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咸宁市多措并举推进停车泊位建设,让市民停车更方便。
挖掘停车潜力,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8598个、非机动车泊位20998个。一是部门联动,稳步推进停车场(泊位)建设。咸宁市城管执法委、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咸宁城发停车场投资公司联合制定“停车难”问题整改方案,制定《2021年人行道停车泊位规划方案》,按照“先规划、后施划”的原则,科学布局,稳步推进城区停车设施建设施划。2021年,市城管执法委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826个和非机动车停车泊位20998个,市住建局利用老旧小区改造新增机动车停车泊位1506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新增机动车泊位1225个,市城发集团利用闲置场地新增停车泊位2564个,咸安区新增停车泊位502个,高新区新增停车泊位1975个。二是调查摸底,推动小区和单位停车位对外开放。经统计,城区停车泊位共计80602个,按类别分类:基本停车泊位(住宅小区、老旧小区、机关、事企业单位)59901个,出行停车泊位(公共停车场泊位、城市道路停车泊位)20701个。市住建局协调香泉公馆、福星城、时代广场等相关房地产开发和物业企业有条件开放地下停车场,盘活小区地下停车资源。三是增设货车停车泊位,规范运输和快递行业停车秩序。制定城区配送车辆停靠管理措施,合理规划建设货车专用停车位和临时装卸作业区,规范作业区的管理。截至目前,已建设肖桥货运环卫停车场和太乙大道临时货运停车场,新增专供停放货运车泊位155个,施划60个“新能源货车专用停车位”;中心城区已规划了300个三轮车配送专用停车泊位,即将建设。
推进智慧停车,“咸宁智慧停车系统”已辐射7159个停车泊位,注册用户达59094人。市城发集团投资1476.40万元在市智慧停车一期项目原有的技术基础上升级建成了二期项目。升级了“咸宁智慧停车”APP、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和“咸宁智慧停车官微”微信公众号,推广“一个平台,全城通停”的操作模式,在停车场和道路实现了无感停车、信用停车,让停车更智能、更便捷。实现路面停车全部收费使用,充分发挥了价格杠杆作用,提高了停车泊位使用率、周转率。截至目前,“咸宁智慧停车系统”已辐射市城区26条道路3732个临时停车泊位、14个自建停车场2202个停车泊位、14个社会车场1225个停车泊位,共计7159个停车泊位。“咸宁智慧停车”总注册用户59094,用户在系统切换的三个多月内增长了29064人,智慧停车服务范围不断扩大。
加强宣传引导,发放停车倡议书10000余份,及时劝离违停车辆7613台。市城管执法委在主流媒体发布《关于在市中心城区文明停车倡议书》,并印发10000份,组织一线管理人员到商业中心、学校周边、老旧小区周边的重点路段沿街发放,面向车主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咸宁市停车服务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在各级媒体公布了12期文明停车“红黑榜”,宣扬好的停车秩序,曝光不文明停车行为,引导广大市民树立文明停车意识。及时宣传报道停车管理动态信息,营造文明停车浓厚氛围。市交警支队、市城管执法委一线执勤队员认真履行管理和劝导职责,据不完全统计,一年来及时劝离违停车辆7613台,教育引导车主逐步规范停车行为。
强化违停整治,查处违法停车51952起,拖移违停车辆13068台。一是实行错时管理,加强巡查管控。采取延时错时管理,从6:30至21:30,全天候巡查管控,引导车主前往附近指定停车位停放,车主不在现场的违停车辆张贴违停告知书予以处罚,严重影响交通通行的车辆安排强制拖移。对易发生违停的综合商业体周边、校园周边、农贸市场、违停高频发路段强化巡逻管控力度,根据拥堵状况及时调整管控力量,提高停车秩序管理效率。实施弹性工作机制,每周五至周日,对中心花坛周边及大型商超周边,有针对性地加大特殊时段的管理和执法力度,最大限度地遏制和杜绝夜间车辆乱停乱放现象。二是实施联合执法,遏制违法停车。建立违停车辆信息查询交警、城管共享机制,打通停车管理的“最后一公里”。市城管执法委加大城区重点路段贴单力度,采取教育引导和严格执法相结合的方式,贴单三天未处置违停信息直接上传至交警平台,实施常态化管理。市交警支队、市城管执法委联合开展道路和人行道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车“全覆盖执法”,建立违停整治联络群,加强联动协作,形成强大合力。2021年,市交警支队、市城管执法委共查处违法停车51952起,及时劝离违停车辆7613台,拖移违停车辆13068台,有效遏制违法停车。三是规范共享单车,倡导绿色出行。加强对共享单车企业运营后台监管,通过企业系统管理平台查看共享单车投放和停放情况,统一线上线下2000个点位,有效监控共享单车分布情况。实施网格化管理,组建共享单车微信工作群,形成“发现问题实时反馈、企业运维及时清运、城管执法因时处罚”的工作模式,不断提升城市停车管理水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