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进行实习四个月后的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顾平宇在国际进口花卉博览会论坛及贸易展上与上海虹桥花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签下就业意向协议,成为学院首批毕业生中的“001号签约学生”。顾平宇是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园艺项目金牌得主,尚未毕业就已凭借精湛的技艺赢得企业青睐。

据悉,由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市教育委员会与青浦区人民政府三方共建的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行业+教育+区域”多元办学模式,培养着一批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

“这种‘双委共建’模式,让学院具备了单一主管部门院校难以比拟的复合优势。”上海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林明晖表示。上海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推动行业标准、科研项目与龙头企业资源导入;市教育委员会提供职业教育改革与高水平专业建设支持;青浦区给予土地、产业对接及区域技能人才政策扶持。三方共建模式打破了传统职业教育单一办学的局限性,构建良性生态。

学院现有13个专业,其中5个为今年新增,全部紧紧围绕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五个中心”建设以及“好房子”建设等住房城乡建设行业发展重点领域设置。

面对建筑业向“数字建造、绿色建造”转型趋势,学院开设了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智能建造技术等专业;为保障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设立市政工程技术、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等专业;响应“城市数字化转型”号召,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等专业;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目标,园林技术、风景园林设计等专业为上海输送公园绿地建设、美丽街区营造的专业人才。

近期,学院师生斩获2025年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盎锐科技杯”建筑机器人应用技术员项目一等奖,这份成绩成为学校专业设置与行业需求高度契合的有力印证。

毕业班学生陆俊杰是校企合作模式下培养的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能手。在校期间,他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建造项目优胜奖、上海市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数字建造金牌。他参与学校“数字孪生实践实训中心”建设,从三维激光扫描的前期规划到建筑信息模型的现场实测,在真实项目场景中提升了实战能力。现在,他已顺利进入上海恒惠科技有限公司实习。

“三金”获得者梁约在校期间先后获得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5)上海赛区职教赛道金奖、上海高职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市政管线(道)数字化施工项目一等奖、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上海赛区总决赛金奖。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让他明确了职业方向——数智化桥梁养护技术员。他说:“技能比赛让我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后续的创新和规划奖项更为我铺平了道路。”

顾平宇的成长轨迹则体现了“毕业即就业、上岗即上手”的培养目标。在上海虹桥花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期间,他从现场踏勘、设计制图,到工程预算编制、植物配置采购,全程参与实际项目,以精湛技术赢得了各方认可。

为把产业标准融入教学,学院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隧道股份等行业头部企业共建8个产业学院,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项目化课程。同时,实施以培养“现场工程师”为导向的现代学徒制,设置“产教融合-企业奖学金”,让学生在真实生产环境中快速成长。

市政管网智能检测与维护专业学生陆毅在上海誉帆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承担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排水管网普查修复项目。他发现CAD(计算机辅助设计)缺陷标注工作效率低,自主开发了“缺陷批量上图插件”,经公司采纳推广后显著提升了工作效率。

同时,学院积极创建技能选手培养基地,包括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花艺、园艺项目)等,承办和参与各类高水平技能大赛,将大赛的先进理念、技术标准和评价体系融入日常教学,以“竞赛标准”引领“教学标准”。

“双委共建”模式,将产业“需求侧”与教育“供给侧”深度绑定,既紧跟产业发展前沿,又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为上海城市建设培养着兼具扎实理论基础、精湛技术技能和快速适应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随着首批毕业生走向岗位,这条职业教育改革新路径正展现出蓬勃生机。(来源:中国建设新闻网)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