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贪了钱!”1996年,耿彦波投资5000万修缮大院,被百姓称为大贪官,遭唾骂数年,但没想到当他被调任的时候,成千上万老百姓自发为他送行,甚至跪下来挽留他:不要走!
从万人唾骂到跪地挽留,对耿彦波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这背后有何隐情?
耿彦波出生于山西和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勤奋耐劳这些标签伴随了耿彦波几十年。
1983年,耿彦波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干休班,对于这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耿彦波很是珍惜,每天不是在图书馆学习,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1995年,高学历的耿彦波被任命为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县长。
从农民家庭中成长出来的耿彦波心知农民的不易,他为了改变灵石县现状,在上任的第二年就做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斥资5000万修复王家大院,在当地人看来王家大院不过是个残破的历史遗迹,不值得投入巨资来修复,而且当时灵石县全年才不到1亿的财政收入,这一下子用去一半,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无数百姓质疑耿彦波是为了贪钱,一时间谩骂、上访的情况层出不穷,百姓都称耿彦波是个“大贪官”。
可即使反对的声音这么大,耿彦波依旧坚持自己,他认为灵石县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王家大院,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能够吸金,能够造福当地百姓上百年,只是百姓们看不到。就这样,耿彦波在谩骂声中斥巨资修复了王家大院。在那个旅游业尚不发达的年代,耿彦波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本王家大院的宣传册,尽全力为大院做宣传。
2000年3月,由于王家大院的旅游效益还未显现,耿彦波在百姓的唾骂声中调任去了晋中市榆次区,当时有人得知他要离开,还叫人送去了三个花圈来侮辱他。
然而如今,王家大院已经成为了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带给了灵石县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直接成为了灵石县的经济支柱,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这一切离不开耿彦波的功劳。那些谩骂了耿彦波多年的老百姓对此后悔不已,纷纷感谢耿彦波的高瞻远瞩。
对于这些,耿彦波丝毫没有怪罪老百姓,他觉得既然有改革自然会有反对,只要老百姓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他挨点骂能有什么呢?
耿彦波来到榆次区之后,跟在灵石县一样,一来就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榆次也是一个历史古城,但是缺乏整合管理,要是想真正发展起来,很多道路建造都需要重建。就这样耿彦波开始了扩宽城市道路,大拆大建。由于需要拆除的建筑中包括了榆次的标志建筑物凌云大厦,这让很多百姓非常不满。当时的榆次只有这个大厦是个门面建筑物,这炸了就没了,于是榆次的老百姓当时也是痛骂耿彦波,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耿拆拆”。
而耿彦波也跟从前一样,力排众议炸掉了凌云大厦。在把能拆了都拆了之后,耿彦波便着手开始整合榆次的历史资源,将榆次老城和常家庄园打造成了如今的榆次古城。等到所有项目完工,榆次老百姓才发现他们口中的“耿拆拆”把臭水沟改成了清新的公园,土房子变成了崭新的楼房,窄小的道路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大马路,最重要的是,榆次古城跟王家大院一样,给当地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经济支柱。
2008年,耿彦波调任去到了大同市当市长,当时大同百姓知道“耿拆拆”要来大同很是不满意,跟百姓所想一样,耿彦波一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次提出“一轴双城”,在西边修复古城发展旅游业,东边建造新区。为了安抚百姓,做好一系列的拆迁改造工作,耿彦波作为市长,每天泡在工地里的时间超过了17个小时,还曾晕倒在工地上七八次。
在耿彦波的努力之下,脏乱差的大同焕然一新,灰茫茫的天空变成了蓝天,各方面基础设施相当完善。2013年,在大同任职的第五年,耿彦波被调到太原市出任市长,当地数万名市民得知后自发为耿市长送行,甚至有些人跪在市政府前,祈求耿市长不要走,大同人民需要你。但上级的任命耿彦波无法更改,他眼含热泪告别了美丽的大同。
如今的耿彦波依旧活跃在百姓中,为太原百姓谋求更好的生活,无论他曾受到过多少质疑,他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希望未来像耿彦波这样的好干部能够越来越多,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从万人唾骂到跪地挽留,对耿彦波的评价为何褒贬不一?这背后有何隐情?
耿彦波出生于山西和顺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中,可能是由于家庭环境的原因,不怕吃苦、不怕困难、勤奋耐劳这些标签伴随了耿彦波几十年。
1983年,耿彦波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山西大学干休班,对于这一改变命运的机会,耿彦波很是珍惜,每天不是在图书馆学习,就是在去图书馆的路上。1995年,高学历的耿彦波被任命为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县长。
从农民家庭中成长出来的耿彦波心知农民的不易,他为了改变灵石县现状,在上任的第二年就做出了一个备受争议的决定。斥资5000万修复王家大院,在当地人看来王家大院不过是个残破的历史遗迹,不值得投入巨资来修复,而且当时灵石县全年才不到1亿的财政收入,这一下子用去一半,很多人都接受不了。无数百姓质疑耿彦波是为了贪钱,一时间谩骂、上访的情况层出不穷,百姓都称耿彦波是个“大贪官”。
可即使反对的声音这么大,耿彦波依旧坚持自己,他认为灵石县的发展必须要依靠王家大院,它就像一个聚宝盆一样能够吸金,能够造福当地百姓上百年,只是百姓们看不到。就这样,耿彦波在谩骂声中斥巨资修复了王家大院。在那个旅游业尚不发达的年代,耿彦波无论走到哪里都随身带着一本王家大院的宣传册,尽全力为大院做宣传。
2000年3月,由于王家大院的旅游效益还未显现,耿彦波在百姓的唾骂声中调任去了晋中市榆次区,当时有人得知他要离开,还叫人送去了三个花圈来侮辱他。
然而如今,王家大院已经成为了国家级4A级旅游景区,带给了灵石县翻天覆地的变化,旅游业直接成为了灵石县的经济支柱,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超过3000万,这一切离不开耿彦波的功劳。那些谩骂了耿彦波多年的老百姓对此后悔不已,纷纷感谢耿彦波的高瞻远瞩。
对于这些,耿彦波丝毫没有怪罪老百姓,他觉得既然有改革自然会有反对,只要老百姓的生活能够越来越好,他挨点骂能有什么呢?
耿彦波来到榆次区之后,跟在灵石县一样,一来就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榆次也是一个历史古城,但是缺乏整合管理,要是想真正发展起来,很多道路建造都需要重建。就这样耿彦波开始了扩宽城市道路,大拆大建。由于需要拆除的建筑中包括了榆次的标志建筑物凌云大厦,这让很多百姓非常不满。当时的榆次只有这个大厦是个门面建筑物,这炸了就没了,于是榆次的老百姓当时也是痛骂耿彦波,还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耿拆拆”。
而耿彦波也跟从前一样,力排众议炸掉了凌云大厦。在把能拆了都拆了之后,耿彦波便着手开始整合榆次的历史资源,将榆次老城和常家庄园打造成了如今的榆次古城。等到所有项目完工,榆次老百姓才发现他们口中的“耿拆拆”把臭水沟改成了清新的公园,土房子变成了崭新的楼房,窄小的道路变成了四通八达的大马路,最重要的是,榆次古城跟王家大院一样,给当地带来了巨额的经济效益,成为了经济支柱。
2008年,耿彦波调任去到了大同市当市长,当时大同百姓知道“耿拆拆”要来大同很是不满意,跟百姓所想一样,耿彦波一来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首次提出“一轴双城”,在西边修复古城发展旅游业,东边建造新区。为了安抚百姓,做好一系列的拆迁改造工作,耿彦波作为市长,每天泡在工地里的时间超过了17个小时,还曾晕倒在工地上七八次。
在耿彦波的努力之下,脏乱差的大同焕然一新,灰茫茫的天空变成了蓝天,各方面基础设施相当完善。2013年,在大同任职的第五年,耿彦波被调到太原市出任市长,当地数万名市民得知后自发为耿市长送行,甚至有些人跪在市政府前,祈求耿市长不要走,大同人民需要你。但上级的任命耿彦波无法更改,他眼含热泪告别了美丽的大同。
如今的耿彦波依旧活跃在百姓中,为太原百姓谋求更好的生活,无论他曾受到过多少质疑,他都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希望未来像耿彦波这样的好干部能够越来越多,祖国才能更加繁荣富强!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