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时代的文化形态常常集中地通过一种代表性的建筑而得到象征性的体现,在中世纪,哥特式建筑无疑是最杰出的代表,它是西方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它通过空间的创造,以卓越的建筑技艺表现了神秘、哀婉、崇高的强烈情感。

它见证了中世纪的巅峰和衰退,是中世纪历史精神的浓缩,也为后期文艺复兴时代的到来做好了铺垫。

哥特式建筑是在 罗马奈斯克建筑的基础上以肋拱技术改造了建筑内部空间结构之后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样式。

中世纪法国的历史背景

公元 476 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历史由此进入了漫长的中世纪,直至公元 1453 年东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才宣告终结。

“中世纪”一词出自 15 世纪人文主义者之口,他们崇拜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文化,认为自己所处的时代是高度发达的古典文化“复兴”时期,在西罗马帝国灭亡和自己所处时代之间的这一漫长时期,是文化衰落和“野蛮”的时期,于是他们把古典文化衰落至文艺复兴前这一段时间,称之“中间的世纪”,即“中世纪”。

中世纪是基督教广泛蔓延的“信仰的时代”。在罗马帝国土崩瓦解之后,罗马帝国的基督教和基督教神学保留了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王的扶持以及宗教团体的传教,基督教渗透到了中世纪西欧的各个领域,艺术和文化也以宗教为中心而发展,教堂建筑是最集中的体现。

中世纪中期,法兰克王国加洛林王朝的衰落,标志着西欧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814 年,虔诚者路易 (Louis Ithe Pious) 继承查理曼大帝皇位,路易将帝国交给儿子们分别治理。后由于领地划分问题,引发了内战。

840 年,路易去世,其长子罗退尔 (Lothaire) 继位,于 843 年签订凡尔登条约。

依据条约,查理曼帝国加洛林王朝分裂为三个部分:“日耳曼”路易 (Louis the German,即路德维希) 获得法兰克东部莱茵河与易北河之间的地区 (德国);“秃头”查理获得法兰克西部,即莱茵河西部 (法国);罗退尔获得法兰克中部地区包括意大利在内的狭长地带 (意大利)。奠定了现今的法国、德国、意大利三国的基础。

887 年,胖子查理 (Charles le Gros) 被废黜,统一的加洛林王朝彻底分裂。

987 年,雨果·卡佩 (Hugues Capet) 被选为西法兰克国王,从此开始了法兰西卡佩王朝 (CapetianDynasty,987 年-1328 年) 的统治,卡佩王朝的历代国王通过扩大和巩固王权,为法兰西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艺术的孕育和发展依赖于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方面的发展。9 至 11 世纪是封建制度在西欧普遍确立的时期。

其中,法兰西王国的发展最为突出。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兰西王国境内各领主势力加强,他们各自称雄,独霸一方。

当时的法兰西王国分裂成大大小小的公国和伯爵国,法国领土上存在十多个大的封建公国和伯国。11 世纪末,城市的兴起有力地巩固了王权,王权在与封建割据势力斗争的过程中节节胜利,法国逐渐走向统一。

国家的统一带来了社会的稳定,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艺术的生长准备了沃土。

哥特式建筑是盛行于欧洲中世纪高峰与末期的建筑风格,于 1150 年左右最先出现于法国北部,是由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社会需求等因素共同孕育出来的。

12 世纪的法国是除意大利外最富裕的国家,并且是西方最先进的国家,其工匠也被认为是最好的,贵族、宗教团体以及广大人民为教堂的修建提供了大规模的财力和人力的投入,这些都为哥特式教堂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和技术支持。

作者认为:哥特式教堂糅合了中世纪的政治、宗教、哲学和文化,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历史见证者。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结构艺术

“哥特式” (Gothic) 一词于文艺复兴后期出现,它的本义是“哥特人的”,有怪诞、野蛮、半开化的意思,但哥特式艺术与历史上的哥特人并无关系。

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艺术家们仰望经典,崇拜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艺术文化,认为中世纪产生于北方的建筑是野蛮的、怪诞的。

他们认为是无知的蛮族入侵中断了经典的留存,而入侵的蛮族人中的主力是哥特人,故用“哥特式”来命名这种艺术风格。

哥特式教堂的建筑结构整体上给人以轻盈、高耸的视觉审美效果,交叉拱、尖拱、肋券、壁垛和飞扶壁是哥特式建筑结构的构成要素。

哥特式建筑的设计师们继承和发展了罗马奈斯克的建筑结构,将肋架券和二圆心尖券加以结合,彻底改造了罗马奈斯克建筑的拱顶。在罗马奈斯克建筑的拱顶中,肋架券只是附属于拱顶结构,而在哥特式建筑里,肋架券成为了拱顶的全部结构组成,为拱顶提供了稳定的框架 。

重要的是,肋架券之间的曲面部分只需要用轻薄的石片填合即可,拱顶的重量大大减轻,顶部的侧推力也随之降低,且尖券能更有效地将自身的侧推力导向下方,罗马奈斯克建筑里墙体的承重功能在哥特式建筑里被免除了。

罗马奈斯克建筑的交叉式拱顶和筒形拱顶只能用于方形的平面之上,而圆心的尖顶肋架券的使用让拱顶对不同的建筑构架和建筑平面布局更加具有适应性,也就是说哥特式拱顶可以覆盖不同的平面布局。

尖拱使得不同跨距的券和拱能够上升到同样的高度,在视觉上能凸显出建筑的高度,也为哥特式建筑提供了更加自由、丰富的空间结构。

罗丹在形容哥特式教堂时曾说:“哥特拱表现树叶的形状,扶垛模仿分叉的树枝,整座教堂都再现这座‘森林迷宫’;在这座‘建造起来的森林’中,‘通过能够发出风声和雷声的管风琴及吊钟’,甚至还保留着原始的天籁。”

站在教堂的内部,我们可以看到拱顶的重力顺着中殿墙面的附柱垂直向下落在连拱廊的墩柱上,一簇簇肋架券从集束柱顶端散射开来,犹如一棵棵枝干挺拔、树叶繁茂的猴面包树,生机盎然。

为了让束柱能持续承受肋拱向外的侧推力,设计师们在教堂的外部运用扶壁 抵挡束柱。随着建筑高度的升高,当束柱高于扶壁时,则在扶壁上再垛上飞扶壁,从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砖石框架结构,这种结构是一种建立在传递推力基础上的平衡型制。

它不需要墙 ,柱和扶垛解放了这座宏伟的建筑,使得教堂的框架成为完全独立的、壮观的、轻盈稳固的,且便于施工。垂直的线条使整座建筑自由地腾空直上,增加了空灵、热情、崇高的效应,这种型制是哥特式建筑师们的胜利。

“这样的建筑是没有东西能塞满的,在整体的伟大气象之中一切都消失了;它具有而且显示出一种确定的目的,但是在它的雄伟与崇高的静穆之中,它把自己提高到超越出单纯目的而显示出它本身的无限。”

虽然,哥特式建筑的平面依然沿袭了罗马奈斯克建筑那种略加修改的巴西里卡式 长方形平面,在平面布局上并没有什么变化。

但是,它的立面却大为改观,呈现出崭新的面貌,一丛丛垂直向上的线条和顶端朝天的锐角,有一种与以往任何建筑截然不同的向上飞腾的气势,再加上密密麻麻的雕像布满墙壁,使建筑外观更加精致、神秘与美丽。

回望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神庙被认为是神的住所,其内部用来安放神像,四周是敞开的柱廊,信徒的宗教活动主要在神庙外的广场上进行。

而教堂作为宗教团体集会和虔诚默悼的场所,它是独立的、与外界隔离的,并且具有大的内部空间,这些使得教堂建筑具有一种超脱于一切的庄严与崇高感。

诞生于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将这样的独特气质赋予空间构造中,将希腊式那种敞开的院子和柱廊之类的形式移到了教堂建筑的内部。这样既满足了国家庆典、人们的婚丧嫁娶以及民众聚会等世俗性需求,也满足了人民对信仰的高度追求。

作者认为:哥特式教堂其以理性的优势结构搭配浪漫的装饰,谱出了独属于中世纪浪漫的交响曲,回荡在世人的耳畔,成为人类文化艺术的瑰宝。


哥特式教堂的装饰艺术

哥特式教堂建筑的装饰语言来源于彩绘玻璃镶嵌窗和墙面的雕刻。

中世纪的欧洲,文明程度并不高,大多数人是不识字的,哥特式教堂用它的装饰语言将《圣经》 故事直接明了地表现出来,让普通的人民通过雕刻、彩色玻璃画等艺术形式能够直观地感受这些故事。教堂成为了他们的家园,也是他们情感的寄托。

哥特式教堂沉醉于光与影的变幻。从苏哲神父在 1137 年至 1144 年主持重建了法国圣丹尼斯修道院教堂 (Abbey Church of St. Denis,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哥特式教堂) 以后,彩色玻璃便成为了哥特式风格教堂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彩色玻璃的光辉随着哥特式的大教堂而来。

尖拱、肋拱和飞扶壁实现了玻璃窗的大面积应用 ,增加了教堂内部的采光和空间感,使玻璃画的装饰语言有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

光与影的相互作用使得建筑内部形成一种立体的空间效果,也使整个建筑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营造了恍如隔世的梦幻感,使人犹如走进伊甸园一般。

从结构上来说,彩色玻璃窗的结构有放射状结构、对开式结构、长方形结构等。

其中最经典的要数玫瑰窗 ,它主要有两种位置形式:一种是位于西立面的大眼洞窗内,从外侧看有比较直接的玫瑰花石雕。巴 黎圣母院西立面的中间就是轮式彩色玻璃窗,由自周边向内的拱券组成,通过轮辐与轮毂相连 ;

另外一种主要位于教堂侧边两翼,小于主入口的玫瑰窗。玫瑰窗下方通常伴有细长的柳叶窗,从而构成整面墙的装饰。

从内容上来说,彩色玻璃的绘画内容主要以 《圣经》 故事为主,同时还有很多其他的主题,如日常生活、教堂的施工场景和自然风景等,增添了许多生活的亲切感。

从工艺上来说,哥特式建筑中的彩绘镶嵌玻璃画是由各种颜色的小型玻璃碎片组成的。工人们先把铜丝依照图形制成各种不同的形状,并焊接在固定好的窗棂上,然后再把烧软的各色玻璃镶嵌进铅丝的造型里,铅丝连接了各个部分形成整体。

从色彩上来说,窗格的多样化使色彩的布局和搭配呈现多元化的结构,保证了视觉上的审美效果。因为有教化作用的原因,玻璃在色彩上会偏向于选择色差较大的颜色,用色方面多采用红色系、蓝色系、绿色系和黄色系等鲜艳亮丽的色彩。

阳光是生命的象征,是大自然的赞美和颂唱,给人们带来光明、温暖和能量。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照射进教堂内时,光线是五彩斑斓的,犹如天工神斧一般焕发出令人沉醉的美感。

夜晚的时候,彩色玻璃窗在摇曳烛光的映衬下散发出神秘而梦幻的微光,这时玻璃窗中的每一个颜色、每一个造型都犹如跳动的音符一样翩翩起舞。

哥特式建筑的平衡和谐之美是由玻璃与石头共同构成的,正如雨果在 《巴黎圣母院》 里形容的那样,哥特式教堂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雕刻就是它的主旋律。

哥特式教堂的雕刻有浮雕和雕像两种,主要用于教堂的外部,装饰于西正面和耳堂入口处。当然,它们的意义远不止是装饰建筑物本身,这些雕刻都是根据 《圣经》 故事创作出来的,工匠们将一块块石头变成一个个故事,这不仅仅让建筑物本身显得更加繁复华丽,也让民众能够通过简而易懂的画面了解 《圣经》 的故事。

在材料选择上,建筑师们偏爱一些能够持久保存的物质,如大理石、雪花石膏和青铜等。大教堂的西正门一般开有三个门,中间的门洞最为高大 ,两边的门洞稍小且相互对称。

大门以尖形拱门代替罗马奈斯克的半圆形拱门,每个大门都是按依次“退凹层次”的方法所建造的:从最里面的拱开始依次叠上较大的拱,层层叠叠,造型远看呈半月形。

这种结构也使中堂拱门或窗户侧柱更具美感,拱门的每一个层次或石块都可以布满雕刻装饰,以构成石制 《圣经》 故事里的很多章节。

雕刻家们塑造的雕像身材比例较长,大都是呈现站立的姿态,展现出了垂直向上的动势,衣褶也用垂直的线条来表现,体现出建筑物直飞上升的感觉。

雕像的头像被艺术家们表现得生动而又有变化, 《圣经》 故事里的人物都有着不同的面部表情,如主教的神态庄严,圣母玛丽亚的脸部刻画得比较年轻、美丽,这样便于信徒辨认出各个塑像所对应的人物。

夏特尔大教堂 的装饰雕塑是哥特式雕塑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西立面大门上的雕塑代表了哥特式最古老的风格。

三个大门的雕刻构成了 《圣经》 完整的图像解说,门楣上雕刻了耶稣基督的一生:右边刻画的是基督年幼时期的场景,左边刻画基督复活升天时的场景,而中间刻画的是基督坐在天国的宝座上 。

与罗马奈斯克的雕塑相比,夏特尔教堂的雕塑有着极大的进步。罗马奈斯克教堂的人像雕刻均是在柱子表面刻出的扁平的浮雕,人物造型表现夸张、抽象,而夏特尔教堂的侧柱人像虽然依托柱子,但已接近于圆雕,不再是扁平的浮雕。

“这是西欧中世纪雕塑家‘再度征服’独立式的纪念碑式石材雕像的最初尝试。”

纪念碑式雕像盛行于古希腊、古罗马,消匿于中世纪前期的蛮族入侵时期,直至罗马奈斯克建筑时期,纪念性石雕才慢慢在建筑上复苏,到了哥特式时期得到全面发展。

夏特尔大教堂的门柱上的人物,有着清晰的面部结构以及安详、静谧的面部表情,散发出肃穆和神圣的气息。

这表明哥特式建筑师们开始慢慢关注人的真实的内心活动、精神状况以及可触感,并在雕塑作品中表达出来,体现了雕刻家们写实主义的创作态度,这与罗马奈斯克的人物雕刻有着明显的区别。

1194 年大火之后重建的夏特尔大教堂,它的雕塑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新建的两个耳堂入口处的雕塑比西立面的更加精彩。

雕塑与柱子的依托关系开始出现解体的迹象,形体略呈 S 形的曲线式,一改之前的拉长的直立式造型,肃穆静态的人像开始“有了生命”,他们左顾右盼,互相交流,表情生动,身材比例趋向合理,衣纹的动线也开始丰富起来。

如耳堂的 《圣狄奥多尔像》 表现了武士造型的人物,雕刻家塑造的是法国人心中理想的基督教战士的形象,所以面相倾向于法国人的形象。

身型略呈 S形,脚踏水平的台座,站姿对立和谐,雕像的身体结构、外衣的纹理等细节刻画十分生动准确,都显示出雕刻家细致的观察力以及娴熟的雕刻技法,整个塑像自然生动而又放松。

哥特式建筑的雕刻装饰在 13 世纪进入了盛期,古典主义的潮流开始活跃于西欧的绘画和雕刻领域,兰斯圣母大教堂西立面的 《圣母往见》 和 《受胎告知》 群像是代表性作品。

《圣母往见》 (约雕刻于 1230年) 中圣母像和以利沙伯像已经符合圆雕的形式,柱子成为了背景。塑像的造型坚实,身体呈 S 形,具有三维的空间感;长袍的衣褶稠叠细密,紧贴着身体从而凸显出人体结构,整体散发着浓郁的古典气息。

人物与人物之间有了紧密的情感联系,传达出人性的同情与关怀 。

《受胎告知》 群像中的大天使加百利天使有着鬈曲的头发、修长的身材,婀娜的身躯有致 ,令人惊喜是她的甜蜜笑容,这种笑容遍见于当时的人像雕刻作品中,标志着美丽与幸福。古希腊时期有“古风式的微笑”,中世纪则有“哥特式的微笑”。

哥特式建筑以其浪漫和大胆的建筑构造,成为法国建筑史上最为独特、最为夸张也最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建筑风格。高耸的尖塔、尖形拱门、大型窗户、彩色玻璃以及丰富的雕刻体现了石头和玻璃在哥特式教堂中的完美结合,它们构成了建筑本身的形式美。

雄伟的外观和内厅高阔的空间。整个建筑以直升的线条把人们的视线引向天际,崇高而又庄重。哥特式教堂将法兰西的历史和人民的信仰通过建筑这样的具象形式表现出来,细细地向后世的人们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精神故事。

结语

中世纪的法国为哥特式建筑孕育了土壤,富裕的经济环境、先进的文化氛围、大量能工巧匠的聚集使得哥特式教堂首先诞生于法国,并迅速在其国内扩展开来。轻巧的结构体系、高耸的视觉效果、梦幻的色彩、巨大的空间构成哥特式教堂统一的艺术特征。

相对于罗马奈斯克建筑和拜占庭建筑的古老样式,哥特式建筑完美展现了人类内心那种渴望升腾向上的精神状态,更好地诠释了中世纪文化艺术的内涵,具有一种新的寓意和象征。

哥特式建筑一经问世,各个城市便开始争相竞争,欲求建造更高、更大、更美的大教堂。哥特式教堂承载了法兰西的民族荣耀和人民的宗教情怀,法国的哥特式教堂建筑也受到西欧其他西欧国家的追捧,为各国的教堂建筑提供了完美的范本。

13 至 15 世纪,哥特式教堂建筑逐渐流行于西欧各地,英国的威斯敏斯特圣彼得协同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等都是哥特式建筑不朽的代表。

建筑真正的不朽在于与世界的密切联系,“哥特式建筑是中世纪的终结,是中世纪的集大成者,它囊括了中世纪的神学、哲学、道德观念、七艺 (语法、修辞、辩论、音乐、算术、几何、天文)、社会上各个不同的阶级、城乡的四季劳作、罪恶与美德、自然中已知的一切、大地与海洋中已知的一切、历史上已知的一切,尤其是信仰与爱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世界史:中世纪史》

《哥特式艺术》

《法国大教堂》

《世界建筑史》

《美学》

《哥特式建筑彩绘镶嵌玻璃窗的装饰艺术研究》

《巴黎圣母院》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