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紧紧围绕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初衷,大胆创新工作开展模式,不断扩容“互联网+业务”的对接点,让信息“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打造了房地产业便民利企新模式。

一、方便群众简流程,服务端口延伸遍及全链条

(一)取消窗口集中办理,放开存量房网签权限。从2018年开始,逐步将存量房买卖网签权限、房屋租赁合同备案受理权限和存量房交易资金监管业务受理权限开放至已备案的房地产中介机构,客户只需在中介机构提交相关资料即可办理业务。截止目前已将权限开放至98家房地产中介机构,将1个网签窗口变成遍布全市、靠近群众家门口的便民服务点。


(二)宽放严管相结合,构建“外网申请、内网审核”安全模式。在将相关权限放开至房地产中介机构的同时,实行“录入在中介,审核在后台”的工作流程,即: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提交上传的交易要件,审核系统自动对比。对比结果符合要求的,系统自动审核通过;不相符的,转至后台人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补充材料;审核通过后,即可打印网签备案合同。同时在存量房网签合同中增加“二维码”,只需扫一扫,即可检验合同真伪。中心始终坚持宽放严管原则,全面保障房屋买卖信息安全真实,保障群众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三)建立联合机制,实现不动产登记业务“一网通办”。2021年11月16日,中心联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召开“房地产经纪机构‘一网通办’业务”推介会,将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权开放至房地产中介机构。随着不动产登记业务受理权的开放,滨州市将全面开始“交易合同网签备案、纳税、不动产登记一体化模式”新时代,真实实现不动产交易登记一站式服务。


二、房屋买卖“真房源”,全力打造网络交易安全平台

(一)上线房屋购租交易平台 ,开通七大模块功能。为保障房源信息的真实、准确,中心自主研发了“滨州市房屋买卖租赁交易平台”,平台内所有挂牌的房源信息都通过产权信息库进行信息核实,坚决杜绝不合格房源流入市场。2021年6月,又立足实现全程网办,积极推动上线了人脸识别、电子签名功能,成功打破地区限制,解决认证难题。

(二)开展动态监管,完善房地产中介机构信用档案。2021年4月,结合滨州实际,起草并出台了《滨州市房地产中介行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开始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实行诚信码动态管理。该诚信码为动态码,一企一码,一人一码。扫码时实时关联大数据中的企业工商信息、人员身份信息、房屋买卖租赁交易平台业务信息、行政处罚信息、市长热线投诉信息、信用滨州红黑名单信息、日常投诉信息等。同时根据信用积分标准生成不同背景颜色的反馈结果,并在房地产中介机构备案证、从业人员上岗证上显示,同时在网站公示,为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房地产中介市场监管体制提供了法律保障。

三、利用“认证”治乱象,彻底净化房地产中介市场

(一)开展实名登记,引导机构正规化发展。未备案房地产中介机构扰乱房产中介市场,群众投诉时有发生,当事人合法权益受到侵害。采取存量房网签权开放措施后,只有取得网签资格“认证”权限的中介机构,才能开展存量房网签业务,没有备案的房产中介机构将不能进入系统开展业务。同时对房地产中介机构从业人员进行实名登记,为每名实名登记的房地产中介从业人员制作执业上岗证,要求挂牌上岗,不断提升其职业能力和服务质量,引导房地产中介机构向正规化、行业化发展。

(二)加强日常管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中心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以问题意识、整改意识引领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利益。联合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自然资源规划局等部门对房地产中介机构市场行为是否合法合规,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对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违规问题下发整改通知,并将检查情况和相关问题整改情况在平台予以公示。

下一步,滨州市城市建设服务中心将进一步依托入口把关、买卖资金监管、房屋买卖平台、信息数据共享等,实现滨州市存量房买卖租赁流程进一步简化,效率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进一步提升,不断构建以房屋网签备案制度为基础的房地产中介市场管理体系,深化便民利企新模式,努力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点赞(0) 打赏

评论列表 共有 0 条评论

暂无评论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体验

立即
投稿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