被付之一炬、夷为平地,现为复建后的场景。
【库车王府】: 1759年,清乾隆皇帝为表彰当地维吾尔族首领鄂对协助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的功绩,专门派遣内地汉族工匠建造而成。同样的,库车王府在新疆王盛世才当政时期遭到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仅存部分房屋和城墙。我们现在看到的,是2004年以后于原址重建的建筑群。
重建后的库车王府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和伊斯兰风格,其宫殿、王府凉亭、城楼等建筑极具地域特色。
【伊犁将军府】: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平定准噶尔叛乱后为加强中央对西域的管控,设置“伊犁将军”。这座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的将军府,位于新疆伊犁地区霍城县惠远乡境内,军府设在惠远城内。主要建筑有军府大门,将军府正殿,将军亭、东西营房、客房、书房等。大门单檐硬山布瓦顶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抬梁式木结构建筑。
纵观府内建筑,房檐朴素淡雅,无画梁雕刻,作为自清乾隆年间设置的西域新疆地区最高官职“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之府邸,毫无奢华之处,甚至简朴得令人惊讶。
04 陵墓建筑
陵墓建筑是古建类别中的重要组成,汉传统帝王陵寝建筑形制规格高、布局恢弘,但在西域之疆,却是另外一种风格。这里绕不开三处极具代表性的建筑群:哈密回王陵、香妃墓和苏里唐麻扎。
【哈密回王陵】:哈密回王陵由墓群和艾提尕尔清真寺两部分组成,回王陵的主体膸大拱拜建筑是一座伊斯兰式的长方形穹顶建筑,四角塔柱撑立,圆尖拱顶用绿色疏璃瓦覆盖,周身以蓝花祥云白瓷砖镶砌,拱拜四角为圆柱形,正门西侧圆柱中空有土阶螺旋而上,可达墓顶。
而墓群建筑占地仅1.3公顷,埋葬着历代回王及王族成员。其另一组成艾提卡大清真寺,东西长60米,南北宽36米,占地2280平,可容纳5000人做礼拜。大寺顶棚内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饰花卉图案及阿拉伯文古兰经,是哈密地区最大清真寺。
【香妃墓】:确切地说它应该叫阿帕霍加墓,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兰古建筑群,也是伊斯兰教圣裔的陵墓,共58座坟丘总计葬有同一家族5代72人,占地仅2公顷。所谓“香妃墓”的名称来源,只是这位乾隆爱妃为埋葬于此的伊斯兰教圣人的后裔,据考证“香妃”确切的埋葬地位于清东陵的裕妃园寝。
这处陵墓极其的精致与考究,犹如富丽堂皇的宫殿,由门楼、小礼拜寺、大礼拜寺、教经堂和主墓室5部分组成。穹窿形的圆顶上,有一座玲珑剔透的塔楼,塔楼之巅,又有一镀金新月,金光闪闪,庄严肃穆。主墓室外墙和层顶全部用绿色琉璃砖贴面,辅有花纹的黄色或蓝色瓷砖装饰,显得精美非凡、晶洁剔透。
【苏里唐麻扎】:其始建于公元955年,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这是一处可以追溯到公元10世纪到13世纪初我国新疆南部及中亚一带的一个突厥伊斯兰王朝 “桃花石喀拉汗王朝”的古墓群。墓葬的主人为喀拉汗王朝的第三代汗王,它是该王朝中第一个接受伊斯兰教的汗王,也是他将伊斯兰教作为汗国国教并推广全疆,在新疆的维吾尔民族地区取得主导地位。
其浓厚的伊斯兰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是为新疆地区不可多得的重要伊斯兰建筑文化遗产。
05 民居建筑
以上提到古西域新疆范围民族成分较多,结合南北疆塔里木盆地和准葛尔盆地环境地域差异,形成了多元化的民居特点。但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以南疆农耕区为代表的绿洲民居;另一种是以北疆流动牧区为代表的游牧式民居。
城邦择址,关键是充沛的水源,而绿洲往往面积狭小,且间隔沙漠戈壁距离遥远交通不便。因此往往是以独立的小城邦形式存在,古代西域居民利用绿洲生长的小木材和次森林带的材料,创造了自己独特的建筑形式:术框架、编笆墙、密小梁顶,这类以新疆维吾尔族传统民居为代表;而传统的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居无定所,可拆卸的毡房或蒙古包成为其不二的选择,最具代表性的是哈萨克族“行走”的毡房式建筑。
而人口占比较多的维吾尔族民居,按地理、气候的不同特点,风格也不尽相同。基本有阿以旺、米玛哈那式、高棚架庭院式等几种主流形式。维吾尔族的传统民居以土坯建筑为主,多为带有地下室的单层或双层拱式平顶,农家还用土胚块砌成晾制葡萄干的镂空花墙的晾房。
所谓“阿以旺”,它是新疆维吾尔族民居享有盛名的建筑型式。阿以旺厅是该类民居中面积最大、层高最高、装饰最好最明亮的厅室。室内中部设柱,柱顶突出屋面,布高侧窗采光,柱四周设炕台,上铺地毯,为日常生活、待客休息等辅助空间。“阿以旺”比其它户外活动场所如外廊、天井更加适应对风沙、寒冷、酷暑等气候特点。这是一种根植于当地地理气候、人文环境中的本土特有建筑。
06 结语
以上介绍几乎为我国新疆古建文化及历史,为何强调“西域”二字?实为晚清以前西域之疆与现在的新疆在领土范围存在较大差别。这里,勿忘孱弱的晚清时期以沙俄、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对我国西部领土的觊觎与豪取强夺。
当然,也不要忘记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壮举,是为晚清夕照图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历史人物再有争议,在维护国家领土完整、大是大非的原则面前,却高瞻远瞩、毫不含糊。然而在付诸所有努力迫使沙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后,却依旧让沙俄陆续攫取了西北边境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勿忘历史,以史明鉴,时刻警醒。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