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来,伴随着青瓦的起源与发展,中国古建筑与青瓦共同依存。青瓦叠交,鳞次栉比,瓦上的四季轮回,檐下的人生百态。
何处是吾乡?天地之间有片瓦,五行相合是吾家。瓦在,家在。片片起伏镶嵌在屋顶的青瓦是中国建筑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么是什么原因,让青瓦如此不可替代呢?
青瓦刚刚烧制成时,呈现出棕灰色。在经历了长时期的雨水作用后,棕灰色的瓦片逐渐变为深青色,也正是因此人们称其为青瓦。
首先便是取材方便。瓦最早使用时间是在西周初期,多用于盖房。一般来说,大部分的瓦都是用粘土烧制而成,只有少部分的瓦是用水泥等材料制成,有拱形的、平的或半个圆筒形状。
这种瓦片的具体制作方法并不复杂,首先需要将清水和泥土混合成泥状,然后依据模型将其捏成圆形陶胚,最后再将陶胚的筒分成两部分,并且将其分别放入火药烧制。
这种制作方法,也就使得青瓦的取材十分简单便捷,随处可见的清水和泥土都能够成为青瓦的制作材料。对于在古代自建房需求最大的农村,无疑是一种最佳经济实惠的选择。
此外,工艺传承也是青瓦得以流传至历朝历代的重要原因。古代没有工业机器,每一片瓦片的制作,由瓦片堆砌而成的高墙,都是中国古代匠人亲手制作而成的。青瓦在传统工艺的创新与发展中,更迭不朽。
青瓦能够遮蔽风雨,防止渗漏,是建筑屋顶非常好的保护屏障。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人们又发展出了青瓦的保温、隔热等功能。青瓦作为建筑构件的居住实用价值,是屋顶建筑不可缺少的构件。
而如今如何将传统青瓦艺术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与现代建筑空间契合,推陈出新的同时,传承青瓦的神韵,是我们现代建筑人需要思考和探索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