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丰区新型农村社区 大丰宣传部供图
一幢幢白墙黛瓦的农房错落有致,村庄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乡土绿化生机盎然……
金秋的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郊外,呈现出一派安居乐业、欣欣向荣的景象。近年来,该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把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标志性工程来抓,擦亮“红绿蓝”底色,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着力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全面激活农村发展“一池春水”。
红色基因 培植党建引领新平台
走进丰华街道朝荣新型农村社区,一幅景美人和的场景映入眼帘,“红色元素”随处可见。这座以革命烈士陈朝荣命名的社区,总规划用地面积104亩,共有房屋84栋、244户,不同房型可以满足农户的不同需求。朝荣新型农村社区按照“安居乐业、红色朝荣”的规划定位,坚持新型农村社区与基层党组织阵地同步建设,突出红色基因,传承红色文化,精心打造了陈朝荣烈士纪念馆、红色广场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等主题景观,设立了乡规民约主题墙,营造出浓郁的党建氛围和淳朴乡风。朝荣新型农村社区还高标准建设了党群服务中心,配备了卫生室、居家养老中心、文化礼堂等公共服务设施。
要让社区有形象、有故事、有韵味,大丰区按照这一思路,在新型农村社区项目规划建设中细致打磨——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提升农房改善项目品位和特色,新丰镇方强社区、大中街道红花社区等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新型农村社区应运而生。当地还出台指导意见,打造“红色邻里”服务品牌,做到党建工作与农房改善有机结合,以解决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为切入点,构建起“村(居)党总支—网格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联动组织架构,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价值引领、宣传动员、联动服务方面的先锋作用,着力打造红色邻里“5分钟服务圈”。
绿色生态 打造田园乡村新亮点
去年年底,66岁的许红英搬入了刘庄镇友谊新型农村社区。如今,老人不用出门,在家门口的菜地上就可以采摘自己种植的新鲜果蔬,兴致来时还会摆弄一下花草,生活自在惬意。许红英说:“以前住的房屋很破旧,现在党的政策好,让我们一家搬到新型农村社区,日子越过越红火。”
得益于大丰区着力打造省级示范项目和特色田园乡村,友谊新型农村社区围绕“特色、田园、乡村”元素,注重时代性、地域性、文化性打造,邀请优秀设计单位对新型农村社区进行景观提升,编制景观提升方案,注重乡土风貌塑造,植入麋鹿、湿地、古盐等元素,充分体现绿色家底优势,在细节处留住乡愁记忆。“特别围绕村口等重要设计节点,我们把自然肌理、人文景观、特色产业、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整合起来,努力让社区既保有传统气息,又能蕴藏乡愁印记、呈现田园风光,高质量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设计单位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了让百姓住上“安心房”“顺心房”,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根据农民居住习惯,推广“主房+院落”模式,邀请村民代表全程参与工程质量监督,建立农房改善建设项目承建商库,开展优秀承建商评选,聘请第三方机构参与质量安全巡查。
围绕“海、桥、盐、商、农、桃”六大特色文脉,大桥镇大桥新型农村社区保留了本地风俗、风貌、风物、风尚、风采、风味以及有记忆、有乡愁的村庄景象,体现出浓郁的徽派建筑风格,成为了众人眼中美丽宜居的世外桃源。“川港渔村”“商贸集镇”“废灶兴垦”“棉粮重地”四大主题景观,将自然风貌、人文景观、特色产业、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整合到一起,使大桥新型农村社区的特色水准提至新层次,让百姓们住得顺心。
美好蓝图 描绘产业发展新明天
留住美丽乡愁,助力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丰区围绕新型农村社区做文章,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加快社区周边土地成片流转,兴办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引导农民流转收租金、务工挣薪金、合作赚现金、分红享股金,增加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推动人口要素“聚起来”、农业产业“强起来”、集体经济“富起来”,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
在农房改善过程中,大丰区结合“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与企业对接,结合现代农业园区、工业园区、旅游景区建设,促进村企合作可持续发展——先后建成大桥镇东方桃花洲主题农业园、万盈镇万丰绿茵农业园等农业示范基地12个,流转土地1万多亩,招引农业产业化项目10个。
大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局长陈国军介绍说,在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基础上,该区着力做好农房改善“后半篇文章”,配套产业发展,让更多农民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白驹镇马家村的玩具产业、大桥镇大桥村的乡村旅游产业支撑作用都很明显。新丰镇太兴新型农村社区依托荷兰花海郁金香种球研培基地,辐射周边8个村,带动3000多户农户,每家年均增收1万多元,走出了一颗种球带动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的新路。”他说。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