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上海迈柏环境规划设计有限公司,迈柏(上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联合体)

中国漕运的一千多年间,运河始终是城市与聚落的核心,工商业依次得以兴盛。近现代,运河承担大宗工业原料运输,哺育了中国近现代的工业发展。随着工业逐渐远离城市,运河迎来了新一轮的发展契机。

近来,运河保护与开发的关注度逐渐提升,这是一个站在时代坐标轴上的课题,它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样,既肩负着传承、又承载着未来。运河由城市生活的背面转向正面,让运河重新成为城市活力之源,再次实现新吴产业与空间转型的引擎。

大运河是无锡城市发展演变的媒介,2020年至今,城市继续向运河两侧扩张,城市中心远离运河发展。

01

项目场地概况

场地现状主要问题集中在防洪体系滨岸空间文化资源活动空间等方面。其中防洪体系标准有待达标,植被单一;沿河不近水,界面遮蔽,滨岸空间到达受阻;文化资源较少,工业遗址特色有待发掘;场地可达性不足,缺乏活动空间,整体人气不足。

在整体设计的景观框架中,主要通过建立“一带一轴两园八链”结构带动场地活力与生态空间。“一带”指运河滨水休闲带、“一轴”指城市发展轴、“两园”则代表南尖公园和三水汇公园。

02

项目设计策略

无锡大运河沿线景观提升设计中在针对场地现状问题时,根据上述四个方面的议题分别提出对应的策略。

·策略一:建立复合式生态防洪体系,借机打通滨水步道,开放水岸。以现有防洪设施为基础,依托滨河腹地条件,形成三大防洪提升类型,分别为“整体抬高防洪墙”、“建立二级防洪墙”、“设置隐形防洪墙”,综上所述,构建出运河多层级生态防洪体系

·策略二:通过增加地面人行入口,连接外部公交站、新建跨河步行桥,实现便捷的公园可达。沿线贯通新吴20KM超级“芯”道,整体综合工业遗产、科技体验、数据可视的智慧城市步道。增加新吴运河三级驿站服务体系,确保驿站服务半径全面覆盖运河沿线。设置智慧游船码头,远期联通水上游线,实现水上可达

·策略三:增加特色港池,分别为“活力绿色港池”、“科技文化港池”、“生态海绵港池”,并将承载运河记忆的厂房及龙门架保留再利用。

·策略四:以超级“芯”道为主线,提炼智慧生态十二景;依托周边城市需求,打造人文休闲十二景。

03

总体规划设计

运河沿线景观设计将场地划分为三段,分别为北段-文化体验段中段-科技潮流段南段-生态科创段

·文化体验段:研究范围为运河两侧1公里、北至新光路、南至高浪路。北段总长3.8KM,腹地宽度约为10-50M。基地位于生态管控区范围内,河道及港池及少量绿地为不允许建设区。现状用地以工业用地及住宅为主,运河沿岸为防护绿地。

整体设计中分别通过区域体系构建滨河界面打开防洪等级提升三道系统贯通活动空间置入等手段构建文化体验段,打造以运河工业记忆为核心的多感官游览体验。

·科技潮流段:研究范围为运河中段北至高浪路、南至雪梅路;总长约5.3KM,腹地宽度约6-115M;定位为科技研发转化和创意休闲区,展现工业转型的科创文明,策划植入商务商贸、居住生活、研发办公、临空服务、文化创意等复合功能,打造成为新吴的公共活动中心研发转化中心休闲体验中心

·生态科创段:北至雪梅路,南至望虞河河口,总长约4.5KM,腹地宽度约25-50M;定位为展现生态文明,展现生态、科技、产业等特色的生态科创门户区。现有绿地以防护绿地为主,缺乏功能性活动型使用功能,不能满足远期需求。

通过将绿地串联成环,增加腹地支路,构建多层级滨水开放空间体系;打造联动城市的游憩岸线和以运河为核心的多层次创新体验,以此来平衡生产及生态的利用,实现新时代运河的面貌更新。

04

景观节点效果图

05

开发控制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