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森林里走出来的人类,对自然的渴求从未停止,这种深藏于DNA中的本质,使得人们选择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碳中和是人与自然协同发展的选择,而在屋顶造公园,则是人们对自然向往的选择。


想象有一天,人们将地面提升,将建筑隐于地面之下,所有屋顶全部种上绿植,百兽在屋面丛林穿梭,人类在丛林之下生活,那时候或许能迎来负碳地球,大地母亲将越来越好,人类也真正迎来可持续发展。

△ 别墅外观 ©Niveditaa Gupta


印度有一户有钱人,想要建造一个尽可能亲近绿色的独立住宅。空间要求是为一个大家庭创建一个别墅。于是就有了蓝裕文化主题开发设计院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公园底下的别墅建筑:KD45别墅。


KD45别墅是为一个大家庭而设计,这个家庭有八名成员,由一对父母与他们两个儿子的小家庭组成。该地块呈梯形,三条边被别墅的围墙限定,而最短的第四条边可以透过栅栏看到附近的公园。

△ 别墅及周边环境俯视 ©Niveditaa Gupta


这个别墅以最大程度地创造绿荫及利用场地面向公园的视野为主旨,从景观中升起、浮现。建筑和景观融为一体,室内外空间无缝衔接、亲密交流。

△ 别墅及庭院俯视 ©Niveditaa Gupta

△ 栅栏后的建筑 ©Niveditaa Gupta


一、设计任务


客户的设计诉求是要创造一个拥有尽可能大的绿色空间和公园景观视野的别墅,为整个大家庭营造一个共同生活的场所。户主兄弟一家和祖父母住在一楼,户主一家则住在二楼。地下室的家庭影院、酒吧和健身房与漂亮的户外楼梯和露台相连,并引入光线。

△ 俯视两层通高的客厅 ©Niveditaa Gupta

△ 餐厅望向客厅和庭院 ©Niveditaa Gupta

△ 餐厅望向庭院 ©Niveditaa Gupta


该场地的三面环绕着别墅,最短的第四边则引入了临近公园的景致。基地旁边有三棵突出的树,一棵在入口处,两棵在地块的后侧。客户要求尽可能多地保留这些树木。

△ 楼上主卧 ©Niveditaa Gupta

客户希望他的大家庭能在房子里有双重互动。首先,他的父母、哥哥一家和自己一家要有专属的隐私区域;其次,房子里要有几个地方能容纳家里所有人,让他们其乐融融地聚集在一起。

△ 客厅 ©Niveditaa Gupta

△ 地下室家庭影院 ©Niveditaa Gupta

△ 楼上主卧衣帽间 ©Niveditaa Gupta

△ 室外楼梯 ©Niveditaa Gupta


二、屋顶公园


这栋别墅从景观设计出发,其中心主题是在基地创造尽可能多的绿化覆盖,并利用面向场地的公园景观。别墅以最大程度地创造绿荫及利用场地面向公园的视野为主旨,从景观中缓缓上升浮现。


地块奇特的形状和隔壁公园的景观一起,被作为设计的驱动力。设计以“让公园中的绿色流进场地”为主题,流线形式从公园的南侧起始,向场地的北侧延伸、张开。这个形式成为基础框架,定义了建筑的形态以及水体、硬景、软景等各景观区域的划分。

△ 形态生成 ©Studio Symbiosis

△ 建筑外观 ©Niveditaa Gupta

△ 阶梯种植池 ©Niveditaa Gupta


设计特意将建筑放置在场地一侧,而在场地的西侧形成了一个宽阔的景观花园,朝着两层通高的客厅和餐厅敞开,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户外客厅。


建筑形态从景观中升起和显露,模糊了地面和屋顶的界限,为别墅创造了一个与户外相连接的脊柱。这个弯曲的阶梯步道在屋顶上有一处带遮荫的户外座椅区,并向露台进一步延伸。这个露台空间既可以作为阳台,也可视作房子设在上层的出入口。


屋顶平台上的景观花园将隔壁公园尽收眼底,让人感觉被自然环抱。这三处户外空间可以根据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和一年中的不同季节,具有丰富多样的使用方式。

△ 楼上露台 ©Niveditaa Gupta

△ 屋顶景观花园 ©Niveditaa Gupta


场地上原有的树木被保留,为环境优美的户外空间提供了遮荫,为适应德里国家首都辖区(Delhi NCR)的极端气候状况提供了有利条件。


设计意图在立面上营造反差对比:立面底层轻盈,其上方却如漂浮着一个沉重的体量。地面层的玻璃立面与户外绿色空间相交融,而上层的混凝土塑造的窗洞伸出直面阳光,以阻挡热量吸收。

△ 混凝土窗洞 ©Niveditaa Gupta

△ 餐厅处玻璃立面 ©Niveditaa Gupta


双层高度的客厅、餐厅和开放式厨房空间将两个家庭楼层合并为一个家庭生活区,从而加强了家庭的联系。

△ 客厅 ©Niveditaa Gupta

△ 餐厅 ©Niveditaa Gupta

△ 灯饰 ©Niveditaa Gupta


三、可持续性


鉴于德里国家首都辖区的炎热条件,本项目的设计力图使人们在室内和室外都能感到舒适。可持续设计策略被深度整合进设计中,使项目的室内外空间与其环境亲密相融。


地面层的西南面和东面立面都有很深的悬挑,以减少夏季刺眼的阳光进入屋中。地面层浅浅的水体被布置在吹往建筑的主要风向的路径上,以蒸发的水气冷却建筑。景观化的建筑屋顶覆土植草,有助于进一步削减建筑直接获取的热量。

△ 可持续性 ©Studio Symbiosis

△ 日照分析 ©Studio Symbiosis

△ 树为立面提供遮荫 ©Niveditaa Gupta

△ 水体 ©Niveditaa Gupta

△ 庭院 ©Niveditaa Gupta

△ 建筑夜景 ©Niveditaa Gupta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