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龙岗区高品质校园“城长计划”由深圳市龙岗区建筑工务署协同深圳市龙岗区发展和改革局、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龙岗管理局、深圳市龙岗区教育局、深圳市龙岗区住房和建设局等部门,深圳市冈巧设计咨询有限公司策划组织,旨在打造立足龙岗地域文脉环境、传承龙岗历史文化的“集约、弹性、友好、共享”的未来校园。
“城长计划”倡导“校园与城市共生,少年伴城市同长”的理念,希望进一步探索城市与校园共生发展的新模式。“城长计划”结合12所学校方案设计项目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涵盖城市与学校共生发展、龙岗区校园建设地域性、理性及健康校园设计、学习社区探索,以及绿色节能校园环境的五项设计原则。
项目名称
布吉街道半山九年一贯制学校新建工程(方案设计)
入围单位
深圳市华汇设计有限公司
设计指导
肖诚
设计主创
廖国威
设计团队
梁子毅、吴怡璇、洪凤莲、王文凯、张兴余、李钰、熊睿、陈汐婷、黎原源
项目背景
半山学校新建项目选址于深圳市龙岗区石芽岭山脉延续带上,纵贯的东西干道将场地与石芽岭公园隔开,形成新的文化节点,与郊野休闲公园、信义体育公园、布吉基督教堂等相互渗透,组成标志性城市公共空间新体系。
▲空间体系
场地思考
项目位于稠密的城市环境之中,然而场地高差极大,山地特征十分明显,且容积率较高,设计判断这是一个施工难度与成本都比较高的项目。有效的降低工程难度,同时保持原有的山体的场所记忆,以及把“标准化”的学校设施融入到这样一个“非标准”的场地里面,三者之间如何取得一个巧妙的平衡,是我们对于项目思考的重点。
▲场地现状
设计的策略是:首先,把场地分成若干个标高的台地,使其与城市周边形成顺畅的衔接关系,同时在场地内尽可能达到土方平衡,并且把大的高差集中在一处,尽量减少场地处理的成本。
▲台地切分
▲剖面示意
其次,用地内原有的山体结构,有山脊,有山谷,与周边建筑本身形成了一个比较好的空间关系,设计把教学楼比作原有山体,通过围合界面、多层退台、立体绿化等操作,把原有的山体还原成人工的“第二自然”。
▲“脊”与“谷”的原始形态
▲“第二自然”
再次,设计把标准化体育场直接置入场地内部,自然而然地,场地内部形成了明确的教学区、活动区、宿舍区三大分区。所有文体的功能,都集中在标准体育场的区域,形成了一个垂直复合的文体中心。剩余的空间,则是师生们自由自在活动的立体开放场所。
▲文体中心
▲剖面示意
▲方案推演
▲总平面图
▲鸟瞰图
场所营造
在这个立体复合的“第二自然”之上,我们尝试结合校园建筑的空间特质,挖掘出其中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主体教学楼的折动,形成了学校入口的港湾式前区。
▲位置及流线示意
▲西南角透视图
▲港湾前区
同时,建筑围合出来的边界,与垂直式的文体中心形成了校园中的核心开放空间——“趣谷”,结合着层层跌落的退台与立体绿化,还原出山体的感受,此处多样化的空间也给师生们带来了类似于游走在山中的体验。
▲位置示意
▲“脊”与“谷”的景观联系
▲中央趣谷
考虑到教室对采光的需求,我们将普通教室单元的外轮廓设计为六边形,保证各朝向的教室均有较好的采光,错开的空间在主采光面一侧形成各教室专属的种植阳台空间,提升了空间的趣味性,也起到了一定的遮阳作用。
▲教室采光分析示意
▲走廊活跃界面
▲走廊趣味空间
沿立体花园而上,则是屋顶农场,以及可以眺望布吉教堂的图书馆——“月亮山丘”。
▲隔空对话
▲月亮山丘
▲远眺布吉基督教堂
▲图书馆内部
位于场地中央的文体中心——“文体方舟”,利用地形高差,把体育、艺术、音乐等文体功能全部集中于此,以垂直叠加的方式形成一座独立的文体综合楼,衔接了不同高差的城市环境,不同楼层的空间变化,也为学生带来了多样的空间体验。
▲位置示意
▲功能拆解
▲文体方舟半鸟瞰
▲透天前院
▲空中球场看台
▲室内球场空间
结语
这是一个从理性出发,用自然而然的方法设计的“非自然”的山地学校。设计希望通过理性分析,在场地原本各种条件比较苛刻的前提下,取得多种维度的平衡,并在此基础上挖掘出场地中所蕴含的丰富性。
END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